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老百姓”称为“底层”

我是看了南风窗刊载的张老师的文章《生活不如意,不如跳跳广场舞》而来的,这个链接可以看到:http://www.anyv.net/index.php/article-832576
在文章里,张老师把主人公们统称为“底层人”——他们往往是都市体力劳动者,如清洁工、快递员、售票员、打工者等。纪录片里一位是因餐馆倒闭而下岗的职工、一位是出租车司机、一位是离开家乡和丈夫一起跨省打工(开早点店)的阿姨。三个人背后是三个家庭,在故事的结尾,下岗职工通过再就业的机会“半工半读”拿到月嫂的上岗证,粉嫩的新生儿和她家里垂暮的老人都是她每天要照顾的人;出租车司机用自己的私家车加入滴滴司机的行列;跨省打工的夫妻俩因小儿子在老家要高考所以暂别广场舞大集体回家照顾儿子。
就我自己的收看感受来说,我几次很感动有泪目的感觉,比如杨乐大姐(下岗职工)对着电视在家练习跳舞的那个镜头,电视里传来“天之大 唯有你的爱 我交给了他 让他的笑像极了妈妈” 这句歌词,整个画面2/3的部分是大姐伸展身体在练习,背对着镜头,远处房间门口站着她的丈夫特别温柔地笑,这句话就好像是她丈夫对她说的一样。还有开早点的夫妻的儿子说,“父母不在这就不是家,只是房子。”老师对他说,“你父母不容易”等等,都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小每天接触到的平凡人和平凡事。
从b站的弹幕来看,收看的人虽然不多,但每个观众都有强烈的自我代入感,“这个细节真的很让人感动,熊姐拿着杯子喝水仔细地听儿子说话。”“我家都是我妈妈接电话。”“心里酸酸的。”“尖子生系列还在出版啊。”“今天突然想起来我爸爸过生日了。”“大叔跳得挺好啊”“我也想活得善良点”“森森的无力感”“厉害啊”“佩服”……等等。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底层“这个词,这个词充斥在各种论文中,底层文学、底层人、底层叙事。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啥是底层?可能我们家还不算太穷,还不是底层吧。也许更偏远的地方的、大山里头的人算底层?按照”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来算的话,我老家大概是在第三世界吧,大概第四世界的是底层?……一直到今天看到这个纪录片才明白,哦原来我就是他们口中的底层。
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他们”和未曾言明的“我们”之间存在着一道清晰的社会屏障,仿佛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讲真,其实我看这纪录片,一点儿也不觉得有”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屏障感,我觉得这记录的就是我,是我身边的人,是我所在的世界。
再说关于媒体报道的”广场舞扰民“之类的新闻,我也看过这类新闻。讲真,我也不觉得这是对广场舞群体的污名化,就像文中所说的——"底层人不再是温顺的绵羊或残暴的毒蛇,而是与中、上层空间里的都市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快乐、有忧愁的个体。"——如果小区大妈们没有选对地方的话,造成扰民也是事实啊,怎么就又怪媒体了呢。我们这群普通人,就是有特别善良的也有很自私的一面啊,有时候就是没有考虑到周围的居民啊,在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间有矛盾也很正常啊。
如果非要说老百姓是“底层”的话,我倒真想知道所谓的中层上层是何许人也。
在文章里,张老师把主人公们统称为“底层人”——他们往往是都市体力劳动者,如清洁工、快递员、售票员、打工者等。纪录片里一位是因餐馆倒闭而下岗的职工、一位是出租车司机、一位是离开家乡和丈夫一起跨省打工(开早点店)的阿姨。三个人背后是三个家庭,在故事的结尾,下岗职工通过再就业的机会“半工半读”拿到月嫂的上岗证,粉嫩的新生儿和她家里垂暮的老人都是她每天要照顾的人;出租车司机用自己的私家车加入滴滴司机的行列;跨省打工的夫妻俩因小儿子在老家要高考所以暂别广场舞大集体回家照顾儿子。
就我自己的收看感受来说,我几次很感动有泪目的感觉,比如杨乐大姐(下岗职工)对着电视在家练习跳舞的那个镜头,电视里传来“天之大 唯有你的爱 我交给了他 让他的笑像极了妈妈” 这句歌词,整个画面2/3的部分是大姐伸展身体在练习,背对着镜头,远处房间门口站着她的丈夫特别温柔地笑,这句话就好像是她丈夫对她说的一样。还有开早点的夫妻的儿子说,“父母不在这就不是家,只是房子。”老师对他说,“你父母不容易”等等,都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小每天接触到的平凡人和平凡事。
从b站的弹幕来看,收看的人虽然不多,但每个观众都有强烈的自我代入感,“这个细节真的很让人感动,熊姐拿着杯子喝水仔细地听儿子说话。”“我家都是我妈妈接电话。”“心里酸酸的。”“尖子生系列还在出版啊。”“今天突然想起来我爸爸过生日了。”“大叔跳得挺好啊”“我也想活得善良点”“森森的无力感”“厉害啊”“佩服”……等等。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底层“这个词,这个词充斥在各种论文中,底层文学、底层人、底层叙事。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啥是底层?可能我们家还不算太穷,还不是底层吧。也许更偏远的地方的、大山里头的人算底层?按照”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来算的话,我老家大概是在第三世界吧,大概第四世界的是底层?……一直到今天看到这个纪录片才明白,哦原来我就是他们口中的底层。
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他们”和未曾言明的“我们”之间存在着一道清晰的社会屏障,仿佛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讲真,其实我看这纪录片,一点儿也不觉得有”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屏障感,我觉得这记录的就是我,是我身边的人,是我所在的世界。
再说关于媒体报道的”广场舞扰民“之类的新闻,我也看过这类新闻。讲真,我也不觉得这是对广场舞群体的污名化,就像文中所说的——"底层人不再是温顺的绵羊或残暴的毒蛇,而是与中、上层空间里的都市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快乐、有忧愁的个体。"——如果小区大妈们没有选对地方的话,造成扰民也是事实啊,怎么就又怪媒体了呢。我们这群普通人,就是有特别善良的也有很自私的一面啊,有时候就是没有考虑到周围的居民啊,在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间有矛盾也很正常啊。
如果非要说老百姓是“底层”的话,我倒真想知道所谓的中层上层是何许人也。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城小姑娘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