该怎样对待你,我的克隆人兄弟

关于克隆人的幻想与讨论由来已久,大多是对这项技术是否可控的质疑,尤其是欧美电影,特别钟情于克隆人逃脱人类控制反杀的情节。但这部电影没有在这一层面上进行讨论,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克隆人有灵魂吗”。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荒谬的问题,而实际上却涉及一个“何为人”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认清何为人,那要怎么去区分人与克隆人,要怎么去为对待克隆人的问题制定法规和伦理条例。造出和人一模一样的身体,输入人的记忆的技术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确凿无疑的未来,但这样的克隆人能称之为人吗?就像片中女主所发问的“变成克隆人回来,那还是我原来的丈夫吗?”
片中的所长认为克隆人只是一个实验品、一个工具,根本就不是“能称作死亡的对象”,他夺走博士私自克隆的死去的外孙女随意玩弄,安慰不忍下手结束出问题的克隆人生命的工作人员“别那么在意,这不是杀人”,这也代表了当下人们对于克隆动物、胚胎的一种工具性态度,拒绝承认其生命权和受尊重的权利。而博士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尽管他是科学家,但他坚定地认为现阶段对克隆的认识“只是把科学放在机器身上,而人类克隆,不可以只停留在生物科学阶段”,他要研究的是原型对克隆体产生的共鸣现象,也就是一种灵魂式的东西“就算恢复了原来的记忆,就算毁掉了原来的尸体,原来的灵魂是不会被消灭的。没了自己归处的灵魂,会聚到克隆体身边,像守护灵一样。”如果克隆人拥有了灵魂,那么它就是人类的换了一副躯壳的兄弟,人类就不能用对待实验品而必须用对待人的方式对待它。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征得克隆人本人的同意才能对其进行研究,可问题是,克隆人会同意吗?当代科技还没有走这么远,但这也代表了当下科技工作者的另一种对待克隆的态度,即克隆体也拥有生命权、不受侵害权、受尊重的权利等。
由于“如何对待克隆人”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导演只能用一种文艺片的手法进行了意识流式的解答,留下观众一张张问号脸。“灵魂是什么”是千百年来困扰无数哲人的问题,然而在科学为王的今天,我们再度探讨灵魂,已经不再单单只是探讨灵魂本身,而是在探讨科学领域和精神领域的边界问题,克隆人的出现意味着科学界对人类精神价值的宣战,这场战争的结果很可能改变人类的整个价值体系,在这场战争打响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要允许这样的战争发生,我们是否要为某一片精神价值领域圈一度高高的城墙,阻止科学的入侵。我个人是很认同科学“有界无限”的看法的,科学大有可为的地方有很多,没有必要用克隆人来试探人类的价值底线。但我同时,又悲观地认为,一旦克隆技术达到一定高度,人类会忍不住将克隆人带到世界上来。但我同时也相信,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界的共同讨论下,一定可以找出一条和睦的相处之道。只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博士的那句话“人类克隆,不可以只停留在生物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