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成长,从绝望到希望,从蹒跚的第一步到漫漫英雄之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人伪科幻迷一只,所以我印象中的科幻作品只有两种:精确到一个齿轮怎么转一个粒子怎么跃迁的硬科幻以及发生在25世纪的异星球恋异种族恋的软科幻。两种登峰造极时,前者有黑客帝国、星球大战、海底两万里这样的天马行空的恢弘想象,后者有人工智能、第五元素、伤心者之类的荡气回肠的叙述深情。但是硬科幻不是技术死宅,如果只有数据原理那干脆就发表论文还拍什么电影些什么小说,所以软硬科幻殊途同归,其根本还是在虚构的世界里借用浩瀚的想象去讲一个可能每个时代都会上演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然后深挖一下人生、哲学、情感、生命这些宏大却历久弥新的主题。
啰嗦这么多,只是因为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地心引力第一感觉除了震撼还有的就是觉得他不那么太像科幻。没有外星人没有异次元生物,没有时光穿梭没有激光武器,一切都在经典物理学的范畴下,精确到一个螺丝钉的去展现一段太空逃亡,不仅没有硬科幻该具备的科技上的前瞻性与预言性,甚至在某些地方为了观影体验以及故事的流畅完整违背了常识(这是很多考据派最为不爽的一点)。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片子连软科幻都不算,活脱一部太空版的泰坦尼克。但是如果把他和【阿凡达】 【少年派】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三者在某些地方有着如此相近的特点:利用技术手段带给观众最极致的视听震撼,增强你的代入感的同时去影响触动你内心某个角落。所以这点上,如果3D最终能成为一种电影的分类,那么阿凡达、少年派、地心引力就是一代宗师级的巨头,他们真正意识到好的观影感受应该是让观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而不是教条的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道理。
一般而言,光是技术其实不足以支撑起【史上最强太空科幻电影】这个美誉,但这部影片我觉得恰恰是顶尖的特效技术与天才的电影拍摄手法造就了他的辉煌。为什么?引用一句有禅意的话。人生三大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3D电影、科幻电影最开始的那十年就是见山是山的过程,要么就是为了3D而3D,要么就是为了科幻而科幻,所以有了各种扑脸的镜头也有了各种丧心病狂像玄幻多过科幻的作品(不乏经典!);我觉得第二个“见山不是山”的境界是现在很多一流导演在追求或突破的境界,他们想把3D、CG做得更像真实,但又要给出一个新的造型,于是有了全部虚拟的【阿凡达】,也有了在一个游泳池里翻出夜光鲸鱼的【少年派】,一群白了少年头的大腕们在这里挣扎打拼,一个个都已功德圆满但迟迟不能飞升。就在这当口,【地心引力】横空出世,每个镜头都真实,每个3D镜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处处真实但又处处梦幻,卡隆导演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羽化登仙踏入了“见山还是山”的这个境界,一干道友除了“哎呦不错这个diao!”之外还能有什么说的?!这三种境界程度上的递进、难度上的递增和需要的悟性就如同【杂交水稻→机器人→克隆人】,你说他算不算科幻电影,算不算史上最强?
