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鲠在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义薄云天的侠之大者,生死关头的兄弟情深,云游四海的仗义少年,天涯相随的如花美眷,恩,还有那一城的民,怯懦过,妥协过,却发现退让只会带来死亡,于是,奋起反抗,杀尽恶人,皆大欢喜。
真的是再再再再再再标准,再再再再再再规矩的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无过错电影了。
只是,这样,实在无趣的很。
正派人物清一色的脸谱化,高大高尚高瞻高高高……任何你所能想到的美好的形容词,都可以套在他们身上,妥妥的。
没有一点点私心,特别是刘青云扮演的杨克难,正气凛然,执法如山,面对强权,分毫不让,哪怕是面对屠城这种威胁,也是满嘴公理正义,坚决不肯放人。当然,最后在全城人下跪的请求下,妥协了,但同时辞去了保卫团团长的职务,以示自己立场分明,不论何时。
正派得简直用放大镜去看,都窥不见一点点瑕疵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是那一城的民,一城的从开头摇摆到最后的墙头草。
最初,民众坚定的支持杨克难,要求他严惩杀人凶手,群情鼎沸,好不热闹。
然而,在得知那个杀人凶手竟然是大军阀曹瑛的儿子时,立刻偃旗息鼓,没了脾气。
紧接着,在屠城的威胁下,全体下跪,哀求杨克难放过杀人凶手。
然而,他们转眼间发现,放过杀人凶手,自己的身家性命依然不保,随时可能丧命。
最后,对,就是你们想的那样,他们奋起反抗,斗志昂扬的一锅端掉了装备精良的正规作战部队(目测千人以上哦),还群殴死了杀人凶手。
哎……那如同抗日神剧一般的展开我都无力吐槽了,诸如什么放放泻药就能将数百个军人困在厕所及周围,然后往厕所扔个炸弹就能将这些人全部搞定,还有杨克难手下出神入化的武功造诣,兵器库耶,历来重兵把守之地,他的手下想进进,想出出,想扔炸弹扔炸弹,想埋长线埋长线。
编剧大人你是不是以为我傻,连数数都不会,他的手下总共连十个都不到好么?好么!曹军是进驻到了城里,但城外宿营地也有不少精英留守,且两厢来回,曹军都是骑着马的。你就让我看着,就那个几个人还得兵分两路,分头搞定,然后,势如破竹,横扫千军。
好吧,我承认我漏说了那些幡然醒悟过来,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同仇敌忾抗击曹军的普城城民,他们从任人宰割唯唯诺诺,到摇身一变,只两三个,赤手空拳就能搞定一个端着枪的正规军,这么理想主义的图景,这样自然的表现出来,我服你呦。
对了,忘了说一个词——“犬儒主义”,不知在哪篇影评里出来的,然后不少人用了又用,一脸高深莫测的,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说着,你们说不好,是因为没看明白影片里的隐喻。
隐喻?隐?喻?恕我直言,这片子如此简单明了,看了开头可知结尾,有何可隐?又从何而隐呢?
恩,普城城民奉行犬儒主义,只讲究息事宁人,以和为贵。保卫团团长杨克难有担当有智慧,知道侵略者既已上门,断无善了,因此不想放人。而游侠马锋最初冷眼旁观,到后来则倾力相助。
请问高人们想用此来喻些什么?八年抗战?将他们对号入座到战争中的各色人等里去?然后再大喷不喜欢的人不懂艺术,浪费了导演一番煞费苦心。
我只想贴心的问候高人们一句,“累不累啊,亲?”
明明用最简单的“人性”两字,就可以把这件事说得一清二楚,他非得整个“犬儒主义”出来,还一副你不懂,他不懂,全世界都不懂,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世外高人模样出来,╮(╯▽╰)╭
普普通通的一座城,里面是普普通通的居民,某天他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有人在这个城中行凶,他们理所当然的群情激愤,要求严惩凶手。
是的,必须严惩。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小老百姓,凶手手中有枪,且滥杀无辜,不严惩,杀到自己头上怎么办?
