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固执让你不顾一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完美与不完美
完美的东西往往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左思右想不过是“好”“不错”“很完美”,也许很快就记不清内容的细节了,只记得它很好很不错,可《大鱼海棠》不是这样。
我并不是一上映就去看的,当我看到央视痛批它是“烂片”的微博时,才迫不及待去看看所谓的“烂片”。这之前,网上的差评很多,当然也有很多支持的声音,一部经历12年打磨的动画片,究竟什么地方不被看好,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影院。
原来这部动画片的主要剧情是三角恋?!没错,这就是网友们纷纷给出差评的原因。“这部动画烂在了剧情。”
编剧梁旋把目标观众定为16-25岁的年轻人,主要是女性,所以这并不是一部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国产动画或套用“惩恶扬善”“邪不胜正”的奥特曼式情节,或追求理想,或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鱼海棠》却是讲述了一个透露着当代青春风的三角恋故事。许多家长带着孩子看了,最后却发现电影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看,这也是它招致骂声的原因吧。毕竟在中国,动画片还是以面向孩子为主,而孩子往往处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阶段,被灌输进“为爱牺牲”这种观念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情。
换一个角度,像我这样17、8岁的年纪,形成了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可以深入的分析所经历的人和事。所以我认为《大鱼海棠》并不像网友口中的一无是处。这是一部充满了矛盾的动画片。从头到尾让人揪着心,为椿,为湫,为鲲。这是一部充满了人味的动画片。椿是一切灾难死亡的引发者,归根结底是她的自私。但我们不能说她对还是错,就像椿100年后说的那样:“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她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尽管为此付出了代价。“我欠他一条命,我要还清欠他的,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对于这样的情节,编剧梁旋有自己的逻辑:“《拯救大兵瑞恩》,8个人去救1个人,那是一种道义。椿也是:我造成的错,我要去解决。命运是不可预知的。对椿来说,她也不可预知后面那么大的天灾,整个村子都要毁灭。她最后勇于去承担这些责任,愿意化作海棠去补天。我觉得她做得已经够了。”
相比前一段时间赢得一致好评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更让人记忆深刻。前者是从一开始就可以想得到的“邪不胜正”的“圆满结局”,后者则以湫悲惨又令人动容的牺牲结束。有人说制片人刻意用一个悲剧式的结尾来向观影者索取泪水,但一个三角恋的故事能有什么好结果呢?总有一个人要做出牺牲。看过了无数作品太多的三角关系,早就没有奢求一个圆满结局的心,总之你要幸福,不是吗?
所以,在看过《大圣归来》后,我真心的说了一声“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大鱼海棠》却值得我细细回味。一部电影能够得到众多的评论,本身就已经成功了,至少差评的人也买票了不是吗?就像影片艺术导演张春说的那样:“无论什么样的解读,都是合理的存在。”
2. 有一种固执让你不顾一切
“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你接受的是一个天神的爱,他将背叛所有的神灵去爱你,为你忍受一切痛苦,以此来带给你快乐。”湫踉踉跄跄却声嘶力竭的吼叫诠释了什么叫“我爱的人她已有了爱人”。他给了她所有,放弃了一切,哪怕是以命换命。“我会化作人间的风雨,陪在你身边”。当湫走在生命的尽头,他含情脉脉地对椿说。
湫:“你知道吗,我从小没有爸妈,奶奶一个人把我带大,吃了很多苦,从小就没人管我,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干什么,可在世上我最怕的,就是让我爱的人受苦……”他保护着她,陪她开心陪她难过。“你总是在跑,每次看到你跑,我就感觉很好。”湫对椿说。他单纯地爱着她,简简单单。
湫:“我喜欢看你吃东西的样子,你任性的样子,生气的样子,伤心的时候,最尴尬的时候,都很好看!”椿: “你对我就像哥哥一样好”我竟不知道该这样表达彼时的心情。
湫去鹿神的酒馆里,寻求一种忘记悲伤的解药。 湫:“有些事情我想忘,但是忘不掉。”鹿神:“那就别忘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鹿神:“我这有一种药,能让人忘掉世间所有的痛苦和美好,世人叫它‘孟婆汤’。”湫:“那还是给我来壶酒吧!我没喝过酒,那你有解酒的解药吗?”......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喝酒。孟婆汤什么都会忘掉(包括美好),而酒只会短暂麻痹伤痛,说到底,我们什么也不想忘,尤其是那些美好......
