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现实与理想——观蜗居有感
现实与理想,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一直很悲剧的话题,我们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然而我们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在现实与理想的边缘苦苦挣扎,最终在历史的某一天我们终于无奈的醒悟,现实永远比理想要实用。或许这个世界仍然存在为数不多的纯粹理想主义者,可那又是多么的稀有少啊!现实的社会对这样的人又有多少的容忍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显然。
不可否认,这部令我我几次都看不下去却又还是坚持看完的《蜗居》总体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如果减少一些宋思明跟海藻所谓的爱情,再多一些海萍的矛盾心理,或许会更好)。在《蜗居》中,现实与理想这一主题一直贯穿其中。刚开始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部太现实太现实的片子,现实的令我似乎没有勇气去看,因为我害怕我的未来也会在这样现实的令人窒息的社会中生活,它会毫不留情的抹杀我一切的美好理想,它会利用时间力量一点一点的侵蚀我的心我的脑,我害怕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现实得令自己都鄙视的人,为了一些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问题天天忙碌。没有理想,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在大众化的轨迹上一天一天奋斗。想到这里,我就立马关掉了暴风影音。
然而回头想来世界就是如此怕又有什么用呢?一切还是顺其自然风好吧。
看到片中的海萍,从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踏入社会后的有为青年,直至为了房子沦为一个眼中只有钱的中年怨妇。刚开始一直很不喜欢此时的海萍,因为她世俗化的太快太快,快到一种令我厌恶的程度,甚至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言传身教也是后来直接导致海藻悲剧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可是后来才发现我原来错了,其实这只是海萍在这个城市成长的足迹,她从骨子里仍然是心高气傲的,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里一直都在奋斗,比谁都努力的奋斗,虽然她已经变的世俗化了,虽然她自认为“一直浑浑噩噩被推着向前走”,虽然她处在一个金钱数字的世界,但她心中仍然有着追求,有着自己恪守的原则,有着理想——真正在这个城市里扎根下来。她是一个积极的奋斗者,与海藻的无知想对比或者准确的说与大多数人相比,她是那么的优秀。她是这部片子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人,一个真正处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一阵真正在践行奋斗的前行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藻,这是一个个人认为弱智化的人物,太天真太无知,这也是造成她的悲剧的原因。正如她母亲说的那样,海藻跟海萍不一样,“海萍从小就敢打敢冲,而海藻从小就胆小懦弱,不适合闯世界”。是啊,她确实不应该来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城市,她不适合,她的无知与懦弱注定着她的结局。她没有主见,一开始一直把海萍看做“神”,后来又把宋思明看作“神”,她一直处在一种依赖的状态,她一直需要“神”来庇护。不敢说她对宋思明的感情不是爱情,更至少可以更确切的说那是一种崇拜,一种对万能的神的崇拜。宋思明的出现,一下子盖过一直自己崇拜的姐姐,在她心里宋比姐姐更加万能,所以在她心里需要的不是宋,而是一个神。而宋思明对海藻的感情,我也不敢说那不是爱情,但同样也可以至少确切的说那是一种荣耀的显示,一种毫无顾忌的发泄。这两者的关系,被她母亲在33集一针见血的指出,“海藻爱的不是宋本人,而是宋光环照耀下对她所求所欲无不点头的一种畅快!”而“海藻不过是她借以炫耀成功的手段!”或许他们两人还沉浸其中,但是这老太太的话,确实至理真言啊!深刻而简洁!
海藻或许在起初可以算上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听着姐姐的话来到这个拥挤的城市里,同海萍一样她也被拥挤的人群推着向前。突然间,她看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似乎大家都不喜欢这条路,可在那条路上的人在表面上却显得那么光鲜,于是她犹豫再三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条路却到不了她原先想要到的地方,而且在表面的幽静背后确实危机四伏的崎岖之路。就这样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最后的身心俱瘁。她的悲剧源于这个社会,源于她姐的不良教育,课最终却是源于自己的错误,一种投机的思想!
