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和我的内心都是崩的。。。

因为对甄嬛传的好感,我开始看芈月传,但现在我比较失望,由于演员们还不错的演技,我也只是勉强给个及格分数吧。
最大的问题就在芈月的人设和故事的合理性上。其次妆容,我实在是不敢恭维,尤其是向式的眼线真是不能忍。还有芈茵的头花,是我无法理解的审美。服装质地过于华丽细腻,不知是不是我对先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感觉麻布衣料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当然这些次要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有几个情节,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第一,说芈月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给她安排了一个爬大殿台阶的细节,这一个小屁孩子没人管,一路上没人管,快到父王的大殿了,侍卫象征性的拦拦,居然没一个人能拦得住。就算她是霸星,拜托,才三四岁呀!这是在侮辱成年人的智商还是侮辱成年人的力量。我觉得此处如果改成芈月从后面的小径误打误撞到父王的大殿,或者观察父王经常从小径从后宫走去大殿,或者在后宫拦大王的路要求父王去见自己的娘亲,王被这个不怕自己的孩子所吸引并喜欢上,然后小芈月再有天要求自己也可以像父王在大殿台阶上走一遭威风一下,这样反而更合理些。其实一个小孩子遇到一个不苟言笑的王能有胆量说话就已经可以提现他不同常人之处了。就算莫扎特是天才我想他三四岁第一次弹琴也不可能谱写或者弹奏土耳其进行曲的吧。。。。。。
第二,黄歇帮着芈月去偷东西。。。黄歇受教于屈子,在整部戏里,屈子和芈月都是正人君子的形象,而且能看出小时候黄歇就对屈子的为人处世之道非常坚信,不该是黄歇私下严肃的斥责了芈月的行为,然后芈月辩解宫中的人势力不给他弟弟吃好吃的,而采取了这样的行为吗,然后黄歇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后开始同情芈月,后来慢慢爱上了这个乐观不屈的女子吗?让黄歇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接受芈月偷盗的行为,我认为甚为不妥。当然这样的套路也是很俗套的,但至少合理,而且谁让编剧非要加上一段青梅竹马呢
还有,少司命祭祀大舞,领舞受伤或病痛换人,这个这么重要的祭祀活动,在当时就是重大国事吧,换人不该向大王或者威后紧急说明吗?而且当时决定是嫡公主跳也是威后的意思吧,嫡公主不能跳,下面的人怎么能随便或者敢于就自己决定了呢?我怀疑剧方就是为了给孙俪加一段舞蹈而刻意安排的情节
在楚宫里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胁,不是已经开始学兵法了吗?可是要找出下毒的人那段突然变得像个愣头青一样,在亲王面前横冲直撞,你和秦王很熟吗。。。叫声老伯就很熟了吗。。秦王为什么一定要相信你。。你说你看到的字是魏,都那么长时间了谁知你是不是要陷害别人。。虽说耿直但也不能如此无脑吧
然后说要和张子绝交突然因为张子劝你留下来,你就和人和好如初了?!你的恩人魏美人就这么快被你抛诸脑后了?你可真是从善如流呀,说好的耿直怎么又不见了呢?
