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如蜕 蛹化成蝶——电影《长大成人》阐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你还记得你是怎样长大的吗?经历过哪些人、哪些事?我们出生于八十年代末期,关于革命,早就因为历时久远而成为上一代的记忆,我们是红旗下隔了几代的蛋,革命、红旗、崇高都在现代生活的快速节奏中消磨殆尽。反观上一代的成长史,他们赶上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经历了世界观、人生观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个最好的年代,也可以是个最糟的年代。第六代导演路学长的《长大成人》中的青年成长于八十年代,不管是年少时滚着铁圈、嚼着口香糖、听着邓丽君,或是玩着摇滚和行为艺术,总是在窥探着成人世界,并在某一天长大成人。
电影《长大成人》的叙事主题是少年成长,主线是少年周青长大成人的故事,电影开头突如其来的地震正是隐喻蒙太奇手法,地震就是一次精神的断裂,这种断裂是代与代之间不可避免的,周青一代正是与上一代发生的历史疏离了,所以成长道路必然更加艰难。周青所经历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寻找精神依托的过程。长城作为历史古迹,正因为它的牢固、雄伟和坚不可摧,所以象征着一种向上的人生状态和依存的精神底蕴。主人公登上长城,找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本书,也隐喻着周青一代从“铁”炼成“钢”的过程,同时也代表着一代青年成长的过程。
电影以少年周青视角展开,周青是一个生长在八十年代的孩子,经历了四人帮倒台和改革开放,政治不再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邓丽君的歌也可以公然在街头飘荡。电影开头就是一场周青对父亲的叛逃,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周青的父亲在逗鸟,这时的父亲处于镜头的中间,象征着父亲的权威,父亲对儿子第一次改造就是剃头,却在周青的逃离下无疾而终。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市井小民,镜头的第一个画面定格在父亲在悠闲的吹哨遛鸟,这与以往的父亲形象不同,父亲对于孩子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男孩尤其如此,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可能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周青的父亲喜欢逗鸟、喝酒和打人,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精神继承,更多的只是血缘上的亲密关系,周青对于父亲始终没有崇敬和畏惧。周青的父亲并不是周青成长的榜样,更不可能成为其心目中的英雄。少年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引导者是十分重要的,男孩成为男人更多依靠父亲的角色影响,所以周青对剃头的逃离是对其父亲的叛离,也是对其父所代表的一类男性的否定。当周青发现父亲和发廊女的私情后,竟将父亲挡拒在车门外,甚至发出了一阵笑声,这更是对父亲的一次明显的拒绝。对于父亲形象的否定,正是周青寻找精神父亲和重构自我的第一步。
也正是因为亲生父亲在精神上的断层,使得周青的成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他必须寻找到一个内心的父亲,来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这个精神父亲之一就是朱赫来,朱赫来第一次出现是周青被工头惩罚时,镜头随着周青的主观视角缓缓移动,在窗户的木栏之间可以看出周青仰望的高度,朱赫来强壮的体魄成为父亲力量和勇敢的象征,朱赫来打抱不平的表现更像是一场英雄的表演。精神父亲之二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英雄人物保尔,这个饱尝了生活苦难的人物,是个完美的英雄,他在战火和现实生活中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的性格,即使最后全身瘫痪,仍然能战胜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这种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理想的坚持都深深的打动了周青,所以在被迫离开自己的理想时(乐队的解散而成为一名锅炉工),周青在体力劳动中燃起了生活的热情。