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虚伪,也是真正的我。”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在最终结局的独白里,远野丽莎道出了她人生的真实,这也是本剧故事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即便虚伪,也是真正的我,是这个愚昧但值得被爱的我。”
故事中的远野丽莎是个可悲的矛盾。她是高不可攀的文坛女王,拥有长达十五年的畅销经历。但她也是私人生活中可怜的女儿和可悲的母亲。她被自己“小说家”的身份所累,不得不努力地为了“取悦读者”继续写作,最终甚至沦落到依赖枪手写作的地步……
这一切精心的布局和展开,都有一个本源的起点——她与母亲的关系。过去的远野丽莎一直被母亲控制,而且从不被自己的母亲所认可。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呢?对于许多有着温馨家庭和父母有着良好关系的人而言,大概是很难以想象的。其实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一开始都是无法预料结果的,可一旦事情发展得不顺利了,有了不好的结果,母亲便会责备丽莎“没有我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显然是一种不尽合理的强加逻辑。
母亲的控制使得丽莎想要挣脱,而这里也是特别的,她选择了写作的方式。
写作究竟是什么呢?
终究每个人都还是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对于成长中的丽莎而言,写作是她唯一的“出路”。正如她后来重拾写作的时候感悟到的,写作对于她而言是痛苦得不行了不得不做,不得不写。想必,这也是她最开始“选择写作”的原因。这样的写作是为无望的自己寻找一个“出路”,倾吐自己的一切痛苦,用自己的命在换取文字的行为。维特根斯坦曾经跟学生说过,除非是因为对自身有迷茫,否则学习哲学是没有用的,那做的只是哲学史学。这一点对于远野丽莎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写作?是对“自我”的探索。
当然,这也就跟单纯因为“喜欢”而开始写作的人迥然不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丽莎会在想隐退的时候,对川原说那番话了。因为她们踏上这条路的起因是不同的。她是因为痛苦,川原是因为喜爱。
再次,写作是一条特别的“出路”。(而这一点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文艺创作都是一样的。)远野丽莎真正的价值展现并不是在一开始拿了新人奖大卖的时候,而是她展现出非凡的抗压能力,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畅销作家的时候。对于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而言,一开始创作的起点大多是源于自身的矛盾,而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最开始的畅销是因发自内心而深刻动人,而之后的“职业化”作品则不可能再站在同一个基点上了。在这个文化消费已经完全商业化、模式化的时代,作为一个职业作家你需要不断地保持“创作能力”。首先,你要能够不断地“生产”作品。再次,你还得努力保持作品的质量——为了取悦你的读者们。这再也不是最初创作成名作的环境了,这是“职业人士”的战场。有没有真正的“才能”,从现在才真正开始。而我们眼中许多优秀的“天才”便自此一蹶不振了。
远野丽莎成为了“文坛女王”。在一个方面,她被迫卷入职业化的生产流程中,不断地创作,私人时间被不断挤占(也就造成了与母亲、儿子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另一个方面,她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原本是两种形象——“文坛女王”的光辉和私下的自己。但是对于后一身份长期遭到否定的丽莎而言,“文坛女王”这一身份带来的肯定是不可抗拒的。她似乎终于能够确立自己的价值了。“你看啊,有那么多人读我的作品,肯定我作为小说家的价值。”但为什么,你就是不能赞扬我,肯定我呢?这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因为爱一个人而希望得到他/她对自己的认可,即便明明知道自己完全不认同那个人的品格,自己明明是讨厌那个人对自己的折磨的。
远野丽莎渐渐变得只有“远野丽莎”了。除了这个宝贵的名字,除了它代表的宝贵的小说家身份,自己一无所有。这份依赖让她无法承受自己“不能写”的现实,不能承受“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罪”。她不得不向自己的代笔者下跪,她不得不不遗余力地维护这个名声代表的一切,不得不把自己弄得更加的“肮脏不堪”。说来为什么远野丽莎决定说出一些真相了,不仅仅是儿子的出走,不仅仅是一场大火,而是她受不了这样的“肮脏”——对自己灵魂的不忠了。