可是,接着,他们发现这个凶手不得了,凶手的父亲居然是个大军阀,万一凶手有什么闪失,大军阀分分钟屠了他们的城。
于是,他们立刻妥协了,反正凶手杀的又不是自己的亲人,为别人伸张正义的前提是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若是为了其他人,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不值,不可,不行。
相信看到这里,明事理的人是很难去责怪这些人什么的,谁也想做个好人,但形势所迫,无可奈何。
可那些大谈“犬儒主义”的人有话说了,你看这些人多么愚昧无知,跪着去求杨克难放了杀人凶手,可杀人凶手一出来,又是大开杀戒,可悲可叹,接着联系起当年抗战,云云,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于这样的马后炮,我还能说些什么。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能够活下去的前提,倘若这些人知道放人一样会死,还有抗战中,那些投降被活埋的军人,那么,反抗绝对是一个正常人会做的最正常的选择。反正都是死,反抗,也许能活下来!对死亡的恐惧,才是促使这些人转变的关键,而不是洋洋洒洒的连篇废话。
其实,说到这里,我非常想请教高人们一个问题,假如,我是说假如,一开始的话,那些城民就遂了你们的心,不妥协不让步,坚定的拥护杨克难杀了大军阀的儿子,然后,等待他们的命运,你们想过没有?
腥风血雨,城灭人亡。
不会再有第二个可能。
不要幼稚的拿电影里的结局来反驳我,当时是什么情况,曹军不费吹灰之力接管了普城,得意之下难免忘形,疏忽大意之下被钻了空子,就这,城民的胜利都得搭上一个词才不显得违和——“如有神助”。
而一开始就正面对抗,形势将彻底大逆转,一边是有枪有炮有兵有将,要啥有啥,受过专业训练的正规部队,而另一边,是心思各异的乌龙散沙,这样两方,硬碰硬……
好吧,吐槽告一段落,毕竟导演拍的中规中矩,于人性上,在城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这样就更加衬托出了正派的脸谱化,唉,他们可是主演。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我还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休息时间,爬到电脑前打这么一大堆文字,事实上,这个片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居然找古天乐来演反面男主,一个近乎于精神分裂的杀人狂。
有没有搞错?!那么美好的,安静的一枚美男子被这样糟蹋了,我实在寝食难安。
古仔,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没有绯闻,仅靠作品,就能一直维持知名度的优秀演员了(不要跟我说近几年的一些无聊片子,古仔又不是编剧,他是劳模),并且,他默默无闻的支持着内地的教育事业,自己出钱建了79所希望小学,汶川地震的时候,还直接去了灾区,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好友爆料,根本无人知晓,而他已默默做了多年。
爱岗敬业,这一向是古仔的优点,可这一次,我宁可他不那么敬业,老天,他接的角色可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他为了演好角色,还认真设计了二十多种不同的狞笑,彻底将这个变态少帅的邪魅与癫狂演绎的入木三分,令人不寒而栗。
只是,古仔,这样对你的形象多不好,看到影评里有人说要脱粉,我真的郁闷极了,这是角色,又不是演员本身。这个片子里的好人很多,简直太多了,怎么就不能分一个给你?还有,好人这么多,戏份哪个给的也不少,偏偏没一个能盖过你的风头,让很多人出了电影院,脑海中只留你的狞笑,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
讲真,古仔,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怎么会去看《危城》,明明是冲着《使徒行者》去的,结果时间没对上,只好选了这部也有你的《危城》,结果看了之后,就如同被根刺卡住一般,不吐不快。
