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莫如新,人不如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這個侷好的碗裡有兩份愛,一分是招娣對先生的愛,但另一分是姥姥對母親招娣的愛,姥姥一面和母親說,你們兩是沒有希望的,死了這條心,一面請了師傅到家裡來,花了大價錢,比一個新碗貴得多的價格修好了這個碗,她的愛不是用說的,是用罵的用悄無聲息做的.她對女兒狀態的覺察,知道女兒換了新衣服,感覺她進屋一身的冷氣,常常讓人忘了她看不到,這也影響了招娣對愛的表達和對愛的實質的理解,招娣也不會直接和先生對峙,雖然想要見他,想要和他認識,可是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藉口,打水,送紅,山坡上的偶遇,她在當時的環境裡算是一個勇敢表達自己姑娘了,一方面她被母親愛得很好,才有這樣表達的能力/安全感,也有能力去相信先生,相信自己可以等到他回來,才會一直等待,等待中的種種艱辛,只留下兩個片段,一個是在臘月初八在路邊守了一天,一個是似乎聽到讀書聲跑去學校,很小的事情,看起來誰都可以做,可是這只是她不知何時結束,不知會否結束的等待中的兩天而已.從這個角度看,張藝謀的新片「歸來」只是這部人生長劇裡的一個註腳而已;二來,她畢竟還是不能站在先生的面前,告訴他我喜歡你.但是和方式相比,更重要的是對愛的本質的理解,「成人之美」,不論是姥姥還是母親,都做了這件事,姥姥替母親問先生有沒有成家,有沒有定親,替她打聽先生的下落,替她侷好這個碗;母親循著讀書聲跑去學校,卻發現一個人都沒有,索性走進教室,在風雪天裡走去學校,把沒有先生的學校收拾得乾乾淨淨,貼上窗花,沒有人告訴她愛人要成人之美,她一字不識,也不是為了要讓先生知道會感動,只是自己想要這樣做,覺得非這樣做不可而已.
只是我不明白愛是怎麼發生的,可是愛的發生可能真得是電光火石,抓不到,也說不清楚的moment,是因為對知識的崇拜吧,從最開始去見先生,還不知道他長甚麼樣子,是年輕是年老,招娣就換了藏箱子的紅衣服去見,之後又聽了四十年的識字歌.可是真正要說喜歡和愛上,那是兩個人互動的結果,是有先生的「來的時候我就見到」,有山路上的小孩童言無忌「招娣姊,我們老師問你呢」,有「明天該到我家吃飯了,我知道.」之後才發生的事,在自己崇拜的對象身上得到對自己的肯定,這種肯定是無與倫比的.
至於先生,他的家在除了在縣城以外,一點都沒有額外的交代,只知道他被劃為右派,也可以猜測,或許他來三合屯沒有他說的,這樣簡單,「見到有人敲鑼打鼓在招募,就報名了」,或許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一分子,只是之後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又要另受批判,這樣想來,張藝謀的片子,大都是這樣的模式,同樣如此的還有「山楂樹之戀」,獨自下放的男生和在地的女生,時代的印記在男生的生命歷程裡清晰可見,留給女生的主題,就是等待.他編的識字歌,教的不過是人倫道德和生活瑣事,也知道,他算不上是怎樣的知識份子,也不過比沒文化的人稍好一些罷了.他在縣城的時候,大概已經開始了文革,受到了文革的影響,來到三合屯,見到這種公社制度下的鄉村,公社制度體現在全村一起蓋房子,男性蓋房,女性送飯,小學老師可以到挨家挨戶吃飯,和最後,全村捐款建學校,見到這個大膽出現在自己面前,但是又害羞要躲開的美麗女孩,被吸引是順理成章的,一面是人和人之間罔顧親情的互相傾軋(隱形),一面是純樸真誠的成人之美,他情願背負延長刑期的罪也要跑回來,在母親身邊守半宿.這樣看來,歸來是比不上這部片子的,歸來已經被罵太過溫和,可是和這部劇比,歸來在陳道明和巩俐在天橋上相見不能的表現太鮮血淋漓,這部片子,輕輕帶過之間,都是時代在人身上的燒灼.「留白」的美,不知道為甚麼,一旦了解背後的鮮血淋漓,就尤其愛這克制的淡淡.
只是我不明白愛是怎麼發生的,可是愛的發生可能真得是電光火石,抓不到,也說不清楚的moment,是因為對知識的崇拜吧,從最開始去見先生,還不知道他長甚麼樣子,是年輕是年老,招娣就換了藏箱子的紅衣服去見,之後又聽了四十年的識字歌.可是真正要說喜歡和愛上,那是兩個人互動的結果,是有先生的「來的時候我就見到」,有山路上的小孩童言無忌「招娣姊,我們老師問你呢」,有「明天該到我家吃飯了,我知道.」之後才發生的事,在自己崇拜的對象身上得到對自己的肯定,這種肯定是無與倫比的.
至於先生,他的家在除了在縣城以外,一點都沒有額外的交代,只知道他被劃為右派,也可以猜測,或許他來三合屯沒有他說的,這樣簡單,「見到有人敲鑼打鼓在招募,就報名了」,或許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一分子,只是之後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又要另受批判,這樣想來,張藝謀的片子,大都是這樣的模式,同樣如此的還有「山楂樹之戀」,獨自下放的男生和在地的女生,時代的印記在男生的生命歷程裡清晰可見,留給女生的主題,就是等待.他編的識字歌,教的不過是人倫道德和生活瑣事,也知道,他算不上是怎樣的知識份子,也不過比沒文化的人稍好一些罷了.他在縣城的時候,大概已經開始了文革,受到了文革的影響,來到三合屯,見到這種公社制度下的鄉村,公社制度體現在全村一起蓋房子,男性蓋房,女性送飯,小學老師可以到挨家挨戶吃飯,和最後,全村捐款建學校,見到這個大膽出現在自己面前,但是又害羞要躲開的美麗女孩,被吸引是順理成章的,一面是人和人之間罔顧親情的互相傾軋(隱形),一面是純樸真誠的成人之美,他情願背負延長刑期的罪也要跑回來,在母親身邊守半宿.這樣看來,歸來是比不上這部片子的,歸來已經被罵太過溫和,可是和這部劇比,歸來在陳道明和巩俐在天橋上相見不能的表現太鮮血淋漓,這部片子,輕輕帶過之間,都是時代在人身上的燒灼.「留白」的美,不知道為甚麼,一旦了解背後的鮮血淋漓,就尤其愛這克制的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