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觉得陈岩石很可怕么

作为蛰伏数载之后重启的反腐大作,《人民的名义》瞬间火爆荧屏。处长、市长、厅长、省长,从小到大各有各的腐败。但看了9集之后我觉得最可怕的却是一心为民的陈老陈岩石。如果说圈子腐败,那根源或许就在他这样的老干部身上。
摆资历,圈人脉,讲关系
电视剧讲到目前,陈岩石老先生一直被树立为正直无私,高风亮节的榜样。沙瑞金书记第一次主持的省市委干部会议,也着重请出陈老为大家讲述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讲述他们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如何执政为民,甘于奉献,不求回报。同时我们也在片中看到了大风厂是如何面临强拆问题,陈老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但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的问题。
首先摆资历。抛开经营层面与腐败问题,大风厂土地已经归属山水集团所有是法院认定的事实,大风厂员工的股权安置牵涉的腐败等问题属于另一层面的问题。陈老站在该厂老领导的位置一直在背后“鼓励”工人拒拆,阻挠正常交接,已经是干涉法院及市委的行政决策了。用陈老的话说,几次给李达康书记打电话写信,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出于对该厂职工的权益维护,实则是摆资历来给市委领导施压,属个人权利干涉行为。
其次,陈老离休前是当地检察系统二把手,他儿子陈海是他的学生,如今又是当地反贪局一把手,真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基因论也好,出身论也罢,大家都能看出来陈老一家是吃定了当地司法系统了。
大风厂拆迁当夜,事件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在护送伤员妥善救治之后,省公安厅长提醒下,市委书记李达康打算借此机会抓紧拆迁以绝后患。要知道这时候在逃的丁市长以及大风厂厂长蔡成功已经被列到抓捕名单了,这件贪腐案件正式立案已经预示着厂职工股权问题将被作为重要工作来解决。拆迁、抓捕、股权纠纷处理其实并不冲突(至少从表面来看)。但陈老又一次出现了!
首先他以个人名义告诉省厅和市委书记不许拆,然后以自己特殊身份冲入拆迁现场阻挠正常拆迁。这不是拆迁公司的黑社会,此时此刻已经是政府工作,但陈老不听。他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阻扰当地市委书记执行政府工作安排,还把自己的关系挨个拉出来向李达康施压:省长高玉良,省委书记沙瑞金,一口一个小金子,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和省委书记的关系。
在暂时没有同沙瑞金取得联系之后,干脆一条凳子坐下挡在拆迁车辆前堵路。这要是普通民众,已经被视为以身试法了,但碍于他的资历和关系,市委书记只能做出让步。更可怕的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该厂数千万的缺口市里面先垫付。这钱不是人民的血汗钱么、不是纳税人的辛苦钱么?这钱原本用在别的地方,就因为陈老的出现而被挪作他用。这就是陈老的高风亮节?
收受雅贿,任人唯亲
居中有一幕很有意思。得知他与省委书记沙瑞金关系很不一般之后,很多过去不打交道的领导干部开始挨个登门拜码头。先是某领导送来几十只鸟,几十盆花。陈老很有意思,一面说自己不用不用,一面把这些花鸟送给敬老院,我相信这些花鸟一定价值不菲。这笔养护费用敬老院还不得不出,反正陈老是不会出的,这不是给敬老院添麻烦么?干嘛不一个电话让送来的人拿回去呢?他不管。
然后省公安厅厅长来拉关系,帮忙打扫卫生收拾院子,两口子也没有客气看着人家干活,然后对省委书记说这人来拍马屁。做人要不要这么过分?你看不惯别让人干啊,你得了便宜还卖乖,用了人还说人坏话,这就是你的优良作风?不引荐也就算啦,你别背地里坑人好不好?人家为了升迁不假,但也是有付出的。当他知道陈老如此对待之后,他只会变本加厉对待属下,然后继续恶性循环,在整个职能部门内引起人人相互猜忌,相互栽赃陷害。
陈老和沙书记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可以一个电话就把大忙人招呼家里,然后堂而皇之去省委书记家赴宴。吃饭事小,谈资事大。陈老两口子一唱一和,一黑一白,把前任书记和现在省内干部骂个狗血淋头,这个不是东西那个不是人,然后老头风轻云淡来一句都过去了,但给沙书记带来的心理暗示我们可想而知。这才有了第九集省委书记首次会议上陈老的隆重登场,他只会说你们要执政为民,而不会说自己和大风厂的特殊关系,特殊照顾。
