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看的电影很少,看的日本电影更少。但是几乎每部看过的日本家庭片都会给我带来长久的震动,让我一直在心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反复咀嚼。山田洋次的“弟弟”是这样,原田真人的“记我的母亲”也是这样。
这部电影我以为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最为成熟而大气的一部,一般拍家庭伦理都喜欢放在一个小背景里,局促的空间,有限的时间,以一个横截面来展示背后的甘苦辛酸。比如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饮食男女就是以每次家宴来推动情节与情感的发展。但是我也不知怎么,突然想起来王安忆对于小说篇幅的论述,拿来讲电影似乎也是有道理的。王安忆说,很多人把都德的《最后一课》奉为短篇小说的经典,认为这篇小说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小的法语课堂上看到了法德战争对于人民心灵的伤害。但是在王安忆看来,固然,这篇小说是短篇小说里的绝佳范本,因为它的题材就决定了这一定是一个短篇小说,不管它写的多长,是一千字还是十万字,都会是短篇小说。但是短篇小说是不是就能够以小见大,令读者见微知著从一个小小的横截面中窥知背后时代与历史的波澜,在王安忆看来,是不能的。
每种文学体裁,自有其擅长表现的与不擅长表现的。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其篇幅本身,甚至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就像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如果大卫不是十七英尺高,比真人还要高大,又怎么会有那种壮美的气势,尺寸与篇幅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表示。短篇小说,或者诗歌的作者再能提炼,作品的形式放在这里,对于历史、时代、更为纵深与广阔的人生和世界,势必难以有如长篇一样具体而微却又恢弘壮阔的描摹。一个短篇小说,再千锤百炼,也出不来《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气势,乃是因为长篇中篇短篇,本就自有其限制与长处。
说到电影上也是这样。
如果想要表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情世故,与荡气回肠的一生,把所有的矛盾与情绪都放在饭桌上自然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就是一个生活的横截面,观者确实可以在看完这一幕之后,想象此前会怎样,此后会怎样,这一幕既是生活中的典型,又是生活中的非典型。典型在于,这一幕以前常常发生,这些矛盾象征着一直以来的家人关系,只不过是一次情绪的总爆发;非典型在于,总爆发之后,愤怒之后,一地心酸。往后的岁月生活与人际会有微妙的改观。
但是这部电影选择的就类似于长篇小说的风格,是展开而非集中,铺陈开来细致叙述一段不算短的生命和生活中的人与事,从1959年到1973年,14年,一个少女成长为一个少妇,一个中年人白了头发弯了躯干,一个老年人老年痴呆症越发严重,最后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这些漫长的岁月里,看似导演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于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冲突,无非就是三代人之间的两桩冲突。一个是陈年旧事,母与子之间的心结;另一桩则是女儿对于父亲专制的反抗。说出来似乎觉得并没有什么新意或者荡气回肠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其实看完整部影片下来,觉得人生的况味尽在其中,无限苍凉。导演所选择的每一件小事,其实没有闲笔,都是有所含义。
首先说母与子之间的心结。其实并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事,大家都把话说开了,抱怨都抱怨在明面上,按说应该没有什么心结了,但是恰恰相反,有时候故意把一些事情摆在明面上说,往开了说,是怕别人以为自己有心结,但是其实就是有心病。在洪作小的时候,父亲去台湾驻兵,母亲带了他的俩个妹妹一同到了台湾,却独独把他留在了汤之岛,让他与仓库奶奶住在一起。在小时候的洪作看来,仓库奶奶,也就是妈妈父亲(祖父?)的小妾,才是他的亲人,他与她颇为同仇敌忾。让仓库奶奶在主屋吃饭的本家爷爷奶奶,来接他回家的妈妈,都是“敌人”。洪作内心对母亲是有怨的,觉得她抛弃了自己,自己是被遗弃了。所以,其实琴子和赖川那看似玩笑的对话“爸爸一定会认为你背叛了我。”并不是玩笑,洪作的内心深处一直就有这样一种恐惧,或者自怜自伤的情感。虽然洪作时时半真半假地向母亲抱怨,但是其实他内心里完全没有看开,一直是一个心结,与母亲隔阂了一辈子,直到她老年痴呆。
