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致青春

他不羁的脸,像天色将晚。
她洗过的发,像心中火焰。
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致青春》
期待了不知道多久的致青春,终于上映了。没看过原著小说,不过完全被王菲的歌声打动,配合重口味小清新的预告片。所以一直在等。向来喜欢虐心的东西,我知道这会是一个释放。
一个群像式的青春记忆,所以就显得更加残酷,更加引发全体共鸣。更加让你只能看到痛和遗憾,更加只能泪流不止。
就像每一个宿舍都会有一个一门心思读书的圣人,每个宿舍都会有一个像小龙女一样纯粹的阮宛,也会有一个像异类一样雌雄同体的郑薇,可以厚脸皮地对不喜欢自己的男生穷追不舍。太爱郑薇,因为她是每一个女孩最单纯无邪心无杂念的时期最真实的写照,最青春的代表。这时的爱情是青春必修课,是可以废寝忘食去追寻的东西,带着懵懂的心去试探去把玩,去追寻,去得到。爱情就像放在橱窗里的衣服,不买到自己的衣柜就心心念念地记挂着,若即若离地思念着,
阮宛则像是每个女孩的青春延续,第二个时期, 此时的女孩因为爱上了一个人而变得小心敏感,因为爱情太甜太浓,都拼了命地要维护,要坚持。爱情是唯一的粮食,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哪怕是被背叛,都要忍住了泪去继续下去的事情,不安不甘吗?青春是一双美丽华贵的鞋,好到让人才走几步,就忙不迭地心疼那稍微的磨损。明知不能要的坏爱情,明明期待他能为你遮风挡雨,但看着你爱的男人像孩子一样在你的怀里痛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阮宛的决绝是一种必然,她代表着最纯粹的青春,为爱做出的全部隐忍和牺牲,是我们为爱打破常规奋不顾身的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想做却永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可以跟一个没有爱情但适合生活的人同行,我们可以同床异梦,我们可以为现实斩腰。我们有太多遗憾,需要在阮宛的身上得以重生。
对于爱情,如果说阮宛是明知真相却主动选择地继续犯傻,而郑薇是被欺骗着犯傻,但无疑郑薇是幸运的,因为被骗的太好,所以可以爱地那么热烈那么用力,爱得那样自由不沉重,那么就让她一直幸福地傻下去吧,但陈孝正也没有给她机会让她继续犯傻。一切戛然而止。因为单纯没有被打上任何青春记号的郑薇,陈孝正,也许成了她最深的烙印。
几年后的郑薇,则像是每个女孩的第三个时期,逐步迈向独立人格,不再依赖爱情生存的时期。正是阮宛的去世,让郑薇快速地成长了起来。我们明白爱已不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生存。爱情再好,也只是外用的,只能维系你一段时间的心情。而人真正能依靠的,唯有内心的强大。如果说陈孝正选择公派出国是他成长的一个标志,虽然这个成长听起来如此蹩脚,但这也是他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决定不再欺骗郑薇做出的更爱自己的决定,比起他犹豫不决继续伤害郑薇来讲这确实意味着一个成长。那么郑薇选择林静也是郑薇的成长,终于,她需要面对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沉迷于爱的幻象。可是为什么不能是陈孝正?因为真正的爱,就不会在视爱为生命的最美的青春时刻结束了。我们太明白青春期后的爱有多麻木,我们顶多爱一次。功成名就回国后的陈孝正是阅尽千帆后曾经沧海难为水,自此他可以心无旁骛,安稳生活,而郑薇则因为那段痛苦的爱情一直停在原地,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忘记过去的伤害重新在一起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跟陈孝正继续就意味着一直在原来的圈里绕,一辈子也走不出感情的迷宫。生活应该是平静的,而不是伴随着那样疼痛的青春,不是那样的大起大落患得患失,所以宁可在林静面前歇斯底里,宁可低声下气地求林静娶她,也不要在陈孝正面前掉一滴眼泪,因为在最爱的人面前自尊才格外的不堪一击。跟最爱的人的感情才必须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可以接受别人挑挑拣拣后觉得我是最适合结婚的人,但我不能接受那样爱过的我们,弄丢了彼此后再回头继续,因为那是对青春的亵渎。
这个电影,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最像谁?竟然不是姑娘,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像陈孝正,我的人生是一栋不可以有任何失误的大楼,活了二十多年了,我这张看似不羁的脸,却没有做过几件顺服我自己心意的事情,不敢爱自己爱的人,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走一步都精心设计,思量万千。我怕失败,怕走错,怕受伤,怕过的不幸福,唯一走错的一步,就是选择了你。你知道,我本只想有一个平静的婚姻。
比起小说的残酷,电影留白了,放弃林静,是因为郑薇的青春落在了一面叫做施洁的镜子上,悄然碎开。施洁这样的爱林静再也不会遇到了。那样爱陈孝正的郑薇也不会再有了,我不确定郑薇是否会选择一个像林静一样可以安慰她为她疗伤的爱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我知道她一定不会选择回到过去,因为真的,不如怀念。你扯心动肺的,对于不够爱你的男人来说,不过是释放体液罢了,你想得再多,他也不会多耗费一秒钟去想。所以真的,不如怀念吧。
现在每到五月温暖的午后,我还是会不自觉地流泪,一点潮热的空气都能让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打不通的电话都会让我焦虑万分,这是你给我的青春烙印。我不记得那个下午发生了什么,我只记得我站在临着路边的男生宿舍楼里,看着楼下穿来穿去的自行车,默默地流干了我全部的眼泪。然后轻轻地带上了你们宿舍的房门。门边的白墙上多了一道不起眼的划痕。
