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

拉尔夫的英俊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每个初次见面的女人都惊呼“你是我见过的最英俊的男人”,而他的风度翩翩和博学多才又让有幸进一步了解他的人再不可救药地爱上他——如玛丽卡森,爱他爱到写下对自己弟弟背信弃义的新遗嘱,抛出全部财产只为把他拴在教会,如维托里奥主教,对他几经考察后毫无保留地推荐他一路青云直上。
尽管他是一个教士,但他过得并不清苦。他开靓车,骑骏马,在舞池里翩翩起舞,甚至把长法衣穿出了一种宫廷气度。玛丽一针见血地说“你是爱奢侈的”,一点不错。
他看世情清楚透彻,举止也进退得宜。尽管心里把玛丽看作“一只老蜘蛛”,但表面圆滑丝毫没有流露,只是虚与委蛇。对那些爱慕他美貌的少女们,他一个也看不上,他知道她们的浅薄,他在神学院里接受的教育让他鄙视这种浅薄,根本不到他的段位。
他很温和,这掩盖了他天性中的冷漠。在为教民开解时,他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时刻牢记自己只是上帝的一个工具。但因为他并不在开解过程中让教民自卑或感觉罪孽深重,他的方式有如春风化雨,因为他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
但在城府很深的内心背后,他有着卓绝的品味。他追求美,也渴望爱。在神学院的教育之后,他坚决了解自己是能够摈弃男女之爱的:他对老玛丽的挑逗毫不动心,尽管她时时拿着红衣主教这诱人的权力胡萝卜在试探他、撩拨他;他对那些试图引起他注意的少女们的小心机除了鄙视,没有别的感觉。当他把天主教那所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都悉数遵守之后,他觉得关爱梅吉那样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是很自然的,也很安全——他只是填补她那疏于关心的父母的空当,让这个可怜的孩子有人关照而已。第一次见面,他就亲切地搂着她,一方面是她的美丽打动了他,一方面他确信他只是替上帝来传达他的疼爱而已。在自己的宅邸为梅吉提供一个房间,他尽其所能为梅吉打造一个温馨迷人的儿童世界,只为看到她欣喜的笑颜。他花很多时间陪她,这是她喜欢、需要,而他也乐在其中的事。到了她长大成人的15岁,竟然又是轮到细心的他去顶替那粗心不负责任的母亲,向她解释生理现象。他可是个高傲的男人啊,竟然要去做这种事。可他忍住了,在这个一切向他透明的小女孩面前,他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他对她的呵护是全面的。
他牵着她的手长大,看着她一点点出落成女人的美,他仍在自欺欺人,仍然把她当女孩看待,这样才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与她一起,纵情驰骋在草原上的阳光下。
可是当她穿上礼服,款款从楼梯走来的那一刻,他所营造的那个世界崩塌了,他对她的感情再也不是“关爱”所能盛得下的了,她已经成为一个美丽女人,而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地照顾她、关心她了,必须警惕人们的闲话。他对此感到懊恼。
她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在人群中那样毫不掩饰地寻找他,期盼他。她对他的依恋有了一点变化,她会开始幻想和他拥抱和亲吻,但她本能地知道他不喜欢这样的变化,所以她会抑制自己的幻想,但在人群中毫不遮掩的寻找,已完全暴露了她的渴望,到了一种不太合适的地步。
他渐渐模糊地意识到他和梅吉的感情不再是和上帝信仰相容的一件事,而是彼此矛盾、坚决对立,必须进行取舍的。他的自然反应仍是一如既往地拒绝感情,选择上帝,即便怀疑上帝的痛苦不断折磨着他,他也从未考虑过半途而废。像上次,他就拒绝过玛丽一次了。
他的这种模糊的懊恼并没有持续太久。老玛丽扔了一颗大炸弹下来,将他和梅吉那点可怜的小感情萌芽炸得烟消云散,几乎连根拔起。
老玛丽早就冷酷地看透了这一切,比身在其中的他看得透多了。玛丽已年老色衰,在感官上诱惑不了他,就算压上财富的砝码,能使他眼前一亮,但喜欢玛丽和追逐教会权势也同样是不相容的,何况他压根就不喜欢这位老太太,不仅因为她老了,更因为她的机智和精明,她的每一项施舍都要求卖力的回报。玛丽既想要他爱她,又不免痛苦地感到除了为了她的钱,他是不会爱上自己的。甚至为了她的钱,他也不会爱!他所期待的一切都要以她的死亡为起点,在她死前,她是得不到他一个温柔的眼神的,哪怕连一个情人式的吻都得不到!某种程度上说,她这样嚣张地活着,甚至是他的一个绊脚石。要不是他是一位教士,她几乎要把他对她病情的关切,当成是别有用心的探问。
所以当初她恨恨地把他的梦想在他面前撕碎——别想把我的财产当成你在教会的晋升阶梯,我另有继承人,我的死将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这足够粉碎你那功利的梦想了吧?我倒是要看看,当你意识到我的死并不能成为你的一张梵蒂冈门票的时候,你会怎样对待我?你会恨我恨到什么程度,又不得不继续与我这位有钱的教徒周旋?