而在母亲看来,其实真相已经由洪作的妻子说出来了,母亲是希望为家里留一个根;而且长子反正独立有勇气,而两个女儿太小;若他误会她,那也没关系,反正他可以写出精彩的小说。其实,母亲一直都知道儿子对她没有出口却年深日久的怨,但是她反而不去解释。这里面的感情其实是蛮可以玩味的。所以洪作在听到母亲念他小时候写的、自己都已经不记得了的诗的时候,会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这时候冰雪算是融化了,心结真正解开,当是他背着母亲在海滩上走。
不过我总归是觉得,这么说还是有点简化,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里的怨与长达几十年的误解。其实母亲与洪作之间,心结是隐在表面的平静与琐细之下的,解开心结倒是有一个蛮明显的情绪波动;而父亲与女儿之间,平时冲突不断,但是和解反而是无声无息的。
看着老母亲的痴呆我们心酸,但是看到儿子不知不觉也步入老年,对女儿也慈和许多,通情达理许多,看他独行的身影好像有点意兴阑珊,又何尝不让观者和看到这一切的女儿心酸。所以琴子给他拍的一系列照片,其实也是和解,或者说是女儿对于父亲的理解。小的时候,女儿只考虑自己,觉得父亲强迫,专制,限制她们的自由;稍大一点,女儿对父亲本人,而不仅仅是他对于她的行为有微词,认为父亲对奶奶心不真,她质问他,是不是作为一个作家才对于奶奶有温柔的体谅,作为一个儿子却是怨恨她的?
说实话,这句诘问,让影片之外的我都暗暗思忖,我自己对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作为一个审美者,一个局外人,我对他们是一种态度;而作为一个局内人,我对他们又是另一种态度。我时时提倡无功利的,全然客观的,审美的态度去看人看事,但是这正说明我在逃避我真实的身份。大约更为真实的身份下,作为女儿,作为朋友,作为伙伴,我的心里是有怨的,有不甘的,有恨。
而直到琴子也开始渐渐步入人生的成熟期,慢慢变成一个中年人的时候,她才对父亲有了更温柔的体谅与贴心的理解,理解到了父亲的爱与隐忍,甚至是父亲的无奈与孤独。琴子给洪作拍照那一节也是令我非常有共鸣,非常动人的一节,因为我对自己的父亲,也在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
总归这部电影把人生与内心的丰富和波澜展现的非常出色,细节繁多却令人印象深刻,过一段时日再看一遍,大约还会有更多的感悟。
这部电影我以为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最为成熟而大气的一部,一般拍家庭伦理都喜欢放在一个小背景里,局促的空间,有限的时间,以一个横截面来展示背后的甘苦辛酸。比如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饮食男女就是以每次家宴来推动情节与情感的发展。但是我也不知怎么,突然想起来王安忆对于小说篇幅的论述,拿来讲电影似乎也是有道理的。王安忆说,很多人把都德的《最后一课》奉为短篇小说的经典,认为这篇小说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小的法语课堂上看到了法德战争对于人民心灵的伤害。但是在王安忆看来,固然,这篇小说是短篇小说里的绝佳范本,因为它的题材就决定了这一定是一个短篇小说,不管它写的多长,是一千字还是十万字,都会是短篇小说。但是短篇小说是不是就能够以小见大,令读者见微知著从一个小小的横截面中窥知背后时代与历史的波澜,在王安忆看来,是不能的。
每种文学体裁,自有其擅长表现的与不擅长表现的。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其篇幅本身,甚至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就像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如果大卫不是十七英尺高,比真人还要高大,又怎么会有那种壮美的气势,尺寸与篇幅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表示。短篇小说,或者诗歌的作者再能提炼,作品的形式放在这里,对于历史、时代、更为纵深与广阔的人生和世界,势必难以有如长篇一样具体而微却又恢弘壮阔的描摹。一个短篇小说,再千锤百炼,也出不来《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气势,乃是因为长篇中篇短篇,本就自有其限制与长处。
