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众的牢骚:是捍卫历史,还是没有看爽?
《马可·波罗》这部美剧刚推出的时候,我在豆瓣上瞄了一眼它那低得可怜的评分,就决定不看了。即使在播出了接近一年之后,这部剧的豆瓣评分依然停留在5.9分(10分制)。当然,还要怪那副海报太具有迷惑性: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手拿宝刀的偶像派马可·波罗,穿的是一身现代时尚皮大衣——那画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内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
也是过了好久,我无意间再次点开了《马可·波罗》的豆瓣页面,发现一片骂声之中,有一些为之平反的声音:
“相比较国内的古装戏,还真算是良心之作。”
“Abosolutely stunning!华裔演员在国际上存在感大增!每人都是一口标准的英音!真是够拼的!王子澳洲帅哥看过他演的 《Better Man》!布景配乐很强大!Very entertaining! 电影画面感比天朝拍史剧强多了!一天看完剩下的八集!Awesome!”
特别是这一条:
“虽然不是很好看,但也并没有那么差啦,可以很宽容地打三星半。这戏是拍给美国人YY的,所以没必要说什么符不符合历史之类的话题啦。”
看到这里,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关于这部剧的口水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究竟符不符合历史”这个问题,讨论区里的许多话题,都变成了宋元历史真相大揭秘。还有一些评论者,最后要拔高一下,批评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态度,比如:
“拍成这样表达了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一贯态度:我用我自己的文化去讲我的故事,你只是噱头。维姆·文德斯在摄影集里说自己对美国的印象:一个完全丧失了反省能力的国家,一个自恋的民族情结。”
“如果说日本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是“我想了解你,但了解得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美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则是“我根本就不想了解你,我只想拍我大好莱坞肥皂剧,然后套上你的壳。这片既不中国也不蒙古更不欧洲甚至并不美国,它仅仅是好莱坞。”
参看了这部剧在IMDB上的评分之后(8.1分,10分制),我决定看一看。不得不说,我觉得这部剧相当精彩。如果不去追究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剧情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看起来流畅过瘾。老戏骨陈冲在这部剧里贡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饰演马可·波罗的小鲜肉演员也颇有颜值,服装、道具、室内场景都十分精美,外景也是集齐了草原、沙漠、雪山,非常壮观。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武打设计,没有过分使用轻功,而且招招凌厉,每一次亮掌、每一次格挡,都力道十足,让观者都为之紧张。而且动作设计跟角色也是相贴合的,比如,“蟋蟀宰相”贾似道使的是螳螂拳。这么精彩的武打场面,在近几年“武打特效化、特效网游化”的国产古装剧中,根本就不可能看到。
可以说,《马克·波罗》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娱乐之作。
然而,这部作品还是被淹没在了口水之中。可以理解的是,也许有一批习惯了收看国产历史剧的观众,冲着“马可·波罗”这个历史人物的名头,带着对国产历史剧那样的期待,收看了这部美剧,因为审美习惯的不同,感到不适应。这很正常,不同观众群体本来就有不同的审美习惯,这部剧应该更适合喜欢英美剧的观众。当然,可能对于一些英美剧观众来说,这部剧也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
有的人的观影习惯,可能要求其不能接受对历史故事的情节性改编。这也还好。然而,如果说讨论史实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上升到对历史观的评判,则成了诛心之论了。一些观众以“历史观不正确”为名,对改编历史故事的电视剧大加鞭挞,仿佛他们都是三观极正的历史专家,而历史就该定于一尊。相比之娱乐作品对于历史故事的改编,我觉得更可怕的是,人们竟然会以为存在一个所谓的客观真实的历史,并且人们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是需要重新塑造新的历史观。在我看来,这只会增加一种精英式的自恋,哪怕拥有这种自恋情绪的人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可能根本就不是精英阶层,没有真正掌握话语权。而且这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历史观,刚好跟文化审查者的思维具有同一性。有的人跟审查者一样操碎了心,以为这种三观不正的电视剧,会带跑其他观众的历史观。——我在此前做的一篇关于网络上的抗日神剧大讨论的研究中发现,不少观众以肃清“扭曲的历史观”为名,要求广电总局对抗日神剧进行清理。这听起来就很荒诞,人们似乎觉得戴在思想上的枷锁还不够沉重。
跟抗日神剧不同的是,在《马可·波罗》这个案例里,乱编历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于是,它又多了一条民族主义式的罪名:美国人不尊重中国历史文化。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Gries P.H., 2004)曾经用《论语》里的一句话形容过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如果没有《马可·波罗》这样的作品,国内观众想必会抱怨我泱泱大国灿烂历史太少受到西方瞩目;有了《马可·波罗》,观众又开始嫌弃其美国式的阐释方式。说到这里,不禁想问一句,中国的电视编剧又何曾对外国的历史发生过真正的兴趣?中国的电视荧幕上又何曾能看到一部反映其他国家历史文化的影视剧作?