但玛丽没有料到的是,对玛丽吝于施舍的爱,他对梅吉却给得如此慷慨。不知是因为梅吉那特别的头发颜色,还是眼睛有如熔融宝石的美,再加上父母不疼爱的家庭情况,让他一头扎进去,担任起她的保护人,一路为她的成长保驾护航。
老玛丽恨恨地看着自己输给了梅吉——很明显,他在梅吉处找到了慰藉,安然接受了不再有机会在教会发展的现实。老玛丽看着他和梅吉的爱即将蓬勃成长,会长到什么程度呢?也许会突破他的那身教士服!在这穷乡僻壤,毫无前途!如果前方有梅吉等着他,他说不定有可能放弃教职!让他与她终成眷属,是她这辈子不想看到的事,不,即使死了也不能容忍!她得准备一份大礼,这份大礼要把拉尔夫牢牢拴在教会,拴得再稳固一点儿。让他这辈子都不可以爱梅吉。玛丽得不到拉尔夫,梅吉也休想得到。
所以,当拉尔夫拿到那份新遗嘱的时候,正是他对梅吉的爱情刚刚确认,并且毫不犹豫地要拔掉之时。此时,他并不知道这份爱对他的一生预示着什么,他只是习惯性地拒绝了,作为教士的拒绝。所以,玛丽将锦绣前程摆到他眼前时,他唯一的犹豫,就是这对克利里一家的伤害,对梅吉前途的影响。当想好了他会慷慨对待他们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施行了玛丽遗嘱赋予他的权利,把财产从等了8年的克利里一家人眼前拿走了。
传说中有个修道士,在森林里苦行,遇到一位拾柴的姑娘,对他照顾有加。他拒绝了她,直到她终于不甘地离去。当他修行成功,神问他要什么,他却说“我要那个拾柴的姑娘”。
尽管玛丽在8年前就粉碎了拉尔夫的梦想,但8年后这如此戏剧性的转折为他的晋升铺平了道路。当然,他毫不感激玛丽,甚至有点恨她,8年前这是他的热望,而8年后的此时,他心中已萌生了新的爱芽。他毫不留情地选择了掐灭爱的萌芽,即便没有收到这份大礼也会。不过如果没有红衣主教的前途这枚太重的砝码,爱的萌芽永不止息,在将来的几年,他还会如此坚守吗?
