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追求与真善之思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诚如车轮卓教授所追求的一样,他敢于与世俗之见作斗争,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追求内心的世界,一个一辈子都充满冒险与激情的人。上帝终究是公平的,给了你激情就给不了你安逸的家庭,他与罗斯顿在荒野中的交谈曾经掠过一丝伤感,他们在这个世界以外没有任何牵挂的东西,没有牵挂他们的东西,即使是消失在这里,亦不过是一纸尘烟,向孤独的伟人致敬,向敢于追梦的人致敬!
这里有让我联想到了菲奥牧师,他,一位极其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堵上了洞口,残忍地断了一行人的回路,可以说,他的一生,自始自终都在追求着这唯一的信仰,我们在批判他堵住了一行人出口的这个举动,堵住了荒蛮之地与文明世界的交流时,是不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菲奥牧师,他,拯救了那个迷失的世界,正是因为他的那些举动,他三十年坚持保住的秘密,蛮荒之地,原始世界才得以保存下来,才得以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发展。说到这,我不禁猜想,如果导演在影片的结尾留一个小镜头给这些掏出来的勇士们,是不是可以让他们离开学术界的典礼后,做一个抉择,选择用一个合适的方法把洞口封住,我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了,除了封,但是我知道,文明,思维,探索,在这些元素面前,“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文明的交流,思维的发展,这种脚步是永远停止不了的。
罗斯顿教授,一个活生生的学术界打磨出来的人,顽固不化,但他选择了这次旅行,我相信,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逆转,人,永远不要太自高自大,未知的世界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有时候低下头颅,看到的风景会更加别致。爱德华,不得不说,一位幸运的小伙子,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胆量,也收获了爱情,遇到了在浮华世界上的真爱—雅丽思他有着年轻人那股斗志与才华,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他在颁奖典礼上的那个决定,当古生物化石被撞碎,人们挣扎着为了功名利禄时,他所作出的决定—欺骗,那不过是一个玩笑罢了,一只秃鹫而已,罢了。
每当我们的镜头前换到伦敦时,浮华之气扑面而来,竟不禁怀念起原始森林,怀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怀念那里爱德华吹着口哨,小恐龙声声应和,人与自然本该多么美好啊……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片蛮荒之地,我从不认为他们是野蛮的,你看,猿人抱着孩子哺乳,在亲人逝世时的埋葬;你看,印第安人有自己的规矩,有自己爱情,所有种种,都不过是在自然斗争生命中的优胜劣汰罢了,所有血腥的残杀都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这是人类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罢了,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我们,也不过是侵犯别人巢穴的敌人啊。物种与物种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的,你看他们的团结,他们自己之间的那种爱,是我们远远不及的。也许影片结束了就结束了,可是,我真的不敢想象,猿人学会了使用刀,印第安人学会了使用猎枪,那个世界该变得什么样子……就此作罢,愿在这个活生生的文明世界的人们,不要用所谓的文明来遮盖自己心中的荒蛮,不要跌进内心的迷失世界。愿人们追求爱与自然,追求真理,守住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