必须看到的是,这种对于“历史观”的控诉目前仍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的话语,以至于喜欢这部剧的观众,不得不在自己的评论里加上一句“抛开历史不谈”。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豆瓣上为这部剧辩护时,夸赞其为一部“优质的娱乐作品”——言下之意是,观众当以纯粹娱乐的眼光来看待这部剧,不应该苛求其背上历史教育的包袱。但把历史和娱乐完全对立起来的思维,本身也值得怀疑。有的人看到所谓的“过度娱乐化”的影视作品,如抗日神剧,其实并不以之为乐。有的人在阅读严肃的历史著作时,内心产生的激荡之情,并不亚于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所产生的快感。当前社会对于“娱乐”的定义,不免过于狭隘,而且很容易被用作抨击异见的话语武器。那些口口声声只要严肃历史不要过度娱乐的人,与其说他们是一心捍卫历史尊严,不如说他们只是尚未被戳到娱乐的G点。
也是过了好久,我无意间再次点开了《马可·波罗》的豆瓣页面,发现一片骂声之中,有一些为之平反的声音:
“相比较国内的古装戏,还真算是良心之作。”
“Abosolutely stunning!华裔演员在国际上存在感大增!每人都是一口标准的英音!真是够拼的!王子澳洲帅哥看过他演的 《Better Man》!布景配乐很强大!Very entertaining! 电影画面感比天朝拍史剧强多了!一天看完剩下的八集!Awesome!”
特别是这一条:
“虽然不是很好看,但也并没有那么差啦,可以很宽容地打三星半。这戏是拍给美国人YY的,所以没必要说什么符不符合历史之类的话题啦。”
看到这里,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关于这部剧的口水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究竟符不符合历史”这个问题,讨论区里的许多话题,都变成了宋元历史真相大揭秘。还有一些评论者,最后要拔高一下,批评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态度,比如:
“拍成这样表达了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一贯态度:我用我自己的文化去讲我的故事,你只是噱头。维姆·文德斯在摄影集里说自己对美国的印象:一个完全丧失了反省能力的国家,一个自恋的民族情结。”
“如果说日本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是“我想了解你,但了解得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美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则是“我根本就不想了解你,我只想拍我大好莱坞肥皂剧,然后套上你的壳。这片既不中国也不蒙古更不欧洲甚至并不美国,它仅仅是好莱坞。”
参看了这部剧在IMDB上的评分之后(8.1分,10分制),我决定看一看。不得不说,我觉得这部剧相当精彩。如果不去追究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剧情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看起来流畅过瘾。老戏骨陈冲在这部剧里贡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饰演马可·波罗的小鲜肉演员也颇有颜值,服装、道具、室内场景都十分精美,外景也是集齐了草原、沙漠、雪山,非常壮观。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武打设计,没有过分使用轻功,而且招招凌厉,每一次亮掌、每一次格挡,都力道十足,让观者都为之紧张。而且动作设计跟角色也是相贴合的,比如,“蟋蟀宰相”贾似道使的是螳螂拳。这么精彩的武打场面,在近几年“武打特效化、特效网游化”的国产古装剧中,根本就不可能看到。
可以说,《马克·波罗》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娱乐之作。
然而,这部作品还是被淹没在了口水之中。可以理解的是,也许有一批习惯了收看国产历史剧的观众,冲着“马可·波罗”这个历史人物的名头,带着对国产历史剧那样的期待,收看了这部美剧,因为审美习惯的不同,感到不适应。这很正常,不同观众群体本来就有不同的审美习惯,这部剧应该更适合喜欢英美剧的观众。当然,可能对于一些英美剧观众来说,这部剧也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
有的人的观影习惯,可能要求其不能接受对历史故事的情节性改编。这也还好。然而,如果说讨论史实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上升到对历史观的评判,则成了诛心之论了。一些观众以“历史观不正确”为名,对改编历史故事的电视剧大加鞭挞,仿佛他们都是三观极正的历史专家,而历史就该定于一尊。相比之娱乐作品对于历史故事的改编,我觉得更可怕的是,人们竟然会以为存在一个所谓的客观真实的历史,并且人们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是需要重新塑造新的历史观。在我看来,这只会增加一种精英式的自恋,哪怕拥有这种自恋情绪的人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可能根本就不是精英阶层,没有真正掌握话语权。而且这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历史观,刚好跟文化审查者的思维具有同一性。有的人跟审查者一样操碎了心,以为这种三观不正的电视剧,会带跑其他观众的历史观。——我在此前做的一篇关于网络上的抗日神剧大讨论的研究中发现,不少观众以肃清“扭曲的历史观”为名,要求广电总局对抗日神剧进行清理。这听起来就很荒诞,人们似乎觉得戴在思想上的枷锁还不够沉重。
跟抗日神剧不同的是,在《马可·波罗》这个案例里,乱编历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于是,它又多了一条民族主义式的罪名:美国人不尊重中国历史文化。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Gries P.H., 2004)曾经用《论语》里的一句话形容过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如果没有《马可·波罗》这样的作品,国内观众想必会抱怨我泱泱大国灿烂历史太少受到西方瞩目;有了《马可·波罗》,观众又开始嫌弃其美国式的阐释方式。说到这里,不禁想问一句,中国的电视编剧又何曾对外国的历史发生过真正的兴趣?中国的电视荧幕上又何曾能看到一部反映其他国家历史文化的影视剧作?
必须看到的是,这种对于“历史观”的控诉目前仍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的话语,以至于喜欢这部剧的观众,不得不在自己的评论里加上一句“抛开历史不谈”。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豆瓣上为这部剧辩护时,夸赞其为一部“优质的娱乐作品”——言下之意是,观众当以纯粹娱乐的眼光来看待这部剧,不应该苛求其背上历史教育的包袱。但把历史和娱乐完全对立起来的思维,本身也值得怀疑。有的人看到所谓的“过度娱乐化”的影视作品,如抗日神剧,其实并不以之为乐。有的人在阅读严肃的历史著作时,内心产生的激荡之情,并不亚于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所产生的快感。当前社会对于“娱乐”的定义,不免过于狭隘,而且很容易被用作抨击异见的话语武器。那些口口声声只要严肃历史不要过度娱乐的人,与其说他们是一心捍卫历史尊严,不如说他们只是尚未被戳到娱乐的G点。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