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界主张不同,却在强制我们一致

《丹麦女孩》于我而言,是有共鸣的片子,因而过程中会有落泪。
影片中最有感触的一幕则是,Lili(以下简称L)从图书馆的返途中被两个法国小混混恶意中伤的时候。有时候,就是这般,你的不同没有伤害到别人,但是别人却来伤害你。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总有人在要求你、迫使你去符合所谓的“正常”。但“正常”到底是什么?我想这里有些人把概念混淆了,“正常”和“通态”“大众化”是不一样的。尽管有重合相似之处,但这绝对不是要求每个人在所有的方面都一样。世界在主张我们发挥个性、主张我们不同,但世界也给我们面对不同的压力。因为不了解的人,TA会中伤你,甚至越是无知、面对不一样越是恐惧。因而会有这两个小混混那么闲的蛋疼的去主动地挑衅、中伤L。尽管L没有去伤害他们、没有去主动挑衅他们。

但更寒心的是来自于权威人士。因为知识量少的人必定会在心态上存在着一种对于权威的认可,甚至是服从。道理就跟我年迈的奶奶,以各种电视节目以及所谓的“专家”为神是一个道理。以致于有些断章取义、甚至毫无科学道理的“理论”主导着我家的生活。影片里的医生不禁要我想起《死侍》里面的一个宣传语:“能力越大,越不负责任”。这些医生在当时L的困境下,没有缓解压力,反而是伤害了L。比如那个光头强医生,他的解释是内分泌失调。而面对L对于自己来源“从我身体里来”时,有一个耻笑的表情,甚至之后面对疗程不做效的时候,仍是固执是L疯了。他伤害了L,一如此后的HAHA医生(赶脚长得很像HAHA,解释是同性恋)、钻洞医生、怂蛋医生(解释是精神分裂),他们拥有责任,却没有践行更新自我的责任,反而这种具有权威的人,对于L的伤害是更大。而L只是要个真正的答案。
<图片2>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影片围绕着身份认知的困难展看,存在着5次矛盾冲突,可以说L的悲剧结局是命定,因而感人。还记得有人说过悲剧的美学价值“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部片子里最感人的莫过于L对自我身份的坚定。
第一次矛盾来自于G撞见L和剧情君(忘记叫啥了,感觉就是推动剧情的)亲吻的舞会次日。G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所以她要L不要再出现,E停顿了下后看起来释然的答应了。此时对于L的解释是:L是E的不同面。面对契合心爱的妻子,E是选择压抑L,压抑自己。
<图片8>
<图片9>

但是压抑自己没有用,冷战氛围下的E越发烦躁,面对第一次的压力他选择的是阳奉阴违。E自己来到了剧院,快速的抚过衣服、急迫的脱下男装、隐藏起男性特征、直至拥抱着女装才露出笑容。
<图片11>



第一次冲突并不是结束,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开始。压力解决后E拥抱着G,却注视着L的画像的神情,这个神情告诉我们,一场悲剧开场了。

第二次的压力来源于剧情君,因为他的一声“E”将还在纠结、压抑的L唤醒。因为L本身是女性,而不是同性恋,所以不能以男性身体与剧情君发生关系。好消息是L自我认识清楚,坏消息是L受伤了。她很认真的拒绝了剧情君的要求,出门的两个驻足,看出了L内心的痛苦。然后当G得到了画受欢迎的好消息回来的时候,看到L。面对第二次压力,L选择的是寻求G的帮助,并和她坦白。L在这段坦白里有一个人称的混乱:“他(H)亲吻了她,就一次,然后我爸爸进来就发现了”。其实每一次压力,就是一次L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但这时候L还是会因为G而保留E的模样,但实际上她内心已经完全厌恶、抗拒这件事情了。于是他抽搐着倒在了地上,进来进了医院被光头强医生给强行羞辱了一番。第二次对抗压力,实际上是失败的。



