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身上的江湖气吧,现在的社会不太需要这种东西了!

看完《老炮儿》,看着身边已经把眼睛哭肿了的媳妇儿,感觉挺复杂,但是回家仔细一想,还是教育功能要大一点。特别是有几个点值得玩味儿推敲。
一、老炮儿兜了一圈去借钱,10万只借到了2万,最后还得靠自己的“相好”把缺填上。好悲凉!可能20年前你拿把军刀,穿个马褂,是挺能打的吧,那是当时的社会,一般人把打斗能力作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当时你无疑是成功的;显而易见,“话匣子”和那两个兄弟也是在我看来的“老炮儿”:那些固守传统价值观及处事方式,即使与现代社会已经脱节的情况下,仍然一味坚守。最后老炮儿还为了抵债,貌似很男人地把自己的房产证改成了话匣子的名字,可是为啥不凭着自己还年轻,还有赚钱的能力去拼一拼呢,与其每天在院子里遛鸟,管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事,就换来一个“六哥”的名头到了真正要用钱的时候还得靠女人,这样真的大丈夫吗?
二、闷三儿、灯罩和六哥的感情由于电影的烘托,在片中显得极其高大,但是你反过来想想,正是因为三个人都没有脱离这一个阶层,才使得这种感情变得更加深厚。缘来聚,缘尽散,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对友情的最好定义了,朋友之前的感情不需要特别维护,只有你觉得你还在乎这个朋友的时候,你才需要做一点让步,但是真当你觉得实在是沟通和维护起来太累的时候,差不多就该放放了。因为这个时候并不是投不投入感情的问题了,是当两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碰撞的时候,这种冲击力会让你们都感到格格不入。所以,电影里面就出现了“洋炮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为啥呢?以前跟六哥有过命交情的人早就已经把衡量友情的第一标准变成了钱,而六哥就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旧感情上,交流起来就会显得特别吃力,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知道你应该闭嘴走人了,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于电影里的老炮儿阶层感情,我很感动,但是,更多的思考过后,这是无能的人在相互抱团取暖。
三、在能力基础上的原则才更加值得尊敬。老炮儿是一个有规则的人,我很不愿意把那些江湖气的东西称之为原则,因为原则涉及大是大非,规则只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处世习惯,而且,规则本身就带着江湖气。所以我们会看到老炮儿在看到别人偷窃之后,会要人把卡里的重要东西寄回去;在和儿子碰杯的时候,会要求儿子的杯子比自己的更低;每次在路上碰到老头的时候,会帮他把烟点了。但是,这些并没有上升到原则的程度,所以我很开心地看到最后电影结尾,他终于破除了自己的规则,把举报信寄给了中纪委,因为在我看来,这是规则和原则的取舍,是大是大非。
我很愿意把《让子弹飞》和《老炮儿》放在一起比较,因为“子弹”让我看到了有能力的人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并适当运用一些规则,做成事情。“老炮儿”则更加偏重规则和江湖气,所以这片子在存在大量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摇滚圈里面,简直就是神片,因为太过瘾了(除了最后没有真干起来以外)!最后的最后,我很喜欢“老炮儿”,不单单因为片子过瘾,他还让我看到了那个当年反复刷“古惑仔”时候的我,但是10年过去,我会更加愿意把这个片子当成一部教育片来看。
一、老炮儿兜了一圈去借钱,10万只借到了2万,最后还得靠自己的“相好”把缺填上。好悲凉!可能20年前你拿把军刀,穿个马褂,是挺能打的吧,那是当时的社会,一般人把打斗能力作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当时你无疑是成功的;显而易见,“话匣子”和那两个兄弟也是在我看来的“老炮儿”:那些固守传统价值观及处事方式,即使与现代社会已经脱节的情况下,仍然一味坚守。最后老炮儿还为了抵债,貌似很男人地把自己的房产证改成了话匣子的名字,可是为啥不凭着自己还年轻,还有赚钱的能力去拼一拼呢,与其每天在院子里遛鸟,管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事,就换来一个“六哥”的名头到了真正要用钱的时候还得靠女人,这样真的大丈夫吗?
二、闷三儿、灯罩和六哥的感情由于电影的烘托,在片中显得极其高大,但是你反过来想想,正是因为三个人都没有脱离这一个阶层,才使得这种感情变得更加深厚。缘来聚,缘尽散,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对友情的最好定义了,朋友之前的感情不需要特别维护,只有你觉得你还在乎这个朋友的时候,你才需要做一点让步,但是真当你觉得实在是沟通和维护起来太累的时候,差不多就该放放了。因为这个时候并不是投不投入感情的问题了,是当两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碰撞的时候,这种冲击力会让你们都感到格格不入。所以,电影里面就出现了“洋炮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为啥呢?以前跟六哥有过命交情的人早就已经把衡量友情的第一标准变成了钱,而六哥就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旧感情上,交流起来就会显得特别吃力,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知道你应该闭嘴走人了,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于电影里的老炮儿阶层感情,我很感动,但是,更多的思考过后,这是无能的人在相互抱团取暖。
三、在能力基础上的原则才更加值得尊敬。老炮儿是一个有规则的人,我很不愿意把那些江湖气的东西称之为原则,因为原则涉及大是大非,规则只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处世习惯,而且,规则本身就带着江湖气。所以我们会看到老炮儿在看到别人偷窃之后,会要人把卡里的重要东西寄回去;在和儿子碰杯的时候,会要求儿子的杯子比自己的更低;每次在路上碰到老头的时候,会帮他把烟点了。但是,这些并没有上升到原则的程度,所以我很开心地看到最后电影结尾,他终于破除了自己的规则,把举报信寄给了中纪委,因为在我看来,这是规则和原则的取舍,是大是大非。
我很愿意把《让子弹飞》和《老炮儿》放在一起比较,因为“子弹”让我看到了有能力的人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并适当运用一些规则,做成事情。“老炮儿”则更加偏重规则和江湖气,所以这片子在存在大量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摇滚圈里面,简直就是神片,因为太过瘾了(除了最后没有真干起来以外)!最后的最后,我很喜欢“老炮儿”,不单单因为片子过瘾,他还让我看到了那个当年反复刷“古惑仔”时候的我,但是10年过去,我会更加愿意把这个片子当成一部教育片来看。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