“活的再久,不开心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怜的湫终于还是失望了。
“我愿用自己的寿命去换椿的另一半寿命。”“那不行哦,现在涨价了——要你全部的寿命。”“我愿意。只要能救椿,我都愿意。”我爱你,毫无保留。
湫注定了是悲惨的,他可以为了椿不顾一切,只是椿也为鲲付出了一切。“我记得他的样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记得他的眼神,还有他额头上的疤。”“从认识你,到跟你性命相连,我从未后悔过。”
我把视角拉回到现实,当我进一步了解了电影创作的背景,才发现椿和湫正是电影编剧梁旋的缩影。十二年前的一场梦为梁旋带来了灵感,决定把《大鱼海棠》拍成电影长片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学生梁旋开始自学编剧。这个过程大概耗费了三年。梁旋拿着剧本去找过一些专业编剧请教。比如编剧今何在,他写的《悟空传》正符合梁旋想要的“浪漫的神话色彩”。今何在一眼就喜欢上这个题材,索性自己写了一稿。他的版本里,女主人公椿和她的族人掌管自然界的规律,他们有一天从人间回到海底,看到一具巨大的鱼骨架,回忆起过去这里是一片生气勃勃的大海,于是又去到人间,对抗污染,挽救海底的生物——一个鲜明的环保主题。这不是梁旋想要的。梁旋也拿着剧本请教过当时在华谊兄弟任总监制的陈国富。华谊发行团队的意见很详细:一半人不看好——男女主人公都面临死亡,还引发了天神的一场灾难,市场成功的都是合家欢的故事;另一半人表示,这个故事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用了中国的古文化元素,值得鼓励。后来梁旋拿着剧本跟不同的投资方谈,不大顺利。有些公司要求把剧本改成面向14岁以下观众的“低幼型动画”;有些投资人觉得梁旋的故事不是标准的商业化电影,肯定不卖钱。但梁旋最终决定坚持下去。没办法,电影制作因此搁置了下来。2013年,《大鱼海棠》在网络上发起众筹,44天内获得四千多位网友的158万元资助,这才使梁旋的梦继续生长下去。
“从最表面去理解,也许你看到的就是三角恋。”梁旋想讲的其实是信念,“大鱼就是椿守护的一个信念。守护椿也是湫的信念。对鼠婆来说,自由或者说人间的夜夜笙歌是她的信念。灵婆也有她的信念,她可能觉得人的罪过没有办法赎,但她希望能活长一点,尽量能减少一点罪过。”
无论是梁旋还是他笔下的椿、湫,都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不顾所有的反对。这种执念的是非对错我们不必也不能做出评论,那就留给时间去评说吧。
既然选择了倾尽所有,那么请坚持下去。
3. 青春是一场游戏,里面有我们的禁忌
“人总会遇见一个人,犯一个错,然后欠下些什么,你还不清的……”
“我告诉你什么事最可悲:你遇见一个人,犯了一个错,你想弥补想还清,到最后才发现你根本无力回天,犯下的罪过永远无法弥补。我们永远无法还清犯下的……只要错了,就是错了永远无法弥补。”
违背族规,害死爷爷,陷整个族人于灭顶危险,这在成人世界里是多么不符规则的决定啊,一个“扫把星”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徘徊不去。可我忘了,她不过是个孩子,孩子哪能预见什么结果?16、7岁的年纪,心里不大不小,刚刚好只够装一个人。哪知道什么备胎,哪知道什么家族使命,只想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所做的一切负天负地独独不想负爱人而已。不设后路,不思苦果,椿是这样,湫也是这样。
曾经我们也在那个喜欢的人面前许下过“永远”,到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儿时的戏言。不过那时的我们很快乐,我们总是一想就想到白头偕老,想到暮年的黄昏。孩子终究是孩子,青春也是难以言说的青春。
也许是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我们早已不是横冲直撞的少年,而是小心翼翼耳听八方的成年人,我们变得实际,不再愿意为一个人轻易付出开始。
因此,我理解了椿,这不过是一个少女的青春期罢了。
或许人这一生就是在永恒不断地弥补中且行且止吧。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完)
完美的东西往往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左思右想不过是“好”“不错”“很完美”,也许很快就记不清内容的细节了,只记得它很好很不错,可《大鱼海棠》不是这样。
我并不是一上映就去看的,当我看到央视痛批它是“烂片”的微博时,才迫不及待去看看所谓的“烂片”。这之前,网上的差评很多,当然也有很多支持的声音,一部经历12年打磨的动画片,究竟什么地方不被看好,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影院。
