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梦是前世今生的记忆,以及潜意识里对未来的恐惧。那个抽着烟近似神婆的精神医生如是说。
男主角一做梦,女主角就开始深度梦游,他梦到的事,她都去做了。男主角深深地爱着、怀念着自己的前女友,女主角深深地恨着、厌恶着前男友;他梦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而她做的都是自己讨厌的事。对此,神婆说,他们应该相爱。
《悲梦》就讲述了这么个看似荒诞的故事。
梦境照进现实
男主角一做梦,女主角就梦游去做男主角梦中的事。对男主角来说是个梦境,对女主角来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现实。只是她处于无意识的梦游状态,她只是机械地执行他的梦。他的潜意识制造了各种梦境,由此,可以说他支配了她的行为。所以,男主角认为他该为女主角的交通肇事负责。
虽然她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了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但是清醒之后的她还是觉得整个事件让人无比厌恶。这种厌恶来自她对自己行为的无力控制。她为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她要对男主角施加影响——让他不要睡觉,不要做梦。
男主角意识到自己的梦境可能发生在现实中,他能支配女主角做一些事情——女主角厌恶的事情。男主角内心充满惭愧。因为每个人的行为只能由自己的意识支配,他不能支配一个陌生“人”做任何事,尽管他不是故意的。
爱与占有
男主角的梦里总是出现他对前女友的怀疑,虽然他很爱她,但是他却始终怀疑她不忠。他越是爱的深沉,就越是害怕失去。这种恐惧始终折磨着他。他只有完全控制她,他才能不再恐惧失去她。这种潜意识最终演化成他的梦境照进女主角的现实,他确实实现了控制一个人,可那个人不是自己的前女友。
占有是最好的控制,占有一个人并且把他物化成自己的手脚,虽然免去了他逃离自己的恐惧,却也让他丧失了灵魂。可男主角真正占有女主角的时候,他并不觉得自己幸福,甚至,他在努力释放自己的控制能力。而他只有真正不再控制女主角,他们两个人都是灵魂自由的时候,他们才能相爱。
男主角及前女友,女主角及前女友,他们四人在芦苇丛中的争吵,正是爱与占有隐含的恐惧扩大成的矛盾爆发。与其说这里是两对男女的爱恨情仇,不如说是爱的本身矛盾——越是爱的深,越是怕失去爱;越是沉湎于二人的爱中,越是想保留个性的完整。女主角对梦游中失去控制能力的痛苦,正是她想保留个性完整的表现。四人争吵也暗示女主和前男友的分手,是因为她需要更多私人空间以保持个性完整,而这又被前男友误读为离开和不忠。
作茧与化蝶
滚滚红尘万缕情丝在佛家看来总会让人作茧自缚,遁入空门古寺青灯心无旁骛才能跳出三世轮回。可是,不作茧自缚,又何得化蝶之翩翩跹跹。
但也并不是所有茧蛹都会化蝶。男女主角被情丝缠的太紧,终是在现实中了无缘聚的可能。电影让女主角化蝶来到男主角身边,二人于冰天雪地手紧握在一起的浪漫结尾,与其说是最后给观众几分悲伤的失望,不如说是展示给观众另一番的浪漫向往。
他们最终是摆脱了恐惧与束缚,可前提是他们要摆脱肉身的羁绊,徒留虚飘的灵魂自由结合。而对肉身、灵魂复合观众,电影揭示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