还有和黄歇在咸阳说走没走的那段,我只看出了芈月不过是一个人性的美人,想走就走,不想走就不走,我漂亮我任性的感觉。。。。
这样总结下来,对芈月不利的事情芈月都会抓着不放,对她有利的事情她都会从善如流,其实这是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而且对于一个后面会变成一个政治家的女人她这样再正常不过。这样的人设导致芈月既不白莲花又不大女人,编剧拧着劲的编,我们越看越矛盾。一次又一次刻意的误会逼着芈月成为了一个腹黑的女人,这样写有意思吗?生活即是选择,芈月本该就有选择自己生活的大智慧和大勇气。本来一个大开大合的角色生生沦落为一个被生活所迫而变得心狠手辣的人。
虽然都是一些细节,但正是这一次有一次的细节让我觉得剧情真的太不合理了。
最大的问题就在芈月的人设和故事的合理性上。其次妆容,我实在是不敢恭维,尤其是向式的眼线真是不能忍。还有芈茵的头花,是我无法理解的审美。服装质地过于华丽细腻,不知是不是我对先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感觉麻布衣料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当然这些次要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有几个情节,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第一,说芈月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给她安排了一个爬大殿台阶的细节,这一个小屁孩子没人管,一路上没人管,快到父王的大殿了,侍卫象征性的拦拦,居然没一个人能拦得住。就算她是霸星,拜托,才三四岁呀!这是在侮辱成年人的智商还是侮辱成年人的力量。我觉得此处如果改成芈月从后面的小径误打误撞到父王的大殿,或者观察父王经常从小径从后宫走去大殿,或者在后宫拦大王的路要求父王去见自己的娘亲,王被这个不怕自己的孩子所吸引并喜欢上,然后小芈月再有天要求自己也可以像父王在大殿台阶上走一遭威风一下,这样反而更合理些。其实一个小孩子遇到一个不苟言笑的王能有胆量说话就已经可以提现他不同常人之处了。就算莫扎特是天才我想他三四岁第一次弹琴也不可能谱写或者弹奏土耳其进行曲的吧。。。。。。
第二,黄歇帮着芈月去偷东西。。。黄歇受教于屈子,在整部戏里,屈子和芈月都是正人君子的形象,而且能看出小时候黄歇就对屈子的为人处世之道非常坚信,不该是黄歇私下严肃的斥责了芈月的行为,然后芈月辩解宫中的人势力不给他弟弟吃好吃的,而采取了这样的行为吗,然后黄歇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后开始同情芈月,后来慢慢爱上了这个乐观不屈的女子吗?让黄歇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接受芈月偷盗的行为,我认为甚为不妥。当然这样的套路也是很俗套的,但至少合理,而且谁让编剧非要加上一段青梅竹马呢
还有,少司命祭祀大舞,领舞受伤或病痛换人,这个这么重要的祭祀活动,在当时就是重大国事吧,换人不该向大王或者威后紧急说明吗?而且当时决定是嫡公主跳也是威后的意思吧,嫡公主不能跳,下面的人怎么能随便或者敢于就自己决定了呢?我怀疑剧方就是为了给孙俪加一段舞蹈而刻意安排的情节
在楚宫里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胁,不是已经开始学兵法了吗?可是要找出下毒的人那段突然变得像个愣头青一样,在亲王面前横冲直撞,你和秦王很熟吗。。。叫声老伯就很熟了吗。。秦王为什么一定要相信你。。你说你看到的字是魏,都那么长时间了谁知你是不是要陷害别人。。虽说耿直但也不能如此无脑吧
然后说要和张子绝交突然因为张子劝你留下来,你就和人和好如初了?!你的恩人魏美人就这么快被你抛诸脑后了?你可真是从善如流呀,说好的耿直怎么又不见了呢?
还有和黄歇在咸阳说走没走的那段,我只看出了芈月不过是一个人性的美人,想走就走,不想走就不走,我漂亮我任性的感觉。。。。
这样总结下来,对芈月不利的事情芈月都会抓着不放,对她有利的事情她都会从善如流,其实这是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而且对于一个后面会变成一个政治家的女人她这样再正常不过。这样的人设导致芈月既不白莲花又不大女人,编剧拧着劲的编,我们越看越矛盾。一次又一次刻意的误会逼着芈月成为了一个腹黑的女人,这样写有意思吗?生活即是选择,芈月本该就有选择自己生活的大智慧和大勇气。本来一个大开大合的角色生生沦落为一个被生活所迫而变得心狠手辣的人。
虽然都是一些细节,但正是这一次有一次的细节让我觉得剧情真的太不合理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