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如此低分 五星代表自己

其实我一直觉得像这样的片子是讨巧的,像时间规划局、逆世界一类,上来就弄一个你死我活的环境,所有矛盾冲突无需剧情推动,伴随着电影的存在便自然存在了,然后你再弄一个黑里面白的和白里面黑的,最好这俩人还是一对情侣(这样爱情元素也有了),互相反抗自己所处的环境,最终使得环境被打破,让一切归于和谐统一,如果环境设计的足够妙,特效做得也足够好,那么,这就是一个算得上卖座的片子了。
嗜血破晓初开始就是这样,让人与吸血鬼的世界反转,然后,吸血鬼里有个同情人类的,人类里面也有个曾经的吸血鬼,然后那人类的女子初登场时跟主角还有一个视线对接,让你觉得,暮光之城八九不离十了。
接着,转变就发生了,这一幕最先是从主角变人开始的,这便打破了一般的俗套,或者说,不是那么俗了,因为主角变成人之后,身份便变了,不再是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变成了代表正义的一方讨伐邪恶一方,颇有点无间道的感觉了。
当然,前面这个转变牵强,后面的吸血鬼抗体则显得顺理成章,为善祛恶,为光明故,成了人之后的吸血鬼要更强大,就像吸了同类之血的吸血鬼将要变异成夜行者一样,这个转变的设置实在是太棒,因为这再不是两个脸谱阶层的对立,不是单纯的好与坏,人性的层次突然就被拉开了。
于是这里面出现了好多类
在吸血鬼的世界
1可以饱尝人血的是一类,对应人物为主角老板。
2通过打工换得人血的是一类,对应人物为士兵以及主角的同事
3不能够得到人血,于是靠抢、偷的算一类,对应人物为抢夺咖啡小铺血袋的一干人等。
4无所作为但有善心,只能吸自己血的算一类,如主角老板的女儿
5无所作为但无善心,自相残杀的算一类,如面目可憎的暗夜者们
在人类的世界
1拒不转变的人
2曾经的吸血鬼,被阳光照射后,如今转变的人
3曾经的吸血鬼,饮了转变成人的吸血鬼的血后,被动转变成人的“人”
草草一分,就有这许多种,相互交织,相互转变,而转变,是因了主动、因了被动、因了要永生、因了要自由、因了爱、因了利,因了不同的缘由,就产生不同的效果,最终,你在乱斗之中,发现起起落落,唯有人性不变。
当然,其中更有那些难以言传的深意,比如树的象征,比如自愿被灼烧便化而为人的救赎,比如最后一段士兵们一堆堆相残的狂热与无奈,比如弟弟最终完成的自我拯救,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部分,值得拿出来细细品味。
不过最终,我觉得主题还是落在了救赎、阳光以及环保这三个关键词上。
前面两个不多说,拿起环保来说一下。血的象征很奇怪,吸血鬼们可以永生,但最终需要的将是血,无血无生,便如地球上的人们走走停停但始终保持稳定,但唯有资源不可再生,而这,就是人们现在抢夺的重要标的。美国占中东,日本占韩国,说到底,都是在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一战二战生灵涂炭,不过也只是协约国同盟国之间抢占资源的副产品,而这些,其实不急功近利,不有血就上去咬,缓一缓,大家都能有。
但你看人们是怎么做的,大打出手,无论是叫嚣的古德里安还是老谋深算的丘吉尔,以及间接遭殃的波兰、芬兰、挪威比利时卢森堡,所想所求就是自己的方寸之地,为争那么点血,毁了那么多“人”。
说到这里,已经不是环保了,思绪有些乱,再回到电影上来,觉得结尾那一幕实在意犹未尽,为什么明明有药,但世界改变的迹象仍不甚大呢?还是人们,不,吸血鬼们太短视了,即便他们知道吸了某人的血就能变成人,但贪婪和欲望总是让他们忘记自己最终的目的,转而变成当下的享受,何况,他们其中的有些根本不想为人。
吸血鬼成了人后变成了良药,而那些追逐人的吸血鬼们,何尝是这样想的呢?
于是,人与吸血鬼的世界,便是这样了,存在过,存在着,然后,在一些异类的挣扎中,继续存在下去。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