再说说被很多人斥为没剧情的剧情。这真的是一部不需要剧透的电影,但如果把他归为软科幻(硬科幻是绝对不可能收留他的……),他又绝对算的上巅峰之作,因为各种牛逼到爆的特效和直奔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表演都为了一句话: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从女主阴郁地在太空作业再到歇斯底里地在太空漂浮然后逃生,从平静到困境到绝望到希望再到绝望,直至最后轰轰烈烈地求生,都是为了回答这么几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中的苦难又是为什么而存在。为了给这一主题做铺垫,导演煞费苦心地在电影里至少安排了三次象征人类出生的镜头。每次出生其实都伴随着死亡,但生与死的轮回不息却又谕示了生命的尊严与倔强。
第一个镜头是女主逃回空间站后的镜头。我相信你们都看出来了,女主蜷缩,圆形的安全阀如同子宫,缠绕在她胸腹间的安全索如同脐带——一个胎儿的孕育。是的,胎儿,她需要经过分娩才能算是出生,那么哪个镜头暗示了出生?哪个?是的,没错,正是空间站起火,女主从空间站逃进救生舱时仰拍的那个镜头:以很正确的姿势(头先出来)完成了分娩,一个婴儿诞生了。这里就是一个旅程的开始,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迫切想要安逸的婴儿。还记得女主出去割断救生伞的绳子那个镜头么,这是什么?这是意味着第一个镜头刚才出生的那个婴儿刚刚割断了脐带,然后开始了人生。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导演对绳索给予的意象,在最开始绳索代表的是安全是稳定,但当男主松开绳索的那一刻,绳索对于女主而言就是要不断斩断的羁绊,她所做的,就是不断逃离原有的世界。
这个婴儿夭折了,或者说,重生了,就是第二个寓意出生的镜头。【平静——挫折——希望——挣扎——绝望】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必然经历的一段痛苦,而这也恰恰是普通人与成功者(英雄)的分水岭。屈从于本能(动物性、天性)所作出的决定往往是卑微的、低沉的,直至消亡。所以第二个镜头所寓意的重生就是从凡人到英雄的转变。他在哪?在没有燃料被困救生舱,女主在学狗叫,在战栗,在恐惧,在,绝望。所以在这里女主(第一个婴儿)屈从于本能选择了自我终结,然后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了第二次分娩与降临。没错,逃出救生舱,奔向天宫号,完成重生。
第三次隐喻我觉得是最经典,也是最核心的,但我相信很多人未必能意识到。那就是,天宫的碎片奔向地球!是的,你没看错,如果你把那个镜头仔细想一想,一群碎片,呼啸着飞奔向是他们体积几千几万倍的地球……像什么?像不像一群jing子前赴后继地游向luan子!!!(我是很认真的好么少年……)然后着陆,然后舱门打开,然后(羊?)水进入,然后女主出生,摆脱水草(脐带?),来到陆地……一气呵成有没有,非常形象有没有!!!这段出生对应了从太空奔向地球时,女主的一大段奥斯卡影后经典独白(封后封后!安妮海瑟薇都能凭悲惨世界那段独白封后,你为啥不能!),她惊恐却依然坚定地说,我知道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活着回到地面亲口讲着属于我的传奇故事,要么化为灰烬,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段英雄之旅。导演把自己想说的都在这段独白里说了,人生不易,只要坚强地活着、勇敢地追求就已对的起生命,实现了生的真谛。
当宇航员在浩淼的星空中漂浮旋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突然有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但正像影片最后的那段镜头,重生的女主宛如婴儿般匍匐蹒跚,然后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啰嗦这么多,只是因为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地心引力第一感觉除了震撼还有的就是觉得他不那么太像科幻。没有外星人没有异次元生物,没有时光穿梭没有激光武器,一切都在经典物理学的范畴下,精确到一个螺丝钉的去展现一段太空逃亡,不仅没有硬科幻该具备的科技上的前瞻性与预言性,甚至在某些地方为了观影体验以及故事的流畅完整违背了常识(这是很多考据派最为不爽的一点)。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片子连软科幻都不算,活脱一部太空版的泰坦尼克。但是如果把他和【阿凡达】 【少年派】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三者在某些地方有着如此相近的特点:利用技术手段带给观众最极致的视听震撼,增强你的代入感的同时去影响触动你内心某个角落。所以这点上,如果3D最终能成为一种电影的分类,那么阿凡达、少年派、地心引力就是一代宗师级的巨头,他们真正意识到好的观影感受应该是让观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而不是教条的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道理。
一般而言,光是技术其实不足以支撑起【史上最强太空科幻电影】这个美誉,但这部影片我觉得恰恰是顶尖的特效技术与天才的电影拍摄手法造就了他的辉煌。为什么?引用一句有禅意的话。人生三大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3D电影、科幻电影最开始的那十年就是见山是山的过程,要么就是为了3D而3D,要么就是为了科幻而科幻,所以有了各种扑脸的镜头也有了各种丧心病狂像玄幻多过科幻的作品(不乏经典!);我觉得第二个“见山不是山”的境界是现在很多一流导演在追求或突破的境界,他们想把3D、CG做得更像真实,但又要给出一个新的造型,于是有了全部虚拟的【阿凡达】,也有了在一个游泳池里翻出夜光鲸鱼的【少年派】,一群白了少年头的大腕们在这里挣扎打拼,一个个都已功德圆满但迟迟不能飞升。就在这当口,【地心引力】横空出世,每个镜头都真实,每个3D镜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处处真实但又处处梦幻,卡隆导演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羽化登仙踏入了“见山还是山”的这个境界,一干道友除了“哎呦不错这个diao!”之外还能有什么说的?!这三种境界程度上的递进、难度上的递增和需要的悟性就如同【杂交水稻→机器人→克隆人】,你说他算不算科幻电影,算不算史上最强?