再者,儿子陈海出事后,儿子同学,也是自己曾经学生侯亮平的到来,也得到他的大力照顾和支持,反复和各界领导打招呼,说明候与他陈家的特殊关系,这不是任人唯亲是什么?因为是学生,是儿子同学就认可?还是因为他北京调来的,上级安排的就特殊照顾?各位自己想吧。
陈老角色背后的问题
电视剧到目前为止,最正面的角色一定是沙瑞金、侯亮平以及陈岩石陈老。前者是在职工作人员暂且不论,但就陈老而言,这很值值得反思。电视剧中的陈老是好人,不折不扣的的好人。他愿意一把年纪拼命去为民请愿,这就是担当。可如果放开了想,他所代表的这批老干部却值得我们玩味。他们眼中只有他们是对的,只有他们第一批党员干部是舍生忘死为国为民的,只有他们是出于公心的,坏份子极少数。其次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是对的,他们看着长大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是好的,其他官员都是腐败的,这种先入为主,其实就是将他们划定在一个绝对的权利制高点上。
剧中高玉良说过一句话,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利。所以陈老作为可以左右沙书记和公检法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很可怕。他不是一把手,但谁能想到他还能动用怎样的关系?所以高玉良对祁厅长说,他(陈老)就是动用部级领导关系我也不觉得奇怪!老干部习惯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他们习惯了万众瞩目的救世主身份。电视剧中的陈老被设定为好人,可如果现实中的陈老不是呢?现实中陈老一样有如此资历的老干部纵容家属干部呢?谁敢管?儿子就是反贪局局长,谁敢碰?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罕见的大尺度反腐题材电视剧,其中的案例也好,人物角色也罢都比过去更震撼。但是不能因此就认定该片是无懈可击的完美作品。居中的所谓震撼其实都是新闻媒体已经说过放过的,更腐败的我们是看不到,或者不能说的,周梅森也无法写,电视剧没法拍的。即便如此,还是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因为有声音,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机会转变。
摆资历,圈人脉,讲关系
电视剧讲到目前,陈岩石老先生一直被树立为正直无私,高风亮节的榜样。沙瑞金书记第一次主持的省市委干部会议,也着重请出陈老为大家讲述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讲述他们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如何执政为民,甘于奉献,不求回报。同时我们也在片中看到了大风厂是如何面临强拆问题,陈老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但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的问题。
首先摆资历。抛开经营层面与腐败问题,大风厂土地已经归属山水集团所有是法院认定的事实,大风厂员工的股权安置牵涉的腐败等问题属于另一层面的问题。陈老站在该厂老领导的位置一直在背后“鼓励”工人拒拆,阻挠正常交接,已经是干涉法院及市委的行政决策了。用陈老的话说,几次给李达康书记打电话写信,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出于对该厂职工的权益维护,实则是摆资历来给市委领导施压,属个人权利干涉行为。
其次,陈老离休前是当地检察系统二把手,他儿子陈海是他的学生,如今又是当地反贪局一把手,真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基因论也好,出身论也罢,大家都能看出来陈老一家是吃定了当地司法系统了。
大风厂拆迁当夜,事件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在护送伤员妥善救治之后,省公安厅长提醒下,市委书记李达康打算借此机会抓紧拆迁以绝后患。要知道这时候在逃的丁市长以及大风厂厂长蔡成功已经被列到抓捕名单了,这件贪腐案件正式立案已经预示着厂职工股权问题将被作为重要工作来解决。拆迁、抓捕、股权纠纷处理其实并不冲突(至少从表面来看)。但陈老又一次出现了!
