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管爽度沒那麼高,但你還是應該去看一下真實的東海岸生活-看完《太陽的孩子》之後的想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太陽的孩子」故事來源,是其中一位導演勒嘎•舒米的媽媽在部落裡修復水圳,復育梯田種植有機米「海稻米」的過程,再加入一些目前原住民部落面臨大財團進入開發觀光飯店,失去土地的困境。因此在有點下小雨的禮拜四晚上,用信用卡的平日優惠去看了這部在等捷運時佔據了我的眼球的電影。
片頭一開始是個主角的女兒騎機車經過插滿賣地廣告的台11線公路,到塞滿陸客遊覽車的景點去表演阿美族歌舞賺錢。雖然說地點是在花蓮,但是跟我在台東海岸線騎機車卻是差不多的景色。這裡在工業時代被抽空大部分的青壯年之後,又狠狠的被所謂的觀光產業應塞進來,同時還有水泥叢林居民的貨幣再砸進來(東部的土地目前也被炒得高高的)。
場景切到女主角在台北工作的現場,必須說去年三月真的是許多小成本電影拍攝的最好時機,因為台灣再怎麼有錢的公司,也找不到那麼多臨演去佔領立法院,呈現出這樣的抗爭場面。
但是接下來的切換就有點囧大了,前頭目的女主角父親昏倒後,女主角看到畫畫裡的稻田,就突然決定要回來種田,這個轉折真的有一點硬,一般會以為要找個國小版女主角來回溯她跟土地的回憶。同樣的是有關於女主角被國小稱為部落之光的原因,要直到她為了修復水圳而去爭取補助才講了出來(好吧,我又碎碎念怎麼沒有回憶片段,雖然說透過口說報告重新找回自己的名字這個敘事很好,但我覺得加進去會更好阿)。
接下來有關於抗爭場面,就很莫名其妙的發現土地變國有地,開始有怪手進來鏟田,警察進來抬人,然後因為小妹妹擋怪手的影片被上傳到網路上,因此開發案暫停,原本不知道賣不賣得掉的米因此賣光,於是大家開心的進行豐年祭進入HAPPY ENDING。
因此在娛樂重擊的一篇影評「《夢田》裡的弱勢:從《太陽的孩子》看近年台灣電影敘事與社會關懷的分離」裡面,就狠狠的噴這麼一句:
本片口碑絕大多數仍來自對於「社會關懷」的共鳴,而非「電影拍攝」品質的激賞,重點仍放在「說的是身邊的故事」,而非「說好一個故事」。
但是我還是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裡面講出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實,我們難以想像的荒誕,就是真的會出現。比如說一開始鄉長在嘴砲蓋觀光飯店時,講不出所以然,只會講利大於弊。或者是主角爭取修復水圳的補助,從鄉公所被踢到農會,從農會被踢到水利會,再從農會踢去鄉公所。去堵鄉長時,鄉長很客氣的請人去泡茶,然後劈頭就問:「你要什麼」(意思是我們要搞觀光飯店,你蓋水圳復育梯田,那片荒地就沒人賣,我就沒辦法買來炒地皮,那要搓掉你的提案要給你多少)。發現主角要修水圳時,就推說沒錢了。目前接觸到的地方政治人物、官員、和大學校長幾乎都是這種嘴臉。
或者是阿姨的土地登記資料被說是被颱風吹走,變成國有地,這種消失的公文卻是很常見。曾經發生說被判死刑的犯人要上訴,要向警察局調閱資料時,得到的回覆:是搬家時弄丟了。有登記的是還好,但是早期不知道到登記而變成國有地的部落土地更多。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花蓮台東地區的海岸線可以擠滿一堆觀光大飯店、遊樂區的BOT開發案的原因。
或者是當房地產仲介買賣部落土地的聖雄,明明是個靠開發派獲利的人,卻也跑去幫主角修水圳。這種夾在矛盾中的人也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一邊真心的認為自己幫族人做交易可以賣到最好的價格,讓族人不再被漢人巧取豪多。另一邊幫主角去喬到飯店的管理工作(雖然主角還去種田了)。這一類人不只存在於部落中,在都市裡,主張說「我們擋不過,不如賣個好價格給他們」的人挺多的。但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一旦賣掉了,就再也買不回來了。
因此我比較認同FB好友群中的怡蓁,再轉發她的影評「太陽的孩子-Wawa No Cidal-找回自己的名字」時提到:
一部電影本來就可被批評,太陽的孩子不會讓人看完就覺得,天啊怎麼會拍得這麼好。電影裡的內容、情感的堆疊、鋪陳等等都可以再加強。
沒有把上述想法放在文章裡頭,只因我認為這部電影仍有可看的地方,例如名字、身份認同,這點要稱讚它一下。而裡面想呈現的部落情況,蠻真實的,笑點也很好笑啊。
因為這部電影裡其他的好點不是在這篇文中被講過,不然就是在蔡中岳的「詳解《太陽的孩子》,你必須知道的複雜事」裡面講完了。於是我就不多說,大家自己爬文。儘管拍得沒那麼好,但是這是先知道真實的開始。15年前,一位大叔採訪了住在南投縣清流部落裡,有關花崗初子和她族人的故事,出了名為「風中緋櫻」的書。過了三年,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被電影圈裡面一位立志成為導演的魯蛇看到了,他便下定決心拍一部好的電影要講這個故事。等到7年前,他導的一部小電影大賣,終於有了錢和募款的實力,才終於在4年前拍完電影並上映,這部片就是《賽德克•巴萊》。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段累積不斷往上加的,期望有一天台灣的電影圈能有更好的籌資能力,和能夠把這個故事在講更好的環境,以及沒有長水泥叢林的東海岸。