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其实朱赫来和保尔对于周青来说已经精神同构了,朱赫来给他讲述自己经历的那个时代的故事时,周青已经被那代人所拥有的高昂的激情和精神所震慑,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朱赫来总是在夜里独自一人抽烟、看书、思索,但周青已经将朱赫来看做是现实生活中的保尔,所以朱赫来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保尔。周青随即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动力,并转变了自己的整个人生观,充满力量和斗志的生活和工作。导演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来完成朱赫来形象和保尔形象的重叠,周青看到书的残本,到最终在朱赫来处发现了全本,象征着周青由起初人生观的稚嫩和不完整,到最后形成了统一。最明显的一段,莫过于将朱赫来的骨头植入周青的身体,为什么不是亲生父亲的骨头植入?朱赫来的骨头就是一种象征,象征男性的力量、权威和一代人的精神理想,父辈的骨头长在下一代的身体里,这里的肉体弥补,正是给心灵残缺的青年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男性血液。一到下雨的天气,周青的骨头就隐隐作痛,这不仅是催促着少年不断找寻精神的完整和人生的意义,而且更暗示着这种硬性的移植所造成的创伤,外在精神的植入总是要经过一个自我融合的过程,所以成长总是会产生阵痛,阵痛就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影片中周青一直在寻找着朱赫来,其实寻找的过程就是他确认自我的过程,也正是他“成人”的过程。
除了父亲的角色,电影中还穿插着讲述了一类人,他们是周青的同龄人,他们一直伴随着周青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以他们的成长作为周青成长的对照。首先是纪文,纪文作为周青青春的启蒙者,是个叛逆、新潮的青年,他最早拥有了很多人向往的吉他,也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女朋友,甚至组建了代表一类理想的乐队,这些都是周青所向往和崇拜的。作为一个引领社会潮流的人,纪文是耀眼的,他有着少年所羡慕的一切特质,不羁、骄傲,甚至是狂躁的情绪,但光鲜外表下是一颗冷漠的心,他对付绍英没有爱情,对乐队成员没有兄弟情,永远只奔着自己想要的而去,这个自私、冷漠的灵魂一旦为周青所洞察,周青就彻底产生了反抗的情绪。于是才有了周青拿着枪前去复仇,尽管这场复仇在枪的走火和周青的被打下落幕。其次是小莫、蒋朋克、ET之类,这类人似乎占据着青年人精神的居高地,这类青年剃着代表流行的发型,喝着啤酒,啃着药,玩着看似高级的行为艺术,在酒吧里演唱着“我忘了忘了在睡觉,也忘了忘了我为什么想笑”这样实际看似前卫现代的歌曲,实质上充斥着精神的虚无和生命的苍白。正如周青所说,“我发现我跌入了一个狭小的生活圈子,这些人原有着健康的身体,但失去了健康的精神”。他们天天都在装模作样,他们不知道理想为何物,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为摇滚、嗑药就是现代生活的本质,其实他们都在虚度青春,这种“自由”更像是一场对自我的放逐和丢失。最令人震撼的是,小莫喊出了一个真相,“满大街都是我兄弟”,导演将这种精神的萎靡直指当时的所有青年,也指出了一种真相,就是生活在八十年代的多数青年都是这样,被现实生活抛离,被颓废和无意义所裹挟着,不是前进,而是退后。他们要么就是纪文一类,在社交圈可以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对利益的疯狂追逐淹没了崇高的理想;要么就是ET类的整日摇头换脑、无所事事,在颓废中浪费人生的美好时光;要么就是小莫类的茫然无知,跟着一伙人瞎起哄,最后无辜陷害顶罪,锒铛入狱。周青在看清这类的人的实质内心后,选择了拒绝和逃离,他向小莫说,“以后少带我来这种地方,哥们儿见多了”,拒绝像小莫一样生活;他对ET说,“少跟我玩颓废,我看见你就想吐”,也否定了ET的活法;虽然周青依旧不认同纪文的生活方式,电影却借纪文的嘴说出了所有这类人生活的本质,“其实你跟街上走的那群傻帽一样,跟我似的,凑合活着吧”,纪文也许是看透了现实,却无力反抗,只能“凑合着”随波逐流。这群精神“垮掉的一代”,就是我们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往的崇高和神圣被瓦解了,他们无意再回顾;面对西方价值的全面冲击时,又无力抵抗,最后只能走向意义的虚无,抓不住生活的本质,只能在现有的迷幻中麻痹自我。