他带着1300万镑的财产,走上了他的晋升之路。他甚至关心地向梅吉妈妈指出,要给她找个好小伙子嫁了。
在教会获得了神权,发挥了聪明才智,他如鱼得水。这正是他以前蛰伏乡间时所梦寐以求的。但这一切在获得的同时却变得有些暗淡了,只因为心里有了那根荆棘——梅吉。
如果梅吉过得好也就罢了,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悲剧。可是为什么梅吉偏偏过得不好,而且还那么痛苦遭罪?他出现在她的人生重要关头,给过帮助之后却挥挥手告别,不带走一片云彩。哦,带走了,有带走一朵干枯的玫瑰。
最后一次见梅吉,是在启程去罗马之前。她陷入人生的低谷,在一个岛上休假。他只想以朋友身份去看看她,告别。他并没想做什么,虽然在看到她的那一刻,他明白她想什么。可他还是坚持只把她当小女孩,一如从前那么关爱。尽管她现在长大了,但有些爱他给不了,也无法代替别人。以前他可以代替她的父母,但现在他不能代替她的丈夫。她羞愧自己错想了他,跑走,他抓住她,就在那一刻,世界崩溃了。
其实她没有错,只是他一直不敢面对自己而已。他一直以来的自欺欺人都很成功。他清楚地区分了欲望,他总是通过凝视梅吉的眼睛来回忆她还是小女孩的样子,来抵制她那成熟身体的诱惑。他追随着自己对她深深的爱,纯洁的爱,以她的保护人自居。但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在远离了一切熟悉事物的束缚的世界里,他终于认识到,对她的爱包含了情欲,包含了渴望,包含他所一直不能真正面对的魔力。他在陷落中终于放弃了他自始至终未能根除的骄傲,这一场情爱让他性情里的冷漠从根本上消除。他破坏了戒律,却实现了通达。他失了足,却升了天。
梅吉永远都清楚,自己只能得到他的一部分。放弃教士身份是埋葬他的信仰,抛弃主教职位则是断送他的前途,她已学会和他的追求和平共处,只求能得到他的孩子,此生足矣。她一辈子与上帝争夺拉尔夫,竟然能抢得这几天几夜,已是奇迹。
接下来,拉尔夫继续去施展他的才能,舞弄他的神权,做他的伟大人物,书写他的不平凡一生。虽然就像梅吉所说的飞蛾扑火,但即便是扑火,也曾经灿烂过。
只是灿烂过后,当他已垂垂老矣,不免觉得一切都是虚空。不免遗憾后继无人。上帝给他的笃信者画了一个饼,让佼佼者体会权势的滋味。可是这最终答案要到最后才会揭晓,原来梅吉说的没错,呆在黑暗中最好。可是梅吉,男人永远不懂,除非到临终。
尽管他是一个教士,但他过得并不清苦。他开靓车,骑骏马,在舞池里翩翩起舞,甚至把长法衣穿出了一种宫廷气度。玛丽一针见血地说“你是爱奢侈的”,一点不错。
他看世情清楚透彻,举止也进退得宜。尽管心里把玛丽看作“一只老蜘蛛”,但表面圆滑丝毫没有流露,只是虚与委蛇。对那些爱慕他美貌的少女们,他一个也看不上,他知道她们的浅薄,他在神学院里接受的教育让他鄙视这种浅薄,根本不到他的段位。
他很温和,这掩盖了他天性中的冷漠。在为教民开解时,他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时刻牢记自己只是上帝的一个工具。但因为他并不在开解过程中让教民自卑或感觉罪孽深重,他的方式有如春风化雨,因为他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