第三次的压力,是在陌生的巴黎,G试图要E作画时,他去了这个城市里的妓馆,模仿着屋子里姑娘的一举一动。开始L有些放不开,甚至被姑娘发现时有些掩饰的无措,但后来她渐渐沉浸在其中,渐渐露出愉悦的表情。直至她摸到了男性特征,第三次的对抗压力也是失败的。屡次的失败,越发证实了她不可能在做E了,越发肯定了L的自我认同。因而当四次矛盾发生,她不愿再呈现男性身份,甚至第五次就是否继续画画产生第五次矛盾时,L决定要提前完成手术,从而加速了她的死亡。每一次冲突后的不适与通过女性姿态的释压,一次次加重了L对自我的认可,因而她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因而她愿意为自我铤而走险。



其实对于L的这种情况,我们也没办法确定的讲L的存在来源或者原因。或许是因为入戏太深、或许是因为巴拉巴拉什么的。但就影片本身来说,我是相信L本身就是个女生,只不过上帝有了一个小疏忽。一次次的矛盾明确了L的认知,从L是E的不同面到最终认为“上帝本来就把我造成了女人”这过程中L的女性气质或者说特征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在穿着睡裙被G抚摸时,有一个类似于小性奋的表情;第一次以女装示众时,问的问题是“我美么?”,而不是“我怪么?”;关注的是G的脚踝(一般男生是不会把视线放在这种地方的);面对镜子的表情。还有很多细节,滴滴点点的展现了L的女性气质,因而我相信L是个美丽的姑娘,也恭喜她最终以姑娘的姿态死去。





本片是个悲剧,但也是个美好的结局,感谢L一直对自我认同的坚定。没有屈服,没有半途而废,那么肯定的告诉我当世界强制要求我们与“正常”一致时,最重要的是真正知道自我并坚持。

最后分享一些这片子中私心喜欢的几个画面,虽然是截屏小糊手。

私心觉得很像一幅油画


贼像外国版刘烨,诺一请不要!!!
影片中最有感触的一幕则是,Lili(以下简称L)从图书馆的返途中被两个法国小混混恶意中伤的时候。有时候,就是这般,你的不同没有伤害到别人,但是别人却来伤害你。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总有人在要求你、迫使你去符合所谓的“正常”。但“正常”到底是什么?我想这里有些人把概念混淆了,“正常”和“通态”“大众化”是不一样的。尽管有重合相似之处,但这绝对不是要求每个人在所有的方面都一样。世界在主张我们发挥个性、主张我们不同,但世界也给我们面对不同的压力。因为不了解的人,TA会中伤你,甚至越是无知、面对不一样越是恐惧。因而会有这两个小混混那么闲的蛋疼的去主动地挑衅、中伤L。尽管L没有去伤害他们、没有去主动挑衅他们。

但更寒心的是来自于权威人士。因为知识量少的人必定会在心态上存在着一种对于权威的认可,甚至是服从。道理就跟我年迈的奶奶,以各种电视节目以及所谓的“专家”为神是一个道理。以致于有些断章取义、甚至毫无科学道理的“理论”主导着我家的生活。影片里的医生不禁要我想起《死侍》里面的一个宣传语:“能力越大,越不负责任”。这些医生在当时L的困境下,没有缓解压力,反而是伤害了L。比如那个光头强医生,他的解释是内分泌失调。而面对L对于自己来源“从我身体里来”时,有一个耻笑的表情,甚至之后面对疗程不做效的时候,仍是固执是L疯了。他伤害了L,一如此后的HAHA医生(赶脚长得很像HAHA,解释是同性恋)、钻洞医生、怂蛋医生(解释是精神分裂),他们拥有责任,却没有践行更新自我的责任,反而这种具有权威的人,对于L的伤害是更大。而L只是要个真正的答案。
<图片2>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影片围绕着身份认知的困难展看,存在着5次矛盾冲突,可以说L的悲剧结局是命定,因而感人。还记得有人说过悲剧的美学价值“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部片子里最感人的莫过于L对自我身份的坚定。
第一次矛盾来自于G撞见L和剧情君(忘记叫啥了,感觉就是推动剧情的)亲吻的舞会次日。G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所以她要L不要再出现,E停顿了下后看起来释然的答应了。此时对于L的解释是:L是E的不同面。面对契合心爱的妻子,E是选择压抑L,压抑自己。
<图片8>
<图片9>

