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话
神话是成人解释宇宙的孩子话,童话是孩子了解世界的成人话。
《格林奶奶的睡美人》这部六分钟的短片平心而论并不有趣,点开它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在看完一部名为《玛丽和马克思》的动画电影后出现了相关内容的六分钟链接,就如同在点完餐后,服务员告知你今天有一个当日优惠甜点,在你看了下它和主食不冲突之后,你也总会要上一份。
这道甜点虽然味道较之主食逊色不少--不得不说《玛丽和马克思》可以算得上是佳肴美味,但是总体倒也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因为你明明以为上来的是甜食,但它却是咸的。而这个口味相信也是很多人儿时在看格林童话时所畅想过的。
格林童话其实有很多并非是格林自己所撰写的内容,而是从民间收集来之后经过加工的产物,例如著名的《白雪公主》和《豌豆公主》等,在他们的版本成型之前,就已经有相应的原始资料,他们所做的其实是将原来的材料碾碎,然后裹上一层糖衣,因为糖衣的味道可口开始让人们以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在这里说明这一点并非是讨论那些童话的来龙去脉,而是要表明一个观点:绝大多数的童话都是后天雕琢的物品,而这种手艺基本都掌握在成人手中。简而言之:童话基本都是大人写的。
而一个成年人想要再去写给孩子看的东西就不可能不带着已经形成的观点。这就好比一个已婚人士描述着单身主义的信条、一个无神论者讲解着经文的教义,味道似乎总不可能那么纯正。而格林在这方面本也就没有进行过多的隐藏,就拿前面所说的例子来讲:
《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一直被奉为童话当中的经典,但是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不难发现充满的是嫉妒、背叛、谋杀。王子作为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男一号,在这个童话当中根本就没有多少戏份,他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让这个故事成为童话的糖衣:没有王子的话,其实这就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血、毒、恶这些字迹在这个童话里比水、甘、美这些词汇多的多。用如今中国的审核标准来评判的话,这绝对应该被列为13岁限制级书籍。而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没准还能分析出更多的内容:比如白雪公主依靠着自己的群众基础和工人兄弟们推翻了由万恶的资本女王掌权的政府。这似乎也是我现在所在做的事情。
但是这也绝非是空穴来风的,仔细看看格林的遭遇后,你也一定会觉得他们笔下的童话肯定另藏深意。就如同那一部一直被当作儿童读物来对待的《西游记》一样,作者想描述的也绝非是简单的一个故事和意象:动荡的社会时局、坎坷的个人经历,这种人笔下的七个矮人和猪猴不可能只是事物本身。但是这种揣测很快就面临着过犹不及的状况,《西游记》也曾一度被列为禁书。
中庸一直是中国人所倡导的一种处世之道,其实为什么要倡导想想也能明白:因为缺失。没有的东西才会再三的声明要贯彻。群众基础也好、和谐社会也罢,皆是如此。在不管不问和穷追猛舍之间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如中国只有恶人和圣人、坏人和好人之分,与此同时却忘记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人的这个前提。对童话的分析也是如此,在经历了一个只要是童话就给孩子看的阶段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要穷究童话内涵的过程:
《喜羊羊与灰太狼》讲述的是一个最可怕的自然规律-食物链的循环往复。它会导致孩子们培养起一种竞争残杀的社会机制,而且其中出现的言语暴力、肢体冲突比比皆是。
照这种说法来说,给孩子们最好的童话书籍还是思想政治了,毕竟里面阐述的是最为“正确”的三观和最贴切的为人处事。
所以究竟什么是童话?不知道曾经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童话就是孩子看得懂的话。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是也的确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文学种类,孩子们在《白雪公主》里选择了将王子作为男一号而不是男配角。他们自行地忽略了血、毒、恶,而选择了水、甘、美。这也就是童话最终成为佳话而不是谎话的原因。
而且即使是谎话,那也是揭露真实的谎话,这总比隐匿真实的真话要好。
