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们的记忆和想象致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巴金斯捡起指环的瞬间,泛着金光的弦乐危险又诱人,考拉笑着轻声问我,这就是魔戒动机吗?
回去路上,我快下车时候,考拉哼着矮人主题,我问,这是矮人动机吗?以前出现过吗?
在征途上,铜管和弦乐交替奏出矮人动机,坚定壮阔,伴随他们翻越高山峡谷穿过森林;在同食人怪的厮杀中,在地下同半兽人的战斗中,矮人动机威严雄壮,长号如矮人坚实的胸膛和执着的忠诚般感人;巴金斯试图悄悄离开而被发现,触动对故国沦陷的思念和悲伤时,在比尔博说出想要帮助他们寻找家园时,圆号奏出的矮人动机惆怅忧伤。
电影在托尔金原作基础上作了一些改动,形象的塑造上更倾向于表现主题。
霍比特人比尔博。
原著中,比尔博是被甘道夫哄骗着追上索林一行而加入冒险,电影中则是被血液中的冒险因子激励自愿越过夏尔富足的土地迫不及待地加入。
茫然弱小的霍比特人,为了检验自己的飞贼身份,去偷窃食人怪的钱包,在电影中则变成明确的目的,去解救被俘的小马。
被俘时问及周围有没有同伴,他说有很多,似乎是背叛了自己的同伴,这一点在电影里则表现为坚定地说没有。
原著中拖延食人怪直至黎明的是甘道夫,电影里全归于比尔博的急智。
被半兽人追杀至悬崖,所有人在即将坠入深渊的松树上悬挂,索林孤身掷向索格最终命悬一线时,我们可爱的比尔博,习惯了田园生活的霍比特人举起小小的裁纸刀独自去救索林,最初在夏尔美妙的单簧管霍比特人动机变形后迅速用铜管奏出,随后被激发的矮人们冲向强大的敌人,那时的矮人动机雄壮里有些悲凉。让人想起魔戒第一部里,林谷会议中精灵、人类、矮人各种贵族们为了如何毁灭魔戒争执不休时,弗罗多细小的声音说他愿意去魔多,那时甘道夫忧伤的眼神,阿拉冈“you have my sword”莱格勒斯“and you have my bow”“and my axe”。善良单纯的霍比特人总是有着巨大的勇气,或许这勇气出于无知,或许出自对故乡和生活平实的爱,但确实激励了艰巨任务中畏惧踟蹰的同伴。
矮人。
十三个矮人形象比书中更丰富鲜明。至少在读小说时面对一堆名字很让人头痛,电影中在外表和性格上更容易区分。年轻的菲力和奇力俊美又有活力,相较其他人没有那么多仇恨贪婪,不禁期待他们拨弄黄金竖琴的场景。至于索林,Armitage有鹰一般的眼神,如书中描述“双眼幽黑而深邃”。矮人血统中的褊狭蛮横多疑和对精灵的憎恶很明显,同时也把他高贵的荣誉和勇气, 为了挽救对于在他眼中完全是累赘的比尔博一次次冒生命危险。
比尔博被胁作人质,索林满是怒气却又高贵地放下手中的剑;比尔博险些坠入山谷时,索林冒生命危险相救。这些在原书中似乎并没有,却在电影中凸现了这个在粗鲁贪婪工于算计的矮人中的精英忠诚正直的英雄主义和王者风范。获救后向巴金斯致歉的诚恳,让人暗暗想到这个固执的王子最后的命运。
Armitage果然是有London Academy of Music and Dramatic Art学习musical theatre的经历,那首misty mountain很动人,作为这一行收复故土的勇士的指挥者,他的声音穿透人心。感觉有些像Gerard Butler和Mark Strong,既可以优雅动人如Mr. Thornton, André Marek,Mr. Knightley,也可以威严野心如Thorin, Attila, Duke of Norfolk (还有各种Lord各种Sir)。
埃尔隆德。
在瑞文戴尔,埃尔隆德狩猎归来,那一声“甘道夫”,意气风发面带笑容如春风拂面,美极了,让人心动,完全是一个宁静优裕中的大领主对于友人的优雅姿态。不敢说比起十年前魔戒中雨果大叔在容颜上有多少改变,我注意到他的背稍稍有些弯了。但这毕竟是先于魔戒中感受到危机四伏而为中土担忧为族人担忧为女儿担忧的埃尔隆德,优美的仪态,富足的心境。甘道夫面向晨曦中的凯兰崔尔夫人时,他在一旁平静节制地微笑。让人叹息瑞文戴尔的美好就要这样终止了。
所有熟悉的面孔,甘道夫,弗罗多,老去的比尔博,埃尔隆德,凯兰崔尔,萨鲁曼……在魔戒里,留在十年前的记忆里,和那时的我们在一起。他们在新的电影里再次出现,不曾改变,多么迷人的想法,仿佛在我们心里印证了他们给予的幻象真的存在过,我们的想象力曾经付出了辛苦的努力,于是有了一种捕获和拥有它的满足感。也许这个故事没有那么跌宕深刻,却让托尔金的世界更加坚实,那些熟悉如旧日朋友的形象在我们的想象里更加丰盈迷人。
回去路上,我快下车时候,考拉哼着矮人主题,我问,这是矮人动机吗?以前出现过吗?