这部电视剧中最令人同情的大概要数小贝了,小贝是一个被美化过的人物,用现实一些话来讲小贝实在太好了,而海藻却实在不知道珍惜。然而现实中存不存在这样好的小贝,这个或许对我来说是一个打问号,至少我是不可能有小贝这样的涵养的。小贝,踏实但有情调,浪漫而不失节俭,会生活而且会关心人,最终重要的是她和之前的海藻一样有一颗明镜般的心,澄澈、宁静的心。没有之前海萍般的浮躁,没有宋思明的狡诈,没有苏淳的懦弱,他会工作也会生活,可以说他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然而这样善良的小贝却遇到了如此浑浑噩噩的海藻,大家都在为他喊冤。确实如此,即使小贝是一个美化的人物,可现实中不也有类似的事情吗?用现实中消极的谚语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意思吧(虽然这个我极为不赞同)!我倒是认为或许是小贝这样的人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让他变得更成熟吧!
在这部电视剧中,其他的人物倒也没有什么特殊了,宋思明,一个典型的腐败分子,电视放多了,看多了,也没有什么感觉了,就是觉得有点被美化的感觉……还有苏淳,这也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男人的写照,踏实勤奋却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恩,对了,我倒是觉得这里的老太太都是厉害人物,像拆迁那里的那个李老太,具有着常人难以匹敌的智慧与远见,与其鼠目寸光的儿子儿媳相去甚远,实在令人佩服。还有海萍海藻的母亲,一个小学教师,却实在具有大学教授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世事的把握与判断也颇为经典啊!
此外,我的另一大收获就是对城市有了新的理解,片子里的江州(也就是上海)一个大大城市,一个国际性大城市,但这样的城市却正如宋思明在11集里所讲“原本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就是衣衫褴褛”!上海如此,纽约,巴黎,伦敦亦是如此,这却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看到的是停留在表面的光鲜繁华,却不知这是以什么样的代价所换来的。世界本来是平的,要造就高山就必须把平地挖成低谷,这样才有足够的土可以造就高山!。城市的发展或许也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城市本来就不适合人居住,它适合的是一种奋斗,一种打拼!因为它不安逸,所以在这样城市生存的人必须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想到这里,我想到了威海,威海是一个很理想中的城市,它有山有海,有风有雪,温度适中,确实一个不错的城市,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不亚于传统的天堂之地——苏杭。但是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觉得威海市一个不现实的世界,它的偏僻让它宁静却也让人觉得很是不方便,似乎离现实有些远,也离这个世界的主流有一些远。
最后我还是想表扬一下《蜗居》这部作品啦~~让我可以写出那么多字……
现实与理想,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一直很悲剧的话题,我们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然而我们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在现实与理想的边缘苦苦挣扎,最终在历史的某一天我们终于无奈的醒悟,现实永远比理想要实用。或许这个世界仍然存在为数不多的纯粹理想主义者,可那又是多么的稀有少啊!现实的社会对这样的人又有多少的容忍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显然。
不可否认,这部令我我几次都看不下去却又还是坚持看完的《蜗居》总体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如果减少一些宋思明跟海藻所谓的爱情,再多一些海萍的矛盾心理,或许会更好)。在《蜗居》中,现实与理想这一主题一直贯穿其中。刚开始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部太现实太现实的片子,现实的令我似乎没有勇气去看,因为我害怕我的未来也会在这样现实的令人窒息的社会中生活,它会毫不留情的抹杀我一切的美好理想,它会利用时间力量一点一点的侵蚀我的心我的脑,我害怕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现实得令自己都鄙视的人,为了一些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问题天天忙碌。没有理想,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在大众化的轨迹上一天一天奋斗。想到这里,我就立马关掉了暴风影音。
然而回头想来世界就是如此怕又有什么用呢?一切还是顺其自然风好吧。
看到片中的海萍,从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踏入社会后的有为青年,直至为了房子沦为一个眼中只有钱的中年怨妇。刚开始一直很不喜欢此时的海萍,因为她世俗化的太快太快,快到一种令我厌恶的程度,甚至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言传身教也是后来直接导致海藻悲剧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可是后来才发现我原来错了,其实这只是海萍在这个城市成长的足迹,她从骨子里仍然是心高气傲的,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里一直都在奋斗,比谁都努力的奋斗,虽然她已经变的世俗化了,虽然她自认为“一直浑浑噩噩被推着向前走”,虽然她处在一个金钱数字的世界,但她心中仍然有着追求,有着自己恪守的原则,有着理想——真正在这个城市里扎根下来。她是一个积极的奋斗者,与海藻的无知想对比或者准确的说与大多数人相比,她是那么的优秀。她是这部片子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人,一个真正处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一阵真正在践行奋斗的前行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藻,这是一个个人认为弱智化的人物,太天真太无知,这也是造成她的悲剧的原因。正如她母亲说的那样,海藻跟海萍不一样,“海萍从小就敢打敢冲,而海藻从小就胆小懦弱,不适合闯世界”。是啊,她确实不应该来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城市,她不适合,她的无知与懦弱注定着她的结局。她没有主见,一开始一直把海萍看做“神”,后来又把宋思明看作“神”,她一直处在一种依赖的状态,她一直需要“神”来庇护。不敢说她对宋思明的感情不是爱情,更至少可以更确切的说那是一种崇拜,一种对万能的神的崇拜。宋思明的出现,一下子盖过一直自己崇拜的姐姐,在她心里宋比姐姐更加万能,所以在她心里需要的不是宋,而是一个神。而宋思明对海藻的感情,我也不敢说那不是爱情,但同样也可以至少确切的说那是一种荣耀的显示,一种毫无顾忌的发泄。这两者的关系,被她母亲在33集一针见血的指出,“海藻爱的不是宋本人,而是宋光环照耀下对她所求所欲无不点头的一种畅快!”而“海藻不过是她借以炫耀成功的手段!”或许他们两人还沉浸其中,但是这老太太的话,确实至理真言啊!深刻而简洁!