周青逃离这精神空洞、青春苍白的群体,也是在拒绝精神的无力,所以他一直寻找着朱赫来,其实他是在寻找英雄般的气质,想用朱赫来精神重构自己的肌体,成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周青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女性形象,由始到终周青的母亲都没有太多镜头,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母亲的缺位,母亲本是少年爱的启蒙和性的启蒙的引导者,电影中的付绍英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她身上有着母亲的温暖性和情欲性,付绍英在抗震帐篷坐在周青的对面,镜头从她的脚移动到她的脸,就构成了少年周青的所有性幻想,这里的爱有情爱,还有难以言说的姐爱或者母爱。这次对爱情的萌动和朦胧是极其美好的,少年的纯真幻想最终还是打破了,付绍英子对着周青不屑的说,“别以为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啊”,原来年少美丽灵性的初恋女孩已经成为一个世俗平庸的女子,周青拥有美好的面容和青春,却没能成长为一朵健康的“花”,真让人唏嘘不已。第二个就是周青在德国遇上的一个女孩,他只提过一次,德国人教会了周青弹琴,也教会了女孩吸毒,她跳楼后差点没命。我们可以猜测,周青为什么会去德国,可能是去追逐自己的青春梦想——联系吉他,但也许是他想逃离当下的生活,寻找生命的意义的一次长途跋涉。那为什么没有和这个女孩在一起,也许他们两个的精神是背离的,所以最后周青选择回来,回来寻找朱赫来,寻找一直以来追寻的英雄的精神,还有一份有意义的爱情。影片中的兰州女孩,是周青的另一个影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她和周青一样,也寻找着生活的力量。兰州女孩经常听的歌曲是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歌曲中反复唱着,“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传达的就是她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多青年的生活常态,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何在,在飘来飘去中忧伤着想着未来。她是孤独的,周青又何尝不是,兜来兜去,还是一无所有,当看到他们两个互相依偎的时候,是最美的画面,两个孤独的人,他们不问对方的过去,因为他们能够互相理解,虽然来历可能不同,但内在精神气质上却是统一的。
电影最后的结尾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是结局的不明朗,周青在打听到朱赫来的故事后,做了一场白日梦,梦中他拿着刀砍伤了强奸犯经理,并且戳瞎了他的眼睛,最后在举手投降的时候他露出了笑容,这场对于朱赫来精神的膜拜仪式本来可以成为全片最好的结局,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愿望,周青一直希望能够成为朱赫来那样的英雄,但他始终没能成为一个英雄,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逃离了颓靡的人生,却还是无法抵挡精神的无力,理想只能是理想,现实还是依然强大。电影最后介绍到强奸犯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而周青也和兰州女孩约好在有朱赫来的地方汇合,我觉得这个结局使得电影最后怪模怪样,周青到最后还是没能成为一块成功炼成的钢铁,他不是朱赫来,他不是保尔,他只是一个青年,追逐着形而上的意义,但这样的追逐还是让人觉得感动,少年在蜕变时总是要经受精神的考验,才能长大成人。其次是朱赫来的形象有一定的类型化趋向,朱赫来经历过政治的动荡,后来被刺瞎了眼睛,又被爱人抛弃,这其实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物,他在现实中一遇到了如此多的困境,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在他身上造成任何可见的伤痕,也是十分不可信的,要知道苦难有时可以成就一个人,但也可能异化一个人。继而我们还可以追问,周青所追寻的就是朱赫来一类人的理想,其实朱赫来代表的是不是真正健康的理想和意义呢?这种理想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碰壁,会不会也是一场虚无?影片都没有再深入下去,而这种质疑是可以进行下去的,导演没有告诉我们。
电影《长大成人》展现的就是一个少年的精神成长史,故事却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突然记起关锦鹏的电影《地下情》,周润发为什么揪着电影中一干人等做朋友,他说,“我快死了,我想看你们,怎样浪费,与我一样,浪费自己的生命,感情。”对生活的无知与无力是最恐怖的,正是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才要活的像样,回头想想,我们是如何度过我们的青春的?有没有在浪费着生命?到底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现有的社会中,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电影展现给我们的是周青的人生,当黑暗中面对自己,你选择成为小莫、ET一类精神萎缩的侏儒?还是像崔健所唱的,敢于回去砸烂那些破盒子,回去撕破那个烂旗子,追问盒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