但在城府很深的内心背后,他有着卓绝的品味。他追求美,也渴望爱。在神学院的教育之后,他坚决了解自己是能够摈弃男女之爱的:他对老玛丽的挑逗毫不动心,尽管她时时拿着红衣主教这诱人的权力胡萝卜在试探他、撩拨他;他对那些试图引起他注意的少女们的小心机除了鄙视,没有别的感觉。当他把天主教那所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都悉数遵守之后,他觉得关爱梅吉那样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是很自然的,也很安全——他只是填补她那疏于关心的父母的空当,让这个可怜的孩子有人关照而已。第一次见面,他就亲切地搂着她,一方面是她的美丽打动了他,一方面他确信他只是替上帝来传达他的疼爱而已。在自己的宅邸为梅吉提供一个房间,他尽其所能为梅吉打造一个温馨迷人的儿童世界,只为看到她欣喜的笑颜。他花很多时间陪她,这是她喜欢、需要,而他也乐在其中的事。到了她长大成人的15岁,竟然又是轮到细心的他去顶替那粗心不负责任的母亲,向她解释生理现象。他可是个高傲的男人啊,竟然要去做这种事。可他忍住了,在这个一切向他透明的小女孩面前,他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他对她的呵护是全面的。
他牵着她的手长大,看着她一点点出落成女人的美,他仍在自欺欺人,仍然把她当女孩看待,这样才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与她一起,纵情驰骋在草原上的阳光下。
可是当她穿上礼服,款款从楼梯走来的那一刻,他所营造的那个世界崩塌了,他对她的感情再也不是“关爱”所能盛得下的了,她已经成为一个美丽女人,而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地照顾她、关心她了,必须警惕人们的闲话。他对此感到懊恼。
她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在人群中那样毫不掩饰地寻找他,期盼他。她对他的依恋有了一点变化,她会开始幻想和他拥抱和亲吻,但她本能地知道他不喜欢这样的变化,所以她会抑制自己的幻想,但在人群中毫不遮掩的寻找,已完全暴露了她的渴望,到了一种不太合适的地步。
他渐渐模糊地意识到他和梅吉的感情不再是和上帝信仰相容的一件事,而是彼此矛盾、坚决对立,必须进行取舍的。他的自然反应仍是一如既往地拒绝感情,选择上帝,即便怀疑上帝的痛苦不断折磨着他,他也从未考虑过半途而废。像上次,他就拒绝过玛丽一次了。
他的这种模糊的懊恼并没有持续太久。老玛丽扔了一颗大炸弹下来,将他和梅吉那点可怜的小感情萌芽炸得烟消云散,几乎连根拔起。
老玛丽早就冷酷地看透了这一切,比身在其中的他看得透多了。玛丽已年老色衰,在感官上诱惑不了他,就算压上财富的砝码,能使他眼前一亮,但喜欢玛丽和追逐教会权势也同样是不相容的,何况他压根就不喜欢这位老太太,不仅因为她老了,更因为她的机智和精明,她的每一项施舍都要求卖力的回报。玛丽既想要他爱她,又不免痛苦地感到除了为了她的钱,他是不会爱上自己的。甚至为了她的钱,他也不会爱!他所期待的一切都要以她的死亡为起点,在她死前,她是得不到他一个温柔的眼神的,哪怕连一个情人式的吻都得不到!某种程度上说,她这样嚣张地活着,甚至是他的一个绊脚石。要不是他是一位教士,她几乎要把他对她病情的关切,当成是别有用心的探问。
所以当初她恨恨地把他的梦想在他面前撕碎——别想把我的财产当成你在教会的晋升阶梯,我另有继承人,我的死将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这足够粉碎你那功利的梦想了吧?我倒是要看看,当你意识到我的死并不能成为你的一张梵蒂冈门票的时候,你会怎样对待我?你会恨我恨到什么程度,又不得不继续与我这位有钱的教徒周旋?
