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vetica仿佛马克杯

片中的那位大师说“平面设计风格已走到了历史的终点。”细看之下倒真是如此,多少年来平面设计并没有发展出新东西,即使今年随着ios7的发布被推至风口浪尖的“扁平化”也不过是在复“瑞士现代主义”的古。
我要说的Helvetica字体最初就是“瑞士现代主义”的产物。首先,Helvetica(或者由它而来的Arial)是最常用的字体。然后,在几乎所有设计师眼中,Helvetica是最精良最完美的字体,没有之一,空前绝后。虽然用了20多年后因为过于普遍大家觉得它boring又ordinary,不能体现出文字蕴含的情感,只是一个泛滥于生活中的默认选项。
其实我觉得Helvetica是有它的与众不同的气场的,我想用马克杯来作比喻。在片中有几个马克杯的镜头,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而为之,总之当我看到马克杯时不禁惊呼这货简直就是Helvetica在三维世界的化身啊!那统一的弧度,那微妙的粗细变化,还有那严谨的直线!此外在精神层面二者也是极像的,他们同样得经典、完美,但又因普遍而被轻视,被厌倦,被忽视了气场。我眼中的Helvetica的气场是独立、理性、淡定、还有一点点的骄傲。(不知道别人眼中它是怎样的?)这些气质可以说明Helvetica为什么适合用在政企logo,公共标识等少量文字的地方,而不适用于大段文字。Helvetica的气质首要便是独立啊,一大篇Helvetica给人的感觉很满,很紧张。所以大篇文字还是留给那些气场弱的衬线字体吧~(在我眼中Angsana或者宋体那些衬线字体才是真正的boring and ordinary呢o(╯□╰)o所以喜好这种事很难说~)另外生活大段的Helvetica字体的颜色已经不是黑色了,大多成了灰色,这可以有效淡化紧张感。
我还想说说宋体。宋体在中文网页和书籍印刷上一直是默认字体,它易于识别,美观经典。有多经典呢?一千年前宋体便诞生了,它的成熟是在明代。宋体撷取楷体书法字形,比划起首结尾的突起实际是对书法运笔的精妙概括,横细竖粗易于木板上的雕刻(雕版印刷),显得美观整齐又具有现代感(宋体看起来就是比它同时代的那些西方中世纪字体现代多了~)。由此可见宋体简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嘞,在客观我赞叹宋体的完美在主观上我就是不待见它~从我小时候学word接触字体开始,宋体就是我最不喜欢的字体,细细的横线拉低了它的存在感,此外衬线(字脚)真是碍眼至极!至于黑体,我又觉得它太过严厉,沉重,只能用于标题。直到微软雅黑出现,我承认我被折服了,这种如同Helvetica般顺眼的字体才是唯一有资格成为默认中文字体的存在啊~
因为中文语言的特性,中文字体种类要远远远远少于英文,而且也没有英文字母的圆滑流畅,更没有不同长短的单词组合起来的节奏感。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们,看外国的设计大气时尚优雅,但只消把那些单词换成汉字,分分钟画面就变得没了味道……我认为吧,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被毛笔设计出来的在二维上变化的文字,而西文字母是在一维上变化的,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用设计西文的套路去设计中文。要想show出汉字的大气灵动,必须用毛笔!so,平面设计师应当是书法家!能够写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毛笔书法去匹配设计(你一定觉得我胡扯,但我觉得真正卓越的平面设计师应当有这个能力,作为设计师对书法的研习也可以增进审美力。或者那些书法家们可以向设计师出售自己的作品。),比如推理小说京极堂系列的封面我就很喜欢,那书法张力与鬼魅之气并具真是为小说增色不少。在我的理想状态下,汉字无须拥有太多字体而设计师应能够虽是创造字体。
我要说的Helvetica字体最初就是“瑞士现代主义”的产物。首先,Helvetica(或者由它而来的Arial)是最常用的字体。然后,在几乎所有设计师眼中,Helvetica是最精良最完美的字体,没有之一,空前绝后。虽然用了20多年后因为过于普遍大家觉得它boring又ordinary,不能体现出文字蕴含的情感,只是一个泛滥于生活中的默认选项。
其实我觉得Helvetica是有它的与众不同的气场的,我想用马克杯来作比喻。在片中有几个马克杯的镜头,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而为之,总之当我看到马克杯时不禁惊呼这货简直就是Helvetica在三维世界的化身啊!那统一的弧度,那微妙的粗细变化,还有那严谨的直线!此外在精神层面二者也是极像的,他们同样得经典、完美,但又因普遍而被轻视,被厌倦,被忽视了气场。我眼中的Helvetica的气场是独立、理性、淡定、还有一点点的骄傲。(不知道别人眼中它是怎样的?)这些气质可以说明Helvetica为什么适合用在政企logo,公共标识等少量文字的地方,而不适用于大段文字。Helvetica的气质首要便是独立啊,一大篇Helvetica给人的感觉很满,很紧张。所以大篇文字还是留给那些气场弱的衬线字体吧~(在我眼中Angsana或者宋体那些衬线字体才是真正的boring and ordinary呢o(╯□╰)o所以喜好这种事很难说~)另外生活大段的Helvetica字体的颜色已经不是黑色了,大多成了灰色,这可以有效淡化紧张感。
我还想说说宋体。宋体在中文网页和书籍印刷上一直是默认字体,它易于识别,美观经典。有多经典呢?一千年前宋体便诞生了,它的成熟是在明代。宋体撷取楷体书法字形,比划起首结尾的突起实际是对书法运笔的精妙概括,横细竖粗易于木板上的雕刻(雕版印刷),显得美观整齐又具有现代感(宋体看起来就是比它同时代的那些西方中世纪字体现代多了~)。由此可见宋体简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嘞,在客观我赞叹宋体的完美在主观上我就是不待见它~从我小时候学word接触字体开始,宋体就是我最不喜欢的字体,细细的横线拉低了它的存在感,此外衬线(字脚)真是碍眼至极!至于黑体,我又觉得它太过严厉,沉重,只能用于标题。直到微软雅黑出现,我承认我被折服了,这种如同Helvetica般顺眼的字体才是唯一有资格成为默认中文字体的存在啊~
因为中文语言的特性,中文字体种类要远远远远少于英文,而且也没有英文字母的圆滑流畅,更没有不同长短的单词组合起来的节奏感。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们,看外国的设计大气时尚优雅,但只消把那些单词换成汉字,分分钟画面就变得没了味道……我认为吧,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被毛笔设计出来的在二维上变化的文字,而西文字母是在一维上变化的,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用设计西文的套路去设计中文。要想show出汉字的大气灵动,必须用毛笔!so,平面设计师应当是书法家!能够写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毛笔书法去匹配设计(你一定觉得我胡扯,但我觉得真正卓越的平面设计师应当有这个能力,作为设计师对书法的研习也可以增进审美力。或者那些书法家们可以向设计师出售自己的作品。),比如推理小说京极堂系列的封面我就很喜欢,那书法张力与鬼魅之气并具真是为小说增色不少。在我的理想状态下,汉字无须拥有太多字体而设计师应能够虽是创造字体。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