————已经发表在2012年《读写月报》上,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电影《长大成人》的叙事主题是少年成长,主线是少年周青长大成人的故事,电影开头突如其来的地震正是隐喻蒙太奇手法,地震就是一次精神的断裂,这种断裂是代与代之间不可避免的,周青一代正是与上一代发生的历史疏离了,所以成长道路必然更加艰难。周青所经历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寻找精神依托的过程。长城作为历史古迹,正因为它的牢固、雄伟和坚不可摧,所以象征着一种向上的人生状态和依存的精神底蕴。主人公登上长城,找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本书,也隐喻着周青一代从“铁”炼成“钢”的过程,同时也代表着一代青年成长的过程。
电影以少年周青视角展开,周青是一个生长在八十年代的孩子,经历了四人帮倒台和改革开放,政治不再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邓丽君的歌也可以公然在街头飘荡。电影开头就是一场周青对父亲的叛逃,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周青的父亲在逗鸟,这时的父亲处于镜头的中间,象征着父亲的权威,父亲对儿子第一次改造就是剃头,却在周青的逃离下无疾而终。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市井小民,镜头的第一个画面定格在父亲在悠闲的吹哨遛鸟,这与以往的父亲形象不同,父亲对于孩子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男孩尤其如此,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可能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周青的父亲喜欢逗鸟、喝酒和打人,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精神继承,更多的只是血缘上的亲密关系,周青对于父亲始终没有崇敬和畏惧。周青的父亲并不是周青成长的榜样,更不可能成为其心目中的英雄。少年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引导者是十分重要的,男孩成为男人更多依靠父亲的角色影响,所以周青对剃头的逃离是对其父亲的叛离,也是对其父所代表的一类男性的否定。当周青发现父亲和发廊女的私情后,竟将父亲挡拒在车门外,甚至发出了一阵笑声,这更是对父亲的一次明显的拒绝。对于父亲形象的否定,正是周青寻找精神父亲和重构自我的第一步。
也正是因为亲生父亲在精神上的断层,使得周青的成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他必须寻找到一个内心的父亲,来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这个精神父亲之一就是朱赫来,朱赫来第一次出现是周青被工头惩罚时,镜头随着周青的主观视角缓缓移动,在窗户的木栏之间可以看出周青仰望的高度,朱赫来强壮的体魄成为父亲力量和勇敢的象征,朱赫来打抱不平的表现更像是一场英雄的表演。精神父亲之二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英雄人物保尔,这个饱尝了生活苦难的人物,是个完美的英雄,他在战火和现实生活中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的性格,即使最后全身瘫痪,仍然能战胜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这种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理想的坚持都深深的打动了周青,所以在被迫离开自己的理想时(乐队的解散而成为一名锅炉工),周青在体力劳动中燃起了生活的热情。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其实朱赫来和保尔对于周青来说已经精神同构了,朱赫来给他讲述自己经历的那个时代的故事时,周青已经被那代人所拥有的高昂的激情和精神所震慑,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朱赫来总是在夜里独自一人抽烟、看书、思索,但周青已经将朱赫来看做是现实生活中的保尔,所以朱赫来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保尔。