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为什么银行不愿意给大风集团贷款?


《人民的名义》在满屏“杰克苏”、“玛丽苏”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票好评。 除了反贪主旋律以外,高小琴作局篡夺大风集团股权,包子贷款还要给欧阳菁行长好处,还真是演绎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艰辛和不容易。 大风集团厂区即将被划为高档住宅区,山水集团美女老总高小琴知道地价马上要飙升,而大风集团生产资金周转不灵,于是作局,采用过桥贷方式,借给了大风集团5000万,以大风集团的全部股权为抵押,还贷时间6天。 这6天里,大风集团老总包子跟京州银行的欧阳菁谈好了会放一笔贷款,用于还山水集团的债务。 可就在这时,欧阳菁变卦了。大风集团换不上钱,利滚利,过桥贷就成了高利贷,三个月后,法院根据贷款协议判处大风集团全部股权归山水集团。 其实,只要大风集团不向山水集团借款,最后也不至于失去所有股权。但是,在大风集团急需要资金的时候,却没能从银行贷到款。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为什么银行不贷款给这些企业呢? 首先,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上来说,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经营管理的原则,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现代经济学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一是资源稀缺性和人类欲望无穷性;二是理性人假设,任何个体都会在约束条件下进行最优化决策。 中小企业都会觉得自己缺钱,但在当前金融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基于前述假设商业银行首先会倾向于向国有大企业放款,即使向中小企业放款,也必然会优先选择符合放款条件的优质企业,造成部分中小企业感觉融资困难。 其次,从中小企业的角度上来分析,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阶段的此类企业,业务不稳定,还款能力较弱。同时,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尽职调查成本高,对于贷款银行的风控能力要求高。虽然国家在政策上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银行也积极响应,但是不良贷款一旦出现,银行需要为此买单。对于银行从业人员来说,提升房贷标准是相对安全的办法。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历史性和世界性的难题。1931年,英国的麦克米伦爵士在调研了英国的金融体系和企业后,提出了麦克米伦缺口,也就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与实际所能够获得的贷款之间的缺口。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目前也很难有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 因此,这也可能会是一个长期存在,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说,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梳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和阻力,通过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改善服务等方式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找到兼顾自身风险与更好的服务企业客户之间的平衡点。 对于企业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在既有条件下提升盈利能力。这不仅需要采取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机构,降低杠杆率,完善财务制度和治理体制等措施,也需要更加迅速地适应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做出调整,通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来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