在征途上,铜管和弦乐交替奏出矮人动机,坚定壮阔,伴随他们翻越高山峡谷穿过森林;在同食人怪的厮杀中,在地下同半兽人的战斗中,矮人动机威严雄壮,长号如矮人坚实的胸膛和执着的忠诚般感人;巴金斯试图悄悄离开而被发现,触动对故国沦陷的思念和悲伤时,在比尔博说出想要帮助他们寻找家园时,圆号奏出的矮人动机惆怅忧伤。
电影在托尔金原作基础上作了一些改动,形象的塑造上更倾向于表现主题。
霍比特人比尔博。
原著中,比尔博是被甘道夫哄骗着追上索林一行而加入冒险,电影中则是被血液中的冒险因子激励自愿越过夏尔富足的土地迫不及待地加入。
茫然弱小的霍比特人,为了检验自己的飞贼身份,去偷窃食人怪的钱包,在电影中则变成明确的目的,去解救被俘的小马。
被俘时问及周围有没有同伴,他说有很多,似乎是背叛了自己的同伴,这一点在电影里则表现为坚定地说没有。
原著中拖延食人怪直至黎明的是甘道夫,电影里全归于比尔博的急智。
被半兽人追杀至悬崖,所有人在即将坠入深渊的松树上悬挂,索林孤身掷向索格最终命悬一线时,我们可爱的比尔博,习惯了田园生活的霍比特人举起小小的裁纸刀独自去救索林,最初在夏尔美妙的单簧管霍比特人动机变形后迅速用铜管奏出,随后被激发的矮人们冲向强大的敌人,那时的矮人动机雄壮里有些悲凉。让人想起魔戒第一部里,林谷会议中精灵、人类、矮人各种贵族们为了如何毁灭魔戒争执不休时,弗罗多细小的声音说他愿意去魔多,那时甘道夫忧伤的眼神,阿拉冈“you have my sword”莱格勒斯“and you have my bow”“and my axe”。善良单纯的霍比特人总是有着巨大的勇气,或许这勇气出于无知,或许出自对故乡和生活平实的爱,但确实激励了艰巨任务中畏惧踟蹰的同伴。
矮人。
十三个矮人形象比书中更丰富鲜明。至少在读小说时面对一堆名字很让人头痛,电影中在外表和性格上更容易区分。年轻的菲力和奇力俊美又有活力,相较其他人没有那么多仇恨贪婪,不禁期待他们拨弄黄金竖琴的场景。至于索林,Armitage有鹰一般的眼神,如书中描述“双眼幽黑而深邃”。矮人血统中的褊狭蛮横多疑和对精灵的憎恶很明显,同时也把他高贵的荣誉和勇气, 为了挽救对于在他眼中完全是累赘的比尔博一次次冒生命危险。
比尔博被胁作人质,索林满是怒气却又高贵地放下手中的剑;比尔博险些坠入山谷时,索林冒生命危险相救。这些在原书中似乎并没有,却在电影中凸现了这个在粗鲁贪婪工于算计的矮人中的精英忠诚正直的英雄主义和王者风范。获救后向巴金斯致歉的诚恳,让人暗暗想到这个固执的王子最后的命运。
Armitage果然是有London Academy of Music and Dramatic Art学习musical theatre的经历,那首misty mountain很动人,作为这一行收复故土的勇士的指挥者,他的声音穿透人心。感觉有些像Gerard Butler和Mark Strong,既可以优雅动人如Mr. Thornton, André Marek,Mr. Knightley,也可以威严野心如Thorin, Attila, Duke of Norfolk (还有各种Lord各种Sir)。
埃尔隆德。
在瑞文戴尔,埃尔隆德狩猎归来,那一声“甘道夫”,意气风发面带笑容如春风拂面,美极了,让人心动,完全是一个宁静优裕中的大领主对于友人的优雅姿态。不敢说比起十年前魔戒中雨果大叔在容颜上有多少改变,我注意到他的背稍稍有些弯了。但这毕竟是先于魔戒中感受到危机四伏而为中土担忧为族人担忧为女儿担忧的埃尔隆德,优美的仪态,富足的心境。甘道夫面向晨曦中的凯兰崔尔夫人时,他在一旁平静节制地微笑。让人叹息瑞文戴尔的美好就要这样终止了。
所有熟悉的面孔,甘道夫,弗罗多,老去的比尔博,埃尔隆德,凯兰崔尔,萨鲁曼……在魔戒里,留在十年前的记忆里,和那时的我们在一起。他们在新的电影里再次出现,不曾改变,多么迷人的想法,仿佛在我们心里印证了他们给予的幻象真的存在过,我们的想象力曾经付出了辛苦的努力,于是有了一种捕获和拥有它的满足感。也许这个故事没有那么跌宕深刻,却让托尔金的世界更加坚实,那些熟悉如旧日朋友的形象在我们的想象里更加丰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