周青随即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动力,并转变了自己的整个人生观,充满力量和斗志的生活和工作。导演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来完成朱赫来形象和保尔形象的重叠,周青看到书的残本,到最终在朱赫来处发现了全本,象征着周青由起初人生观的稚嫩和不完整,到最后形成了统一。最明显的一段,莫过于将朱赫来的骨头植入周青的身体,为什么不是亲生父亲的骨头植入?朱赫来的骨头就是一种象征,象征男性的力量、权威和一代人的精神理想,父辈的骨头长在下一代的身体里,这里的肉体弥补,正是给心灵残缺的青年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男性血液。一到下雨的天气,周青的骨头就隐隐作痛,这不仅是催促着少年不断找寻精神的完整和人生的意义,而且更暗示着这种硬性的移植所造成的创伤,外在精神的植入总是要经过一个自我融合的过程,所以成长总是会产生阵痛,阵痛就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影片中周青一直在寻找着朱赫来,其实寻找的过程就是他确认自我的过程,也正是他“成人”的过程。
除了父亲的角色,电影中还穿插着讲述了一类人,他们是周青的同龄人,他们一直伴随着周青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以他们的成长作为周青成长的对照。首先是纪文,纪文作为周青青春的启蒙者,是个叛逆、新潮的青年,他最早拥有了很多人向往的吉他,也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女朋友,甚至组建了代表一类理想的乐队,这些都是周青所向往和崇拜的。作为一个引领社会潮流的人,纪文是耀眼的,他有着少年所羡慕的一切特质,不羁、骄傲,甚至是狂躁的情绪,但光鲜外表下是一颗冷漠的心,他对付绍英没有爱情,对乐队成员没有兄弟情,永远只奔着自己想要的而去,这个自私、冷漠的灵魂一旦为周青所洞察,周青就彻底产生了反抗的情绪。于是才有了周青拿着枪前去复仇,尽管这场复仇在枪的走火和周青的被打下落幕。其次是小莫、蒋朋克、ET之类,这类人似乎占据着青年人精神的居高地,这类青年剃着代表流行的发型,喝着啤酒,啃着药,玩着看似高级的行为艺术,在酒吧里演唱着“我忘了忘了在睡觉,也忘了忘了我为什么想笑”这样实际看似前卫现代的歌曲,实质上充斥着精神的虚无和生命的苍白。正如周青所说,“我发现我跌入了一个狭小的生活圈子,这些人原有着健康的身体,但失去了健康的精神”。他们天天都在装模作样,他们不知道理想为何物,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为摇滚、嗑药就是现代生活的本质,其实他们都在虚度青春,这种“自由”更像是一场对自我的放逐和丢失。最令人震撼的是,小莫喊出了一个真相,“满大街都是我兄弟”,导演将这种精神的萎靡直指当时的所有青年,也指出了一种真相,就是生活在八十年代的多数青年都是这样,被现实生活抛离,被颓废和无意义所裹挟着,不是前进,而是退后。他们要么就是纪文一类,在社交圈可以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对利益的疯狂追逐淹没了崇高的理想;要么就是ET类的整日摇头换脑、无所事事,在颓废中浪费人生的美好时光;要么就是小莫类的茫然无知,跟着一伙人瞎起哄,最后无辜陷害顶罪,锒铛入狱。周青在看清这类的人的实质内心后,选择了拒绝和逃离,他向小莫说,“以后少带我来这种地方,哥们儿见多了”,拒绝像小莫一样生活;他对ET说,“少跟我玩颓废,我看见你就想吐”,也否定了ET的活法;虽然周青依旧不认同纪文的生活方式,电影却借纪文的嘴说出了所有这类人生活的本质,“其实你跟街上走的那群傻帽一样,跟我似的,凑合活着吧”,纪文也许是看透了现实,却无力反抗,只能“凑合着”随波逐流。这群精神“垮掉的一代”,就是我们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往的崇高和神圣被瓦解了,他们无意再回顾;面对西方价值的全面冲击时,又无力抵抗,最后只能走向意义的虚无,抓不住生活的本质,只能在现有的迷幻中麻痹自我。周青逃离这精神空洞、青春苍白的群体,也是在拒绝精神的无力,所以他一直寻找着朱赫来,其实他是在寻找英雄般的气质,想用朱赫来精神重构自己的肌体,成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周青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女性形象,由始到终周青的母亲都没有太多镜头,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母亲的缺位,母亲本是少年爱的启蒙和性的启蒙的引导者,电影中的付绍英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她身上有着母亲的温暖性和情欲性,付绍英在抗震帐篷坐在周青的对面,镜头从她的脚移动到她的脸,就构成了少年周青的所有性幻想,这里的爱有情爱,还有难以言说的姐爱或者母爱。