但玛丽没有料到的是,对玛丽吝于施舍的爱,他对梅吉却给得如此慷慨。不知是因为梅吉那特别的头发颜色,还是眼睛有如熔融宝石的美,再加上父母不疼爱的家庭情况,让他一头扎进去,担任起她的保护人,一路为她的成长保驾护航。
老玛丽恨恨地看着自己输给了梅吉——很明显,他在梅吉处找到了慰藉,安然接受了不再有机会在教会发展的现实。老玛丽看着他和梅吉的爱即将蓬勃成长,会长到什么程度呢?也许会突破他的那身教士服!在这穷乡僻壤,毫无前途!如果前方有梅吉等着他,他说不定有可能放弃教职!让他与她终成眷属,是她这辈子不想看到的事,不,即使死了也不能容忍!她得准备一份大礼,这份大礼要把拉尔夫牢牢拴在教会,拴得再稳固一点儿。让他这辈子都不可以爱梅吉。玛丽得不到拉尔夫,梅吉也休想得到。
所以,当拉尔夫拿到那份新遗嘱的时候,正是他对梅吉的爱情刚刚确认,并且毫不犹豫地要拔掉之时。此时,他并不知道这份爱对他的一生预示着什么,他只是习惯性地拒绝了,作为教士的拒绝。所以,玛丽将锦绣前程摆到他眼前时,他唯一的犹豫,就是这对克利里一家的伤害,对梅吉前途的影响。当想好了他会慷慨对待他们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施行了玛丽遗嘱赋予他的权利,把财产从等了8年的克利里一家人眼前拿走了。
传说中有个修道士,在森林里苦行,遇到一位拾柴的姑娘,对他照顾有加。他拒绝了她,直到她终于不甘地离去。当他修行成功,神问他要什么,他却说“我要那个拾柴的姑娘”。
尽管玛丽在8年前就粉碎了拉尔夫的梦想,但8年后这如此戏剧性的转折为他的晋升铺平了道路。当然,他毫不感激玛丽,甚至有点恨她,8年前这是他的热望,而8年后的此时,他心中已萌生了新的爱芽。他毫不留情地选择了掐灭爱的萌芽,即便没有收到这份大礼也会。不过如果没有红衣主教的前途这枚太重的砝码,爱的萌芽永不止息,在将来的几年,他还会如此坚守吗?
他带着1300万镑的财产,走上了他的晋升之路。他甚至关心地向梅吉妈妈指出,要给她找个好小伙子嫁了。
在教会获得了神权,发挥了聪明才智,他如鱼得水。这正是他以前蛰伏乡间时所梦寐以求的。但这一切在获得的同时却变得有些暗淡了,只因为心里有了那根荆棘——梅吉。
如果梅吉过得好也就罢了,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悲剧。可是为什么梅吉偏偏过得不好,而且还那么痛苦遭罪?他出现在她的人生重要关头,给过帮助之后却挥挥手告别,不带走一片云彩。哦,带走了,有带走一朵干枯的玫瑰。
最后一次见梅吉,是在启程去罗马之前。她陷入人生的低谷,在一个岛上休假。他只想以朋友身份去看看她,告别。他并没想做什么,虽然在看到她的那一刻,他明白她想什么。可他还是坚持只把她当小女孩,一如从前那么关爱。尽管她现在长大了,但有些爱他给不了,也无法代替别人。以前他可以代替她的父母,但现在他不能代替她的丈夫。她羞愧自己错想了他,跑走,他抓住她,就在那一刻,世界崩溃了。
其实她没有错,只是他一直不敢面对自己而已。他一直以来的自欺欺人都很成功。他清楚地区分了欲望,他总是通过凝视梅吉的眼睛来回忆她还是小女孩的样子,来抵制她那成熟身体的诱惑。他追随着自己对她深深的爱,纯洁的爱,以她的保护人自居。但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在远离了一切熟悉事物的束缚的世界里,他终于认识到,对她的爱包含了情欲,包含了渴望,包含他所一直不能真正面对的魔力。他在陷落中终于放弃了他自始至终未能根除的骄傲,这一场情爱让他性情里的冷漠从根本上消除。他破坏了戒律,却实现了通达。他失了足,却升了天。
梅吉永远都清楚,自己只能得到他的一部分。放弃教士身份是埋葬他的信仰,抛弃主教职位则是断送他的前途,她已学会和他的追求和平共处,只求能得到他的孩子,此生足矣。她一辈子与上帝争夺拉尔夫,竟然能抢得这几天几夜,已是奇迹。
接下来,拉尔夫继续去施展他的才能,舞弄他的神权,做他的伟大人物,书写他的不平凡一生。虽然就像梅吉所说的飞蛾扑火,但即便是扑火,也曾经灿烂过。
只是灿烂过后,当他已垂垂老矣,不免觉得一切都是虚空。不免遗憾后继无人。上帝给他的笃信者画了一个饼,让佼佼者体会权势的滋味。可是这最终答案要到最后才会揭晓,原来梅吉说的没错,呆在黑暗中最好。可是梅吉,男人永远不懂,除非到临终。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