海藻或许在起初可以算上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听着姐姐的话来到这个拥挤的城市里,同海萍一样她也被拥挤的人群推着向前。突然间,她看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似乎大家都不喜欢这条路,可在那条路上的人在表面上却显得那么光鲜,于是她犹豫再三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条路却到不了她原先想要到的地方,而且在表面的幽静背后确实危机四伏的崎岖之路。就这样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最后的身心俱瘁。她的悲剧源于这个社会,源于她姐的不良教育,课最终却是源于自己的错误,一种投机的思想!
这部电视剧中最令人同情的大概要数小贝了,小贝是一个被美化过的人物,用现实一些话来讲小贝实在太好了,而海藻却实在不知道珍惜。然而现实中存不存在这样好的小贝,这个或许对我来说是一个打问号,至少我是不可能有小贝这样的涵养的。小贝,踏实但有情调,浪漫而不失节俭,会生活而且会关心人,最终重要的是她和之前的海藻一样有一颗明镜般的心,澄澈、宁静的心。没有之前海萍般的浮躁,没有宋思明的狡诈,没有苏淳的懦弱,他会工作也会生活,可以说他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然而这样善良的小贝却遇到了如此浑浑噩噩的海藻,大家都在为他喊冤。确实如此,即使小贝是一个美化的人物,可现实中不也有类似的事情吗?用现实中消极的谚语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意思吧(虽然这个我极为不赞同)!我倒是认为或许是小贝这样的人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让他变得更成熟吧!
在这部电视剧中,其他的人物倒也没有什么特殊了,宋思明,一个典型的腐败分子,电视放多了,看多了,也没有什么感觉了,就是觉得有点被美化的感觉……还有苏淳,这也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男人的写照,踏实勤奋却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恩,对了,我倒是觉得这里的老太太都是厉害人物,像拆迁那里的那个李老太,具有着常人难以匹敌的智慧与远见,与其鼠目寸光的儿子儿媳相去甚远,实在令人佩服。还有海萍海藻的母亲,一个小学教师,却实在具有大学教授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世事的把握与判断也颇为经典啊!
此外,我的另一大收获就是对城市有了新的理解,片子里的江州(也就是上海)一个大大城市,一个国际性大城市,但这样的城市却正如宋思明在11集里所讲“原本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就是衣衫褴褛”!上海如此,纽约,巴黎,伦敦亦是如此,这却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看到的是停留在表面的光鲜繁华,却不知这是以什么样的代价所换来的。世界本来是平的,要造就高山就必须把平地挖成低谷,这样才有足够的土可以造就高山!。城市的发展或许也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城市本来就不适合人居住,它适合的是一种奋斗,一种打拼!因为它不安逸,所以在这样城市生存的人必须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想到这里,我想到了威海,威海是一个很理想中的城市,它有山有海,有风有雪,温度适中,确实一个不错的城市,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不亚于传统的天堂之地——苏杭。但是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觉得威海市一个不现实的世界,它的偏僻让它宁静却也让人觉得很是不方便,似乎离现实有些远,也离这个世界的主流有一些远。
最后我还是想表扬一下《蜗居》这部作品啦~~让我可以写出那么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