这次对爱情的萌动和朦胧是极其美好的,少年的纯真幻想最终还是打破了,付绍英子对着周青不屑的说,“别以为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啊”,原来年少美丽灵性的初恋女孩已经成为一个世俗平庸的女子,周青拥有美好的面容和青春,却没能成长为一朵健康的“花”,真让人唏嘘不已。第二个就是周青在德国遇上的一个女孩,他只提过一次,德国人教会了周青弹琴,也教会了女孩吸毒,她跳楼后差点没命。我们可以猜测,周青为什么会去德国,可能是去追逐自己的青春梦想——联系吉他,但也许是他想逃离当下的生活,寻找生命的意义的一次长途跋涉。那为什么没有和这个女孩在一起,也许他们两个的精神是背离的,所以最后周青选择回来,回来寻找朱赫来,寻找一直以来追寻的英雄的精神,还有一份有意义的爱情。影片中的兰州女孩,是周青的另一个影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她和周青一样,也寻找着生活的力量。兰州女孩经常听的歌曲是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歌曲中反复唱着,“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传达的就是她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多青年的生活常态,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何在,在飘来飘去中忧伤着想着未来。她是孤独的,周青又何尝不是,兜来兜去,还是一无所有,当看到他们两个互相依偎的时候,是最美的画面,两个孤独的人,他们不问对方的过去,因为他们能够互相理解,虽然来历可能不同,但内在精神气质上却是统一的。
电影最后的结尾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是结局的不明朗,周青在打听到朱赫来的故事后,做了一场白日梦,梦中他拿着刀砍伤了强奸犯经理,并且戳瞎了他的眼睛,最后在举手投降的时候他露出了笑容,这场对于朱赫来精神的膜拜仪式本来可以成为全片最好的结局,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愿望,周青一直希望能够成为朱赫来那样的英雄,但他始终没能成为一个英雄,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逃离了颓靡的人生,却还是无法抵挡精神的无力,理想只能是理想,现实还是依然强大。电影最后介绍到强奸犯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而周青也和兰州女孩约好在有朱赫来的地方汇合,我觉得这个结局使得电影最后怪模怪样,周青到最后还是没能成为一块成功炼成的钢铁,他不是朱赫来,他不是保尔,他只是一个青年,追逐着形而上的意义,但这样的追逐还是让人觉得感动,少年在蜕变时总是要经受精神的考验,才能长大成人。其次是朱赫来的形象有一定的类型化趋向,朱赫来经历过政治的动荡,后来被刺瞎了眼睛,又被爱人抛弃,这其实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物,他在现实中一遇到了如此多的困境,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在他身上造成任何可见的伤痕,也是十分不可信的,要知道苦难有时可以成就一个人,但也可能异化一个人。继而我们还可以追问,周青所追寻的就是朱赫来一类人的理想,其实朱赫来代表的是不是真正健康的理想和意义呢?这种理想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碰壁,会不会也是一场虚无?影片都没有再深入下去,而这种质疑是可以进行下去的,导演没有告诉我们。
电影《长大成人》展现的就是一个少年的精神成长史,故事却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突然记起关锦鹏的电影《地下情》,周润发为什么揪着电影中一干人等做朋友,他说,“我快死了,我想看你们,怎样浪费,与我一样,浪费自己的生命,感情。”对生活的无知与无力是最恐怖的,正是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才要活的像样,回头想想,我们是如何度过我们的青春的?有没有在浪费着生命?到底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现有的社会中,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电影展现给我们的是周青的人生,当黑暗中面对自己,你选择成为小莫、ET一类精神萎缩的侏儒?还是像崔健所唱的,敢于回去砸烂那些破盒子,回去撕破那个烂旗子,追问盒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
————已经发表在2012年《读写月报》上,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