但是压抑自己没有用,冷战氛围下的E越发烦躁,面对第一次的压力他选择的是阳奉阴违。E自己来到了剧院,快速的抚过衣服、急迫的脱下男装、隐藏起男性特征、直至拥抱着女装才露出笑容。
<图片11>



第一次冲突并不是结束,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开始。压力解决后E拥抱着G,却注视着L的画像的神情,这个神情告诉我们,一场悲剧开场了。

第二次的压力来源于剧情君,因为他的一声“E”将还在纠结、压抑的L唤醒。因为L本身是女性,而不是同性恋,所以不能以男性身体与剧情君发生关系。好消息是L自我认识清楚,坏消息是L受伤了。她很认真的拒绝了剧情君的要求,出门的两个驻足,看出了L内心的痛苦。然后当G得到了画受欢迎的好消息回来的时候,看到L。面对第二次压力,L选择的是寻求G的帮助,并和她坦白。L在这段坦白里有一个人称的混乱:“他(H)亲吻了她,就一次,然后我爸爸进来就发现了”。其实每一次压力,就是一次L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但这时候L还是会因为G而保留E的模样,但实际上她内心已经完全厌恶、抗拒这件事情了。于是他抽搐着倒在了地上,进来进了医院被光头强医生给强行羞辱了一番。第二次对抗压力,实际上是失败的。



第三次的压力,是在陌生的巴黎,G试图要E作画时,他去了这个城市里的妓馆,模仿着屋子里姑娘的一举一动。开始L有些放不开,甚至被姑娘发现时有些掩饰的无措,但后来她渐渐沉浸在其中,渐渐露出愉悦的表情。直至她摸到了男性特征,第三次的对抗压力也是失败的。屡次的失败,越发证实了她不可能在做E了,越发肯定了L的自我认同。因而当四次矛盾发生,她不愿再呈现男性身份,甚至第五次就是否继续画画产生第五次矛盾时,L决定要提前完成手术,从而加速了她的死亡。每一次冲突后的不适与通过女性姿态的释压,一次次加重了L对自我的认可,因而她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因而她愿意为自我铤而走险。



其实对于L的这种情况,我们也没办法确定的讲L的存在来源或者原因。或许是因为入戏太深、或许是因为巴拉巴拉什么的。但就影片本身来说,我是相信L本身就是个女生,只不过上帝有了一个小疏忽。一次次的矛盾明确了L的认知,从L是E的不同面到最终认为“上帝本来就把我造成了女人”这过程中L的女性气质或者说特征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在穿着睡裙被G抚摸时,有一个类似于小性奋的表情;第一次以女装示众时,问的问题是“我美么?”,而不是“我怪么?”;关注的是G的脚踝(一般男生是不会把视线放在这种地方的);面对镜子的表情。还有很多细节,滴滴点点的展现了L的女性气质,因而我相信L是个美丽的姑娘,也恭喜她最终以姑娘的姿态死去。





本片是个悲剧,但也是个美好的结局,感谢L一直对自我认同的坚定。没有屈服,没有半途而废,那么肯定的告诉我当世界强制要求我们与“正常”一致时,最重要的是真正知道自我并坚持。

最后分享一些这片子中私心喜欢的几个画面,虽然是截屏小糊手。

私心觉得很像一幅油画


贼像外国版刘烨,诺一请不要!!!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