原来这部动画片的主要剧情是三角恋?!没错,这就是网友们纷纷给出差评的原因。“这部动画烂在了剧情。”
编剧梁旋把目标观众定为16-25岁的年轻人,主要是女性,所以这并不是一部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国产动画或套用“惩恶扬善”“邪不胜正”的奥特曼式情节,或追求理想,或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鱼海棠》却是讲述了一个透露着当代青春风的三角恋故事。许多家长带着孩子看了,最后却发现电影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看,这也是它招致骂声的原因吧。毕竟在中国,动画片还是以面向孩子为主,而孩子往往处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阶段,被灌输进“为爱牺牲”这种观念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情。
换一个角度,像我这样17、8岁的年纪,形成了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可以深入的分析所经历的人和事。所以我认为《大鱼海棠》并不像网友口中的一无是处。这是一部充满了矛盾的动画片。从头到尾让人揪着心,为椿,为湫,为鲲。这是一部充满了人味的动画片。椿是一切灾难死亡的引发者,归根结底是她的自私。但我们不能说她对还是错,就像椿100年后说的那样:“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她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尽管为此付出了代价。“我欠他一条命,我要还清欠他的,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对于这样的情节,编剧梁旋有自己的逻辑:“《拯救大兵瑞恩》,8个人去救1个人,那是一种道义。椿也是:我造成的错,我要去解决。命运是不可预知的。对椿来说,她也不可预知后面那么大的天灾,整个村子都要毁灭。她最后勇于去承担这些责任,愿意化作海棠去补天。我觉得她做得已经够了。”
相比前一段时间赢得一致好评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更让人记忆深刻。前者是从一开始就可以想得到的“邪不胜正”的“圆满结局”,后者则以湫悲惨又令人动容的牺牲结束。有人说制片人刻意用一个悲剧式的结尾来向观影者索取泪水,但一个三角恋的故事能有什么好结果呢?总有一个人要做出牺牲。看过了无数作品太多的三角关系,早就没有奢求一个圆满结局的心,总之你要幸福,不是吗?
所以,在看过《大圣归来》后,我真心的说了一声“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大鱼海棠》却值得我细细回味。一部电影能够得到众多的评论,本身就已经成功了,至少差评的人也买票了不是吗?就像影片艺术导演张春说的那样:“无论什么样的解读,都是合理的存在。”
2. 有一种固执让你不顾一切
“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你接受的是一个天神的爱,他将背叛所有的神灵去爱你,为你忍受一切痛苦,以此来带给你快乐。”湫踉踉跄跄却声嘶力竭的吼叫诠释了什么叫“我爱的人她已有了爱人”。他给了她所有,放弃了一切,哪怕是以命换命。“我会化作人间的风雨,陪在你身边”。当湫走在生命的尽头,他含情脉脉地对椿说。
湫:“你知道吗,我从小没有爸妈,奶奶一个人把我带大,吃了很多苦,从小就没人管我,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干什么,可在世上我最怕的,就是让我爱的人受苦……”他保护着她,陪她开心陪她难过。“你总是在跑,每次看到你跑,我就感觉很好。”湫对椿说。他单纯地爱着她,简简单单。
湫:“我喜欢看你吃东西的样子,你任性的样子,生气的样子,伤心的时候,最尴尬的时候,都很好看!”椿: “你对我就像哥哥一样好”我竟不知道该这样表达彼时的心情。
湫去鹿神的酒馆里,寻求一种忘记悲伤的解药。 湫:“有些事情我想忘,但是忘不掉。”鹿神:“那就别忘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鹿神:“我这有一种药,能让人忘掉世间所有的痛苦和美好,世人叫它‘孟婆汤’。”湫:“那还是给我来壶酒吧!我没喝过酒,那你有解酒的解药吗?”......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喝酒。孟婆汤什么都会忘掉(包括美好),而酒只会短暂麻痹伤痛,说到底,我们什么也不想忘,尤其是那些美好......