一直演好人行不行?或者有苦衷的坏人也行,这样彻底的冷血变态,不适合你,真的。看完之后,我宁可自己从没进过电影院,钱扔了也比看你演坏人好啊,╮(╯▽╰)╭
最后一句吐槽留给让古仔演变态的导演:一部片子,跟“惊”字搭钩,才会令人印象深刻,惊喜惊艳惊羡惊奇那么多,为什么你偏偏只给了我惊吓……
真的是再再再再再再标准,再再再再再再规矩的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无过错电影了。
只是,这样,实在无趣的很。
正派人物清一色的脸谱化,高大高尚高瞻高高高……任何你所能想到的美好的形容词,都可以套在他们身上,妥妥的。
没有一点点私心,特别是刘青云扮演的杨克难,正气凛然,执法如山,面对强权,分毫不让,哪怕是面对屠城这种威胁,也是满嘴公理正义,坚决不肯放人。当然,最后在全城人下跪的请求下,妥协了,但同时辞去了保卫团团长的职务,以示自己立场分明,不论何时。
正派得简直用放大镜去看,都窥不见一点点瑕疵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是那一城的民,一城的从开头摇摆到最后的墙头草。
最初,民众坚定的支持杨克难,要求他严惩杀人凶手,群情鼎沸,好不热闹。
然而,在得知那个杀人凶手竟然是大军阀曹瑛的儿子时,立刻偃旗息鼓,没了脾气。
紧接着,在屠城的威胁下,全体下跪,哀求杨克难放过杀人凶手。
然而,他们转眼间发现,放过杀人凶手,自己的身家性命依然不保,随时可能丧命。
最后,对,就是你们想的那样,他们奋起反抗,斗志昂扬的一锅端掉了装备精良的正规作战部队(目测千人以上哦),还群殴死了杀人凶手。
哎……那如同抗日神剧一般的展开我都无力吐槽了,诸如什么放放泻药就能将数百个军人困在厕所及周围,然后往厕所扔个炸弹就能将这些人全部搞定,还有杨克难手下出神入化的武功造诣,兵器库耶,历来重兵把守之地,他的手下想进进,想出出,想扔炸弹扔炸弹,想埋长线埋长线。
编剧大人你是不是以为我傻,连数数都不会,他的手下总共连十个都不到好么?好么!曹军是进驻到了城里,但城外宿营地也有不少精英留守,且两厢来回,曹军都是骑着马的。你就让我看着,就那个几个人还得兵分两路,分头搞定,然后,势如破竹,横扫千军。
好吧,我承认我漏说了那些幡然醒悟过来,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同仇敌忾抗击曹军的普城城民,他们从任人宰割唯唯诺诺,到摇身一变,只两三个,赤手空拳就能搞定一个端着枪的正规军,这么理想主义的图景,这样自然的表现出来,我服你呦。
对了,忘了说一个词——“犬儒主义”,不知在哪篇影评里出来的,然后不少人用了又用,一脸高深莫测的,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说着,你们说不好,是因为没看明白影片里的隐喻。
隐喻?隐?喻?恕我直言,这片子如此简单明了,看了开头可知结尾,有何可隐?又从何而隐呢?
恩,普城城民奉行犬儒主义,只讲究息事宁人,以和为贵。保卫团团长杨克难有担当有智慧,知道侵略者既已上门,断无善了,因此不想放人。而游侠马锋最初冷眼旁观,到后来则倾力相助。
请问高人们想用此来喻些什么?八年抗战?将他们对号入座到战争中的各色人等里去?然后再大喷不喜欢的人不懂艺术,浪费了导演一番煞费苦心。
我只想贴心的问候高人们一句,“累不累啊,亲?”
明明用最简单的“人性”两字,就可以把这件事说得一清二楚,他非得整个“犬儒主义”出来,还一副你不懂,他不懂,全世界都不懂,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世外高人模样出来,╮(╯▽╰)╭
普普通通的一座城,里面是普普通通的居民,某天他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有人在这个城中行凶,他们理所当然的群情激愤,要求严惩凶手。
是的,必须严惩。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小老百姓,凶手手中有枪,且滥杀无辜,不严惩,杀到自己头上怎么办?
