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收不住!一些细节、隐喻和意象解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开篇提示###############
本文全程剧透,虽然麦克白的故事已经没什么好透的了,但是想保持悬念看法鲨的话还是轻点右上角小红叉,谢谢。
顺便说一句,导演已经砍掉很多很多很多的台词了,很多细节都能砍则砍(王子2变1、麦克白夫妇行凶前后的沟通和狡辩都被减少了),基本上只保留了主干的部分,对古英语受不了的可以试试看看波兰斯基大导的版本2333。
先说脑洞,看到演职员表出来cast头上居然是两个“Macbeth Child”然后才是法鲨,瞬间脑洞就收不住了,导演interview网址见此,详见问题二孩子问题三PTSD。
(顺便说一句,这部电影里的儿童角色真的偏多,独白都对着孩子说、儿童热烈欢迎合唱团还有最关键命运三女巫第一次加一个小女孩变四个了)。
合理的脑补一:也许PTSD+失去独子分别是麦克白和夫人的疯狂原因,尤其是lady,为了拯救婚姻于是催动丈夫的野心。
夸张的脑洞二:整个故事就是少年Macbeth的想象,第一次上战场就疯了,于是想象出了整个故事,包括中年的法鲨的角色和整个电影的故事在真实设定里其实都不存在,少年只负责初战、递刀、和说无人能伤ta(剖腹产超出了少年麦克白的认知),中年野心战无不胜麦克白都是少年的野望,over。
开启脑洞的截图见此,开头的落葬、蒙眼的婴孩尸体和片尾奔跑的背影。
<图片1>
<图片2>

回到电影本身,本人看过的都是比较新的版本,包括1971年波兰斯基版和1979年IanM爵士舞台剧版、2010年帕爵的戏剧电影版、2013肯尼斯布拉纳NTLIVE版(詹一美的“莎士比亚重现”走太远无法比较……),真的很喜欢这个版本的演绎。(也欢迎同好来探讨腐国国宝舞台剧哟~\(^o^)/)
具体列出几点:
1、色调,所有牵涉到似幻非幻的场景,色调都很迷幻,比如开篇的战场和女巫的出现。


2、风景,电影里开篇的风景就是烟雾如画,苏格兰美景太赏心悦目,到最后十分钟深红色剪影和片尾残红一片,片中的绿色山川风景到片尾全变成红色了,还没看的话推荐注意一下那些静态的风景,也是细思恐极。找到几张对比,城堡的对比最明显,其他的截图对比贴在末尾了。


3、几个比较喜欢的细节:
细节一:麦克白的著名独白,关于递过来的刀刃和虚空的幻想,既不像波兰斯基版本的激光刀、也不像大多数舞台剧处理的实物(削弱了幻觉的意味),这里出现了一个无疑已经去世的少年战士,这个前后呼应要点10086个赞!
细节二,第一次看到在念白“啊有血迹”时候不洗手的Lady Macbeth!太棒了毫无违和感!足够表达她的精神崩溃然而天知道我真的看腻了每到这里必洗手的夫人了,Marion的角色一贯而终,没有那么大的起伏,开头不那么野心结尾不那么疯癫,但是演技足够有说服力了。
4、当然也有不太喜欢的细节:既然最后苏格兰国王的城堡如此宏大,麦克白的村庄为何这么简陋?更何况台词里有“前一夜风雨大作吹倒烟囱”的台词blablabla,个人又要(过度)解读这是unreal的暗示了╮(╯_╰)╭。
最后的对比图如下,都是交替的截图,单数是片中的场景,双数是片尾的。









本文全程剧透,虽然麦克白的故事已经没什么好透的了,但是想保持悬念看法鲨的话还是轻点右上角小红叉,谢谢。
顺便说一句,导演已经砍掉很多很多很多的台词了,很多细节都能砍则砍(王子2变1、麦克白夫妇行凶前后的沟通和狡辩都被减少了),基本上只保留了主干的部分,对古英语受不了的可以试试看看波兰斯基大导的版本2333。
先说脑洞,看到演职员表出来cast头上居然是两个“Macbeth Child”然后才是法鲨,瞬间脑洞就收不住了,导演interview网址见此,详见问题二孩子问题三PTSD。
(顺便说一句,这部电影里的儿童角色真的偏多,独白都对着孩子说、儿童热烈欢迎合唱团还有最关键命运三女巫第一次加一个小女孩变四个了)。
合理的脑补一:也许PTSD+失去独子分别是麦克白和夫人的疯狂原因,尤其是lady,为了拯救婚姻于是催动丈夫的野心。
夸张的脑洞二:整个故事就是少年Macbeth的想象,第一次上战场就疯了,于是想象出了整个故事,包括中年的法鲨的角色和整个电影的故事在真实设定里其实都不存在,少年只负责初战、递刀、和说无人能伤ta(剖腹产超出了少年麦克白的认知),中年野心战无不胜麦克白都是少年的野望,over。
开启脑洞的截图见此,开头的落葬、蒙眼的婴孩尸体和片尾奔跑的背影。
<图片1>
<图片2>

片尾奔跑的背影
回到电影本身,本人看过的都是比较新的版本,包括1971年波兰斯基版和1979年IanM爵士舞台剧版、2010年帕爵的戏剧电影版、2013肯尼斯布拉纳NTLIVE版(詹一美的“莎士比亚重现”走太远无法比较……),真的很喜欢这个版本的演绎。(也欢迎同好来探讨腐国国宝舞台剧哟~\(^o^)/)
具体列出几点:
1、色调,所有牵涉到似幻非幻的场景,色调都很迷幻,比如开篇的战场和女巫的出现。

战场

女巫
2、风景,电影里开篇的风景就是烟雾如画,苏格兰美景太赏心悦目,到最后十分钟深红色剪影和片尾残红一片,片中的绿色山川风景到片尾全变成红色了,还没看的话推荐注意一下那些静态的风景,也是细思恐极。找到几张对比,城堡的对比最明显,其他的截图对比贴在末尾了。

片中

片尾
3、几个比较喜欢的细节:
细节一:麦克白的著名独白,关于递过来的刀刃和虚空的幻想,既不像波兰斯基版本的激光刀、也不像大多数舞台剧处理的实物(削弱了幻觉的意味),这里出现了一个无疑已经去世的少年战士,这个前后呼应要点10086个赞!
细节二,第一次看到在念白“啊有血迹”时候不洗手的Lady Macbeth!太棒了毫无违和感!足够表达她的精神崩溃然而天知道我真的看腻了每到这里必洗手的夫人了,Marion的角色一贯而终,没有那么大的起伏,开头不那么野心结尾不那么疯癫,但是演技足够有说服力了。
4、当然也有不太喜欢的细节:既然最后苏格兰国王的城堡如此宏大,麦克白的村庄为何这么简陋?更何况台词里有“前一夜风雨大作吹倒烟囱”的台词blablabla,个人又要(过度)解读这是unreal的暗示了╮(╯_╰)╭。
最后的对比图如下,都是交替的截图,单数是片中的场景,双数是片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