“活的再久,不开心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怜的湫终于还是失望了。
“我愿用自己的寿命去换椿的另一半寿命。”“那不行哦,现在涨价了——要你全部的寿命。”“我愿意。只要能救椿,我都愿意。”我爱你,毫无保留。
湫注定了是悲惨的,他可以为了椿不顾一切,只是椿也为鲲付出了一切。“我记得他的样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记得他的眼神,还有他额头上的疤。”“从认识你,到跟你性命相连,我从未后悔过。”
我把视角拉回到现实,当我进一步了解了电影创作的背景,才发现椿和湫正是电影编剧梁旋的缩影。十二年前的一场梦为梁旋带来了灵感,决定把《大鱼海棠》拍成电影长片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学生梁旋开始自学编剧。这个过程大概耗费了三年。梁旋拿着剧本去找过一些专业编剧请教。比如编剧今何在,他写的《悟空传》正符合梁旋想要的“浪漫的神话色彩”。今何在一眼就喜欢上这个题材,索性自己写了一稿。他的版本里,女主人公椿和她的族人掌管自然界的规律,他们有一天从人间回到海底,看到一具巨大的鱼骨架,回忆起过去这里是一片生气勃勃的大海,于是又去到人间,对抗污染,挽救海底的生物——一个鲜明的环保主题。这不是梁旋想要的。梁旋也拿着剧本请教过当时在华谊兄弟任总监制的陈国富。华谊发行团队的意见很详细:一半人不看好——男女主人公都面临死亡,还引发了天神的一场灾难,市场成功的都是合家欢的故事;另一半人表示,这个故事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用了中国的古文化元素,值得鼓励。后来梁旋拿着剧本跟不同的投资方谈,不大顺利。有些公司要求把剧本改成面向14岁以下观众的“低幼型动画”;有些投资人觉得梁旋的故事不是标准的商业化电影,肯定不卖钱。但梁旋最终决定坚持下去。没办法,电影制作因此搁置了下来。2013年,《大鱼海棠》在网络上发起众筹,44天内获得四千多位网友的158万元资助,这才使梁旋的梦继续生长下去。
“从最表面去理解,也许你看到的就是三角恋。”梁旋想讲的其实是信念,“大鱼就是椿守护的一个信念。守护椿也是湫的信念。对鼠婆来说,自由或者说人间的夜夜笙歌是她的信念。灵婆也有她的信念,她可能觉得人的罪过没有办法赎,但她希望能活长一点,尽量能减少一点罪过。”
无论是梁旋还是他笔下的椿、湫,都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不顾所有的反对。这种执念的是非对错我们不必也不能做出评论,那就留给时间去评说吧。
既然选择了倾尽所有,那么请坚持下去。
3. 青春是一场游戏,里面有我们的禁忌
“人总会遇见一个人,犯一个错,然后欠下些什么,你还不清的……”
“我告诉你什么事最可悲:你遇见一个人,犯了一个错,你想弥补想还清,到最后才发现你根本无力回天,犯下的罪过永远无法弥补。我们永远无法还清犯下的……只要错了,就是错了永远无法弥补。”
违背族规,害死爷爷,陷整个族人于灭顶危险,这在成人世界里是多么不符规则的决定啊,一个“扫把星”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徘徊不去。可我忘了,她不过是个孩子,孩子哪能预见什么结果?16、7岁的年纪,心里不大不小,刚刚好只够装一个人。哪知道什么备胎,哪知道什么家族使命,只想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所做的一切负天负地独独不想负爱人而已。不设后路,不思苦果,椿是这样,湫也是这样。
曾经我们也在那个喜欢的人面前许下过“永远”,到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儿时的戏言。不过那时的我们很快乐,我们总是一想就想到白头偕老,想到暮年的黄昏。孩子终究是孩子,青春也是难以言说的青春。
也许是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我们早已不是横冲直撞的少年,而是小心翼翼耳听八方的成年人,我们变得实际,不再愿意为一个人轻易付出开始。
因此,我理解了椿,这不过是一个少女的青春期罢了。
或许人这一生就是在永恒不断地弥补中且行且止吧。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完)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薇熙蝶夕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