可是,接着,他们发现这个凶手不得了,凶手的父亲居然是个大军阀,万一凶手有什么闪失,大军阀分分钟屠了他们的城。
于是,他们立刻妥协了,反正凶手杀的又不是自己的亲人,为别人伸张正义的前提是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若是为了其他人,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不值,不可,不行。
相信看到这里,明事理的人是很难去责怪这些人什么的,谁也想做个好人,但形势所迫,无可奈何。
可那些大谈“犬儒主义”的人有话说了,你看这些人多么愚昧无知,跪着去求杨克难放了杀人凶手,可杀人凶手一出来,又是大开杀戒,可悲可叹,接着联系起当年抗战,云云,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于这样的马后炮,我还能说些什么。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能够活下去的前提,倘若这些人知道放人一样会死,还有抗战中,那些投降被活埋的军人,那么,反抗绝对是一个正常人会做的最正常的选择。反正都是死,反抗,也许能活下来!对死亡的恐惧,才是促使这些人转变的关键,而不是洋洋洒洒的连篇废话。
其实,说到这里,我非常想请教高人们一个问题,假如,我是说假如,一开始的话,那些城民就遂了你们的心,不妥协不让步,坚定的拥护杨克难杀了大军阀的儿子,然后,等待他们的命运,你们想过没有?
腥风血雨,城灭人亡。
不会再有第二个可能。
不要幼稚的拿电影里的结局来反驳我,当时是什么情况,曹军不费吹灰之力接管了普城,得意之下难免忘形,疏忽大意之下被钻了空子,就这,城民的胜利都得搭上一个词才不显得违和——“如有神助”。
而一开始就正面对抗,形势将彻底大逆转,一边是有枪有炮有兵有将,要啥有啥,受过专业训练的正规部队,而另一边,是心思各异的乌龙散沙,这样两方,硬碰硬……
好吧,吐槽告一段落,毕竟导演拍的中规中矩,于人性上,在城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这样就更加衬托出了正派的脸谱化,唉,他们可是主演。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我还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休息时间,爬到电脑前打这么一大堆文字,事实上,这个片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居然找古天乐来演反面男主,一个近乎于精神分裂的杀人狂。
有没有搞错?!那么美好的,安静的一枚美男子被这样糟蹋了,我实在寝食难安。
古仔,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没有绯闻,仅靠作品,就能一直维持知名度的优秀演员了(不要跟我说近几年的一些无聊片子,古仔又不是编剧,他是劳模),并且,他默默无闻的支持着内地的教育事业,自己出钱建了79所希望小学,汶川地震的时候,还直接去了灾区,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好友爆料,根本无人知晓,而他已默默做了多年。
爱岗敬业,这一向是古仔的优点,可这一次,我宁可他不那么敬业,老天,他接的角色可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他为了演好角色,还认真设计了二十多种不同的狞笑,彻底将这个变态少帅的邪魅与癫狂演绎的入木三分,令人不寒而栗。
只是,古仔,这样对你的形象多不好,看到影评里有人说要脱粉,我真的郁闷极了,这是角色,又不是演员本身。这个片子里的好人很多,简直太多了,怎么就不能分一个给你?还有,好人这么多,戏份哪个给的也不少,偏偏没一个能盖过你的风头,让很多人出了电影院,脑海中只留你的狞笑,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
讲真,古仔,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怎么会去看《危城》,明明是冲着《使徒行者》去的,结果时间没对上,只好选了这部也有你的《危城》,结果看了之后,就如同被根刺卡住一般,不吐不快。
一直演好人行不行?或者有苦衷的坏人也行,这样彻底的冷血变态,不适合你,真的。看完之后,我宁可自己从没进过电影院,钱扔了也比看你演坏人好啊,╮(╯▽╰)╭
最后一句吐槽留给让古仔演变态的导演:一部片子,跟“惊”字搭钩,才会令人印象深刻,惊喜惊艳惊羡惊奇那么多,为什么你偏偏只给了我惊吓……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北叶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