首先他以个人名义告诉省厅和市委书记不许拆,然后以自己特殊身份冲入拆迁现场阻挠正常拆迁。这不是拆迁公司的黑社会,此时此刻已经是政府工作,但陈老不听。他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阻扰当地市委书记执行政府工作安排,还把自己的关系挨个拉出来向李达康施压:省长高玉良,省委书记沙瑞金,一口一个小金子,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和省委书记的关系。
在暂时没有同沙瑞金取得联系之后,干脆一条凳子坐下挡在拆迁车辆前堵路。这要是普通民众,已经被视为以身试法了,但碍于他的资历和关系,市委书记只能做出让步。更可怕的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该厂数千万的缺口市里面先垫付。这钱不是人民的血汗钱么、不是纳税人的辛苦钱么?这钱原本用在别的地方,就因为陈老的出现而被挪作他用。这就是陈老的高风亮节?
收受雅贿,任人唯亲
居中有一幕很有意思。得知他与省委书记沙瑞金关系很不一般之后,很多过去不打交道的领导干部开始挨个登门拜码头。先是某领导送来几十只鸟,几十盆花。陈老很有意思,一面说自己不用不用,一面把这些花鸟送给敬老院,我相信这些花鸟一定价值不菲。这笔养护费用敬老院还不得不出,反正陈老是不会出的,这不是给敬老院添麻烦么?干嘛不一个电话让送来的人拿回去呢?他不管。
然后省公安厅厅长来拉关系,帮忙打扫卫生收拾院子,两口子也没有客气看着人家干活,然后对省委书记说这人来拍马屁。做人要不要这么过分?你看不惯别让人干啊,你得了便宜还卖乖,用了人还说人坏话,这就是你的优良作风?不引荐也就算啦,你别背地里坑人好不好?人家为了升迁不假,但也是有付出的。当他知道陈老如此对待之后,他只会变本加厉对待属下,然后继续恶性循环,在整个职能部门内引起人人相互猜忌,相互栽赃陷害。
陈老和沙书记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可以一个电话就把大忙人招呼家里,然后堂而皇之去省委书记家赴宴。吃饭事小,谈资事大。陈老两口子一唱一和,一黑一白,把前任书记和现在省内干部骂个狗血淋头,这个不是东西那个不是人,然后老头风轻云淡来一句都过去了,但给沙书记带来的心理暗示我们可想而知。这才有了第九集省委书记首次会议上陈老的隆重登场,他只会说你们要执政为民,而不会说自己和大风厂的特殊关系,特殊照顾。
再者,儿子陈海出事后,儿子同学,也是自己曾经学生侯亮平的到来,也得到他的大力照顾和支持,反复和各界领导打招呼,说明候与他陈家的特殊关系,这不是任人唯亲是什么?因为是学生,是儿子同学就认可?还是因为他北京调来的,上级安排的就特殊照顾?各位自己想吧。
陈老角色背后的问题
电视剧到目前为止,最正面的角色一定是沙瑞金、侯亮平以及陈岩石陈老。前者是在职工作人员暂且不论,但就陈老而言,这很值值得反思。电视剧中的陈老是好人,不折不扣的的好人。他愿意一把年纪拼命去为民请愿,这就是担当。可如果放开了想,他所代表的这批老干部却值得我们玩味。他们眼中只有他们是对的,只有他们第一批党员干部是舍生忘死为国为民的,只有他们是出于公心的,坏份子极少数。其次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是对的,他们看着长大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是好的,其他官员都是腐败的,这种先入为主,其实就是将他们划定在一个绝对的权利制高点上。
剧中高玉良说过一句话,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利。所以陈老作为可以左右沙书记和公检法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很可怕。他不是一把手,但谁能想到他还能动用怎样的关系?所以高玉良对祁厅长说,他(陈老)就是动用部级领导关系我也不觉得奇怪!老干部习惯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他们习惯了万众瞩目的救世主身份。电视剧中的陈老被设定为好人,可如果现实中的陈老不是呢?现实中陈老一样有如此资历的老干部纵容家属干部呢?谁敢管?儿子就是反贪局局长,谁敢碰?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罕见的大尺度反腐题材电视剧,其中的案例也好,人物角色也罢都比过去更震撼。但是不能因此就认定该片是无懈可击的完美作品。居中的所谓震撼其实都是新闻媒体已经说过放过的,更腐败的我们是看不到,或者不能说的,周梅森也无法写,电视剧没法拍的。即便如此,还是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因为有声音,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机会转变。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