这里有一幕美得动人心魄的戏。远野丽莎望向主编,简单的眼神交流交代了一切。她的目光发生了变化,一种坦诚与如释重负浮现出来。她还是那么高贵,但在一瞬间卸下了对自己的所有压力。
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些时候会做些在旁人看来不可理喻的“白痴忏悔”。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剖白会产生什么后果,并不是天真无知使得我们去这么做,而是我们感到无论如何不得不对自己“忠诚”。而“欺骗”这一行为本身就隐含了对我们自己最大的“不忠”,你没法对自己“以诚相待”。
由此,她以为自己已经过上了“真实的生活”了,但这仍然只是一部分的“真实”。远野丽莎仍然没有解决她最大的问题——她与母亲的关系。她始终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母亲的爱,却不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也是关乎她最为核心的“自我”):她厌恶她的母亲,她憎恨她所给的一切否定,她就是不可能与母亲好好相处。
因此如果不是母亲的进一步失忆,不是丽莎被完全从她的世界里“抹去”,作家“远野丽莎”的复活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在彻底的无望中,她又一次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再一次出发,饱含着人生的全部痛苦开始写作。
远野丽莎最大的真实就是她必须“以写作为生”。
这绝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职业”的谋生手段,而是她全部的爱与恨都只能通过这个“出口”抒发,她只能以这种方式寻找自我并学着活下去。跨过自己的坎之后,她变得坦然了。因此儿子带来的那个答案也变得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讨厌就讨厌把,有什么不好呢。”远野丽莎终于接受了全部的自我了。
过去,在内心深处,她一直深深地厌恶自己。不仅仅是职业生涯中用枪手的虚假(这无疑是戏剧冲突呈现的最大的矛盾),还有那个明明不想去做但却努力逼着自己去做的“好女儿”。独白中,她所说的“虚伪”不是对别人而言的,而是对她自己而言的“虚伪的我”。她最大的问题不是得不到母亲的爱,而是厌恶这样面目可憎的自己。因而她羡慕那些“能够爱自己的人”,而在最后她终于也能够“爱自己”了。
对故事核心部分的分析就此为止,另外想再浅谈一下剧情安排和中谷的表演。
一开始我并没有料到编剧会把“代笔作家”这个矛盾外壳运用得这么好,尤其是故事的后半段——真的有一种不可预料的第二幕突然拉开的感觉。故事在对出版界的描绘方面是相当真实的,在某些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出版社势力得让人讨厌。但是这就是现实压力下的情况。出版社不可能随便冒险,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努力保住名作家的名声。而“弃子”也是十分实际的选择。因此故事在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客观的,情节上的夸张在这部剧里面运用得比较少。但是,结尾处的“再翻盘”确实也有部分“美化结局”的嫌疑。对于创作者而言,名声就是一切。如此轻易地二人合著并且翻盘确实有点容易了。
最后,感谢中谷美纪小姐奉献的完美表演。中谷小姐在这部戏里面承担了绝对重要的主心骨角色,丽莎许多次的情感转变呈现得尤其出彩(神情、目光都令我非常喜欢)。实际上中谷小姐的表演真的构成了这部戏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这么精彩的表演,这部戏说实话会失色很多。她成功地把丽莎的每一个面(作家、老师、女儿、母亲)都诠释得很好,不仅如此,每一阶段的情感转变与矛盾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到丽莎女王的形象在外,但确实有着一颗矛盾、敏感而美丽的心。
故事中的远野丽莎是个可悲的矛盾。她是高不可攀的文坛女王,拥有长达十五年的畅销经历。但她也是私人生活中可怜的女儿和可悲的母亲。她被自己“小说家”的身份所累,不得不努力地为了“取悦读者”继续写作,最终甚至沦落到依赖枪手写作的地步……
这一切精心的布局和展开,都有一个本源的起点——她与母亲的关系。过去的远野丽莎一直被母亲控制,而且从不被自己的母亲所认可。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呢?对于许多有着温馨家庭和父母有着良好关系的人而言,大概是很难以想象的。其实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一开始都是无法预料结果的,可一旦事情发展得不顺利了,有了不好的结果,母亲便会责备丽莎“没有我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显然是一种不尽合理的强加逻辑。
母亲的控制使得丽莎想要挣脱,而这里也是特别的,她选择了写作的方式。
写作究竟是什么呢?