她洗过的发,像心中火焰。
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致青春》
期待了不知道多久的致青春,终于上映了。没看过原著小说,不过完全被王菲的歌声打动,配合重口味小清新的预告片。所以一直在等。向来喜欢虐心的东西,我知道这会是一个释放。
一个群像式的青春记忆,所以就显得更加残酷,更加引发全体共鸣。更加让你只能看到痛和遗憾,更加只能泪流不止。
就像每一个宿舍都会有一个一门心思读书的圣人,每个宿舍都会有一个像小龙女一样纯粹的阮宛,也会有一个像异类一样雌雄同体的郑薇,可以厚脸皮地对不喜欢自己的男生穷追不舍。太爱郑薇,因为她是每一个女孩最单纯无邪心无杂念的时期最真实的写照,最青春的代表。这时的爱情是青春必修课,是可以废寝忘食去追寻的东西,带着懵懂的心去试探去把玩,去追寻,去得到。爱情就像放在橱窗里的衣服,不买到自己的衣柜就心心念念地记挂着,若即若离地思念着,
阮宛则像是每个女孩的青春延续,第二个时期, 此时的女孩因为爱上了一个人而变得小心敏感,因为爱情太甜太浓,都拼了命地要维护,要坚持。爱情是唯一的粮食,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哪怕是被背叛,都要忍住了泪去继续下去的事情,不安不甘吗?青春是一双美丽华贵的鞋,好到让人才走几步,就忙不迭地心疼那稍微的磨损。明知不能要的坏爱情,明明期待他能为你遮风挡雨,但看着你爱的男人像孩子一样在你的怀里痛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阮宛的决绝是一种必然,她代表着最纯粹的青春,为爱做出的全部隐忍和牺牲,是我们为爱打破常规奋不顾身的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想做却永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可以跟一个没有爱情但适合生活的人同行,我们可以同床异梦,我们可以为现实斩腰。我们有太多遗憾,需要在阮宛的身上得以重生。
对于爱情,如果说阮宛是明知真相却主动选择地继续犯傻,而郑薇是被欺骗着犯傻,但无疑郑薇是幸运的,因为被骗的太好,所以可以爱地那么热烈那么用力,爱得那样自由不沉重,那么就让她一直幸福地傻下去吧,但陈孝正也没有给她机会让她继续犯傻。一切戛然而止。因为单纯没有被打上任何青春记号的郑薇,陈孝正,也许成了她最深的烙印。
几年后的郑薇,则像是每个女孩的第三个时期,逐步迈向独立人格,不再依赖爱情生存的时期。正是阮宛的去世,让郑薇快速地成长了起来。我们明白爱已不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生存。爱情再好,也只是外用的,只能维系你一段时间的心情。而人真正能依靠的,唯有内心的强大。如果说陈孝正选择公派出国是他成长的一个标志,虽然这个成长听起来如此蹩脚,但这也是他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决定不再欺骗郑薇做出的更爱自己的决定,比起他犹豫不决继续伤害郑薇来讲这确实意味着一个成长。那么郑薇选择林静也是郑薇的成长,终于,她需要面对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沉迷于爱的幻象。可是为什么不能是陈孝正?因为真正的爱,就不会在视爱为生命的最美的青春时刻结束了。我们太明白青春期后的爱有多麻木,我们顶多爱一次。功成名就回国后的陈孝正是阅尽千帆后曾经沧海难为水,自此他可以心无旁骛,安稳生活,而郑薇则因为那段痛苦的爱情一直停在原地,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忘记过去的伤害重新在一起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跟陈孝正继续就意味着一直在原来的圈里绕,一辈子也走不出感情的迷宫。生活应该是平静的,而不是伴随着那样疼痛的青春,不是那样的大起大落患得患失,所以宁可在林静面前歇斯底里,宁可低声下气地求林静娶她,也不要在陈孝正面前掉一滴眼泪,因为在最爱的人面前自尊才格外的不堪一击。跟最爱的人的感情才必须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可以接受别人挑挑拣拣后觉得我是最适合结婚的人,但我不能接受那样爱过的我们,弄丢了彼此后再回头继续,因为那是对青春的亵渎。
这个电影,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最像谁?竟然不是姑娘,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像陈孝正,我的人生是一栋不可以有任何失误的大楼,活了二十多年了,我这张看似不羁的脸,却没有做过几件顺服我自己心意的事情,不敢爱自己爱的人,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走一步都精心设计,思量万千。我怕失败,怕走错,怕受伤,怕过的不幸福,唯一走错的一步,就是选择了你。你知道,我本只想有一个平静的婚姻。
比起小说的残酷,电影留白了,放弃林静,是因为郑薇的青春落在了一面叫做施洁的镜子上,悄然碎开。施洁这样的爱林静再也不会遇到了。那样爱陈孝正的郑薇也不会再有了,我不确定郑薇是否会选择一个像林静一样可以安慰她为她疗伤的爱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我知道她一定不会选择回到过去,因为真的,不如怀念。你扯心动肺的,对于不够爱你的男人来说,不过是释放体液罢了,你想得再多,他也不会多耗费一秒钟去想。所以真的,不如怀念吧。
现在每到五月温暖的午后,我还是会不自觉地流泪,一点潮热的空气都能让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打不通的电话都会让我焦虑万分,这是你给我的青春烙印。我不记得那个下午发生了什么,我只记得我站在临着路边的男生宿舍楼里,看着楼下穿来穿去的自行车,默默地流干了我全部的眼泪。然后轻轻地带上了你们宿舍的房门。门边的白墙上多了一道不起眼的划痕。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