片頭一開始是個主角的女兒騎機車經過插滿賣地廣告的台11線公路,到塞滿陸客遊覽車的景點去表演阿美族歌舞賺錢。雖然說地點是在花蓮,但是跟我在台東海岸線騎機車卻是差不多的景色。這裡在工業時代被抽空大部分的青壯年之後,又狠狠的被所謂的觀光產業應塞進來,同時還有水泥叢林居民的貨幣再砸進來(東部的土地目前也被炒得高高的)。
場景切到女主角在台北工作的現場,必須說去年三月真的是許多小成本電影拍攝的最好時機,因為台灣再怎麼有錢的公司,也找不到那麼多臨演去佔領立法院,呈現出這樣的抗爭場面。
但是接下來的切換就有點囧大了,前頭目的女主角父親昏倒後,女主角看到畫畫裡的稻田,就突然決定要回來種田,這個轉折真的有一點硬,一般會以為要找個國小版女主角來回溯她跟土地的回憶。同樣的是有關於女主角被國小稱為部落之光的原因,要直到她為了修復水圳而去爭取補助才講了出來(好吧,我又碎碎念怎麼沒有回憶片段,雖然說透過口說報告重新找回自己的名字這個敘事很好,但我覺得加進去會更好阿)。
接下來有關於抗爭場面,就很莫名其妙的發現土地變國有地,開始有怪手進來鏟田,警察進來抬人,然後因為小妹妹擋怪手的影片被上傳到網路上,因此開發案暫停,原本不知道賣不賣得掉的米因此賣光,於是大家開心的進行豐年祭進入HAPPY ENDING。
因此在娛樂重擊的一篇影評「《夢田》裡的弱勢:從《太陽的孩子》看近年台灣電影敘事與社會關懷的分離」裡面,就狠狠的噴這麼一句:
本片口碑絕大多數仍來自對於「社會關懷」的共鳴,而非「電影拍攝」品質的激賞,重點仍放在「說的是身邊的故事」,而非「說好一個故事」。
但是我還是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裡面講出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實,我們難以想像的荒誕,就是真的會出現。比如說一開始鄉長在嘴砲蓋觀光飯店時,講不出所以然,只會講利大於弊。或者是主角爭取修復水圳的補助,從鄉公所被踢到農會,從農會被踢到水利會,再從農會踢去鄉公所。去堵鄉長時,鄉長很客氣的請人去泡茶,然後劈頭就問:「你要什麼」(意思是我們要搞觀光飯店,你蓋水圳復育梯田,那片荒地就沒人賣,我就沒辦法買來炒地皮,那要搓掉你的提案要給你多少)。發現主角要修水圳時,就推說沒錢了。目前接觸到的地方政治人物、官員、和大學校長幾乎都是這種嘴臉。
或者是阿姨的土地登記資料被說是被颱風吹走,變成國有地,這種消失的公文卻是很常見。曾經發生說被判死刑的犯人要上訴,要向警察局調閱資料時,得到的回覆:是搬家時弄丟了。有登記的是還好,但是早期不知道到登記而變成國有地的部落土地更多。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花蓮台東地區的海岸線可以擠滿一堆觀光大飯店、遊樂區的BOT開發案的原因。
或者是當房地產仲介買賣部落土地的聖雄,明明是個靠開發派獲利的人,卻也跑去幫主角修水圳。這種夾在矛盾中的人也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一邊真心的認為自己幫族人做交易可以賣到最好的價格,讓族人不再被漢人巧取豪多。另一邊幫主角去喬到飯店的管理工作(雖然主角還去種田了)。這一類人不只存在於部落中,在都市裡,主張說「我們擋不過,不如賣個好價格給他們」的人挺多的。但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一旦賣掉了,就再也買不回來了。
因此我比較認同FB好友群中的怡蓁,再轉發她的影評「太陽的孩子-Wawa No Cidal-找回自己的名字」時提到:
一部電影本來就可被批評,太陽的孩子不會讓人看完就覺得,天啊怎麼會拍得這麼好。電影裡的內容、情感的堆疊、鋪陳等等都可以再加強。
沒有把上述想法放在文章裡頭,只因我認為這部電影仍有可看的地方,例如名字、身份認同,這點要稱讚它一下。而裡面想呈現的部落情況,蠻真實的,笑點也很好笑啊。
因為這部電影裡其他的好點不是在這篇文中被講過,不然就是在蔡中岳的「詳解《太陽的孩子》,你必須知道的複雜事」裡面講完了。於是我就不多說,大家自己爬文。儘管拍得沒那麼好,但是這是先知道真實的開始。15年前,一位大叔採訪了住在南投縣清流部落裡,有關花崗初子和她族人的故事,出了名為「風中緋櫻」的書。過了三年,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被電影圈裡面一位立志成為導演的魯蛇看到了,他便下定決心拍一部好的電影要講這個故事。等到7年前,他導的一部小電影大賣,終於有了錢和募款的實力,才終於在4年前拍完電影並上映,這部片就是《賽德克•巴萊》。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段累積不斷往上加的,期望有一天台灣的電影圈能有更好的籌資能力,和能夠把這個故事在講更好的環境,以及沒有長水泥叢林的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