再说说被很多人斥为没剧情的剧情。这真的是一部不需要剧透的电影,但如果把他归为软科幻(硬科幻是绝对不可能收留他的……),他又绝对算的上巅峰之作,因为各种牛逼到爆的特效和直奔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表演都为了一句话: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从女主阴郁地在太空作业再到歇斯底里地在太空漂浮然后逃生,从平静到困境到绝望到希望再到绝望,直至最后轰轰烈烈地求生,都是为了回答这么几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中的苦难又是为什么而存在。为了给这一主题做铺垫,导演煞费苦心地在电影里至少安排了三次象征人类出生的镜头。每次出生其实都伴随着死亡,但生与死的轮回不息却又谕示了生命的尊严与倔强。
第一个镜头是女主逃回空间站后的镜头。我相信你们都看出来了,女主蜷缩,圆形的安全阀如同子宫,缠绕在她胸腹间的安全索如同脐带——一个胎儿的孕育。是的,胎儿,她需要经过分娩才能算是出生,那么哪个镜头暗示了出生?哪个?是的,没错,正是空间站起火,女主从空间站逃进救生舱时仰拍的那个镜头:以很正确的姿势(头先出来)完成了分娩,一个婴儿诞生了。这里就是一个旅程的开始,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迫切想要安逸的婴儿。还记得女主出去割断救生伞的绳子那个镜头么,这是什么?这是意味着第一个镜头刚才出生的那个婴儿刚刚割断了脐带,然后开始了人生。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导演对绳索给予的意象,在最开始绳索代表的是安全是稳定,但当男主松开绳索的那一刻,绳索对于女主而言就是要不断斩断的羁绊,她所做的,就是不断逃离原有的世界。
这个婴儿夭折了,或者说,重生了,就是第二个寓意出生的镜头。【平静——挫折——希望——挣扎——绝望】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必然经历的一段痛苦,而这也恰恰是普通人与成功者(英雄)的分水岭。屈从于本能(动物性、天性)所作出的决定往往是卑微的、低沉的,直至消亡。所以第二个镜头所寓意的重生就是从凡人到英雄的转变。他在哪?在没有燃料被困救生舱,女主在学狗叫,在战栗,在恐惧,在,绝望。所以在这里女主(第一个婴儿)屈从于本能选择了自我终结,然后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了第二次分娩与降临。没错,逃出救生舱,奔向天宫号,完成重生。
第三次隐喻我觉得是最经典,也是最核心的,但我相信很多人未必能意识到。那就是,天宫的碎片奔向地球!是的,你没看错,如果你把那个镜头仔细想一想,一群碎片,呼啸着飞奔向是他们体积几千几万倍的地球……像什么?像不像一群jing子前赴后继地游向luan子!!!(我是很认真的好么少年……)然后着陆,然后舱门打开,然后(羊?)水进入,然后女主出生,摆脱水草(脐带?),来到陆地……一气呵成有没有,非常形象有没有!!!这段出生对应了从太空奔向地球时,女主的一大段奥斯卡影后经典独白(封后封后!安妮海瑟薇都能凭悲惨世界那段独白封后,你为啥不能!),她惊恐却依然坚定地说,我知道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活着回到地面亲口讲着属于我的传奇故事,要么化为灰烬,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段英雄之旅。导演把自己想说的都在这段独白里说了,人生不易,只要坚强地活着、勇敢地追求就已对的起生命,实现了生的真谛。
当宇航员在浩淼的星空中漂浮旋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突然有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但正像影片最后的那段镜头,重生的女主宛如婴儿般匍匐蹒跚,然后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