《格林奶奶的睡美人》这部六分钟的短片平心而论并不有趣,点开它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在看完一部名为《玛丽和马克思》的动画电影后出现了相关内容的六分钟链接,就如同在点完餐后,服务员告知你今天有一个当日优惠甜点,在你看了下它和主食不冲突之后,你也总会要上一份。
这道甜点虽然味道较之主食逊色不少--不得不说《玛丽和马克思》可以算得上是佳肴美味,但是总体倒也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因为你明明以为上来的是甜食,但它却是咸的。而这个口味相信也是很多人儿时在看格林童话时所畅想过的。
格林童话其实有很多并非是格林自己所撰写的内容,而是从民间收集来之后经过加工的产物,例如著名的《白雪公主》和《豌豆公主》等,在他们的版本成型之前,就已经有相应的原始资料,他们所做的其实是将原来的材料碾碎,然后裹上一层糖衣,因为糖衣的味道可口开始让人们以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在这里说明这一点并非是讨论那些童话的来龙去脉,而是要表明一个观点:绝大多数的童话都是后天雕琢的物品,而这种手艺基本都掌握在成人手中。简而言之:童话基本都是大人写的。
而一个成年人想要再去写给孩子看的东西就不可能不带着已经形成的观点。这就好比一个已婚人士描述着单身主义的信条、一个无神论者讲解着经文的教义,味道似乎总不可能那么纯正。而格林在这方面本也就没有进行过多的隐藏,就拿前面所说的例子来讲:
《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一直被奉为童话当中的经典,但是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不难发现充满的是嫉妒、背叛、谋杀。王子作为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男一号,在这个童话当中根本就没有多少戏份,他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让这个故事成为童话的糖衣:没有王子的话,其实这就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血、毒、恶这些字迹在这个童话里比水、甘、美这些词汇多的多。用如今中国的审核标准来评判的话,这绝对应该被列为13岁限制级书籍。而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没准还能分析出更多的内容:比如白雪公主依靠着自己的群众基础和工人兄弟们推翻了由万恶的资本女王掌权的政府。这似乎也是我现在所在做的事情。
但是这也绝非是空穴来风的,仔细看看格林的遭遇后,你也一定会觉得他们笔下的童话肯定另藏深意。就如同那一部一直被当作儿童读物来对待的《西游记》一样,作者想描述的也绝非是简单的一个故事和意象:动荡的社会时局、坎坷的个人经历,这种人笔下的七个矮人和猪猴不可能只是事物本身。但是这种揣测很快就面临着过犹不及的状况,《西游记》也曾一度被列为禁书。
中庸一直是中国人所倡导的一种处世之道,其实为什么要倡导想想也能明白:因为缺失。没有的东西才会再三的声明要贯彻。群众基础也好、和谐社会也罢,皆是如此。在不管不问和穷追猛舍之间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如中国只有恶人和圣人、坏人和好人之分,与此同时却忘记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人的这个前提。对童话的分析也是如此,在经历了一个只要是童话就给孩子看的阶段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要穷究童话内涵的过程:
《喜羊羊与灰太狼》讲述的是一个最可怕的自然规律-食物链的循环往复。它会导致孩子们培养起一种竞争残杀的社会机制,而且其中出现的言语暴力、肢体冲突比比皆是。
照这种说法来说,给孩子们最好的童话书籍还是思想政治了,毕竟里面阐述的是最为“正确”的三观和最贴切的为人处事。
所以究竟什么是童话?不知道曾经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童话就是孩子看得懂的话。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是也的确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文学种类,孩子们在《白雪公主》里选择了将王子作为男一号而不是男配角。他们自行地忽略了血、毒、恶,而选择了水、甘、美。这也就是童话最终成为佳话而不是谎话的原因。
而且即使是谎话,那也是揭露真实的谎话,这总比隐匿真实的真话要好。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