终究每个人都还是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对于成长中的丽莎而言,写作是她唯一的“出路”。正如她后来重拾写作的时候感悟到的,写作对于她而言是痛苦得不行了不得不做,不得不写。想必,这也是她最开始“选择写作”的原因。这样的写作是为无望的自己寻找一个“出路”,倾吐自己的一切痛苦,用自己的命在换取文字的行为。维特根斯坦曾经跟学生说过,除非是因为对自身有迷茫,否则学习哲学是没有用的,那做的只是哲学史学。这一点对于远野丽莎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写作?是对“自我”的探索。
当然,这也就跟单纯因为“喜欢”而开始写作的人迥然不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丽莎会在想隐退的时候,对川原说那番话了。因为她们踏上这条路的起因是不同的。她是因为痛苦,川原是因为喜爱。
再次,写作是一条特别的“出路”。(而这一点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文艺创作都是一样的。)远野丽莎真正的价值展现并不是在一开始拿了新人奖大卖的时候,而是她展现出非凡的抗压能力,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畅销作家的时候。对于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而言,一开始创作的起点大多是源于自身的矛盾,而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最开始的畅销是因发自内心而深刻动人,而之后的“职业化”作品则不可能再站在同一个基点上了。在这个文化消费已经完全商业化、模式化的时代,作为一个职业作家你需要不断地保持“创作能力”。首先,你要能够不断地“生产”作品。再次,你还得努力保持作品的质量——为了取悦你的读者们。这再也不是最初创作成名作的环境了,这是“职业人士”的战场。有没有真正的“才能”,从现在才真正开始。而我们眼中许多优秀的“天才”便自此一蹶不振了。
远野丽莎成为了“文坛女王”。在一个方面,她被迫卷入职业化的生产流程中,不断地创作,私人时间被不断挤占(也就造成了与母亲、儿子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另一个方面,她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原本是两种形象——“文坛女王”的光辉和私下的自己。但是对于后一身份长期遭到否定的丽莎而言,“文坛女王”这一身份带来的肯定是不可抗拒的。她似乎终于能够确立自己的价值了。“你看啊,有那么多人读我的作品,肯定我作为小说家的价值。”但为什么,你就是不能赞扬我,肯定我呢?这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因为爱一个人而希望得到他/她对自己的认可,即便明明知道自己完全不认同那个人的品格,自己明明是讨厌那个人对自己的折磨的。
远野丽莎渐渐变得只有“远野丽莎”了。除了这个宝贵的名字,除了它代表的宝贵的小说家身份,自己一无所有。这份依赖让她无法承受自己“不能写”的现实,不能承受“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罪”。她不得不向自己的代笔者下跪,她不得不不遗余力地维护这个名声代表的一切,不得不把自己弄得更加的“肮脏不堪”。说来为什么远野丽莎决定说出一些真相了,不仅仅是儿子的出走,不仅仅是一场大火,而是她受不了这样的“肮脏”——对自己灵魂的不忠了。
这里有一幕美得动人心魄的戏。远野丽莎望向主编,简单的眼神交流交代了一切。她的目光发生了变化,一种坦诚与如释重负浮现出来。她还是那么高贵,但在一瞬间卸下了对自己的所有压力。
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些时候会做些在旁人看来不可理喻的“白痴忏悔”。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剖白会产生什么后果,并不是天真无知使得我们去这么做,而是我们感到无论如何不得不对自己“忠诚”。而“欺骗”这一行为本身就隐含了对我们自己最大的“不忠”,你没法对自己“以诚相待”。
由此,她以为自己已经过上了“真实的生活”了,但这仍然只是一部分的“真实”。远野丽莎仍然没有解决她最大的问题——她与母亲的关系。她始终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母亲的爱,却不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也是关乎她最为核心的“自我”):她厌恶她的母亲,她憎恨她所给的一切否定,她就是不可能与母亲好好相处。
因此如果不是母亲的进一步失忆,不是丽莎被完全从她的世界里“抹去”,作家“远野丽莎”的复活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在彻底的无望中,她又一次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再一次出发,饱含着人生的全部痛苦开始写作。
远野丽莎最大的真实就是她必须“以写作为生”。
这绝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职业”的谋生手段,而是她全部的爱与恨都只能通过这个“出口”抒发,她只能以这种方式寻找自我并学着活下去。跨过自己的坎之后,她变得坦然了。因此儿子带来的那个答案也变得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讨厌就讨厌把,有什么不好呢。”远野丽莎终于接受了全部的自我了。
过去,在内心深处,她一直深深地厌恶自己。不仅仅是职业生涯中用枪手的虚假(这无疑是戏剧冲突呈现的最大的矛盾),还有那个明明不想去做但却努力逼着自己去做的“好女儿”。独白中,她所说的“虚伪”不是对别人而言的,而是对她自己而言的“虚伪的我”。她最大的问题不是得不到母亲的爱,而是厌恶这样面目可憎的自己。因而她羡慕那些“能够爱自己的人”,而在最后她终于也能够“爱自己”了。
对故事核心部分的分析就此为止,另外想再浅谈一下剧情安排和中谷的表演。
一开始我并没有料到编剧会把“代笔作家”这个矛盾外壳运用得这么好,尤其是故事的后半段——真的有一种不可预料的第二幕突然拉开的感觉。故事在对出版界的描绘方面是相当真实的,在某些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出版社势力得让人讨厌。但是这就是现实压力下的情况。出版社不可能随便冒险,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努力保住名作家的名声。而“弃子”也是十分实际的选择。因此故事在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客观的,情节上的夸张在这部剧里面运用得比较少。但是,结尾处的“再翻盘”确实也有部分“美化结局”的嫌疑。对于创作者而言,名声就是一切。如此轻易地二人合著并且翻盘确实有点容易了。
最后,感谢中谷美纪小姐奉献的完美表演。中谷小姐在这部戏里面承担了绝对重要的主心骨角色,丽莎许多次的情感转变呈现得尤其出彩(神情、目光都令我非常喜欢)。实际上中谷小姐的表演真的构成了这部戏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这么精彩的表演,这部戏说实话会失色很多。她成功地把丽莎的每一个面(作家、老师、女儿、母亲)都诠释得很好,不仅如此,每一阶段的情感转变与矛盾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到丽莎女王的形象在外,但确实有着一颗矛盾、敏感而美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