说到电影上也是这样。
如果想要表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情世故,与荡气回肠的一生,把所有的矛盾与情绪都放在饭桌上自然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就是一个生活的横截面,观者确实可以在看完这一幕之后,想象此前会怎样,此后会怎样,这一幕既是生活中的典型,又是生活中的非典型。典型在于,这一幕以前常常发生,这些矛盾象征着一直以来的家人关系,只不过是一次情绪的总爆发;非典型在于,总爆发之后,愤怒之后,一地心酸。往后的岁月生活与人际会有微妙的改观。
但是这部电影选择的就类似于长篇小说的风格,是展开而非集中,铺陈开来细致叙述一段不算短的生命和生活中的人与事,从1959年到1973年,14年,一个少女成长为一个少妇,一个中年人白了头发弯了躯干,一个老年人老年痴呆症越发严重,最后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这些漫长的岁月里,看似导演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于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冲突,无非就是三代人之间的两桩冲突。一个是陈年旧事,母与子之间的心结;另一桩则是女儿对于父亲专制的反抗。说出来似乎觉得并没有什么新意或者荡气回肠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其实看完整部影片下来,觉得人生的况味尽在其中,无限苍凉。导演所选择的每一件小事,其实没有闲笔,都是有所含义。
首先说母与子之间的心结。其实并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事,大家都把话说开了,抱怨都抱怨在明面上,按说应该没有什么心结了,但是恰恰相反,有时候故意把一些事情摆在明面上说,往开了说,是怕别人以为自己有心结,但是其实就是有心病。在洪作小的时候,父亲去台湾驻兵,母亲带了他的俩个妹妹一同到了台湾,却独独把他留在了汤之岛,让他与仓库奶奶住在一起。在小时候的洪作看来,仓库奶奶,也就是妈妈父亲(祖父?)的小妾,才是他的亲人,他与她颇为同仇敌忾。让仓库奶奶在主屋吃饭的本家爷爷奶奶,来接他回家的妈妈,都是“敌人”。洪作内心对母亲是有怨的,觉得她抛弃了自己,自己是被遗弃了。所以,其实琴子和赖川那看似玩笑的对话“爸爸一定会认为你背叛了我。”并不是玩笑,洪作的内心深处一直就有这样一种恐惧,或者自怜自伤的情感。虽然洪作时时半真半假地向母亲抱怨,但是其实他内心里完全没有看开,一直是一个心结,与母亲隔阂了一辈子,直到她老年痴呆。
而在母亲看来,其实真相已经由洪作的妻子说出来了,母亲是希望为家里留一个根;而且长子反正独立有勇气,而两个女儿太小;若他误会她,那也没关系,反正他可以写出精彩的小说。其实,母亲一直都知道儿子对她没有出口却年深日久的怨,但是她反而不去解释。这里面的感情其实是蛮可以玩味的。所以洪作在听到母亲念他小时候写的、自己都已经不记得了的诗的时候,会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这时候冰雪算是融化了,心结真正解开,当是他背着母亲在海滩上走。
不过我总归是觉得,这么说还是有点简化,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里的怨与长达几十年的误解。其实母亲与洪作之间,心结是隐在表面的平静与琐细之下的,解开心结倒是有一个蛮明显的情绪波动;而父亲与女儿之间,平时冲突不断,但是和解反而是无声无息的。
看着老母亲的痴呆我们心酸,但是看到儿子不知不觉也步入老年,对女儿也慈和许多,通情达理许多,看他独行的身影好像有点意兴阑珊,又何尝不让观者和看到这一切的女儿心酸。所以琴子给他拍的一系列照片,其实也是和解,或者说是女儿对于父亲的理解。小的时候,女儿只考虑自己,觉得父亲强迫,专制,限制她们的自由;稍大一点,女儿对父亲本人,而不仅仅是他对于她的行为有微词,认为父亲对奶奶心不真,她质问他,是不是作为一个作家才对于奶奶有温柔的体谅,作为一个儿子却是怨恨她的?
说实话,这句诘问,让影片之外的我都暗暗思忖,我自己对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作为一个审美者,一个局外人,我对他们是一种态度;而作为一个局内人,我对他们又是另一种态度。我时时提倡无功利的,全然客观的,审美的态度去看人看事,但是这正说明我在逃避我真实的身份。大约更为真实的身份下,作为女儿,作为朋友,作为伙伴,我的心里是有怨的,有不甘的,有恨。
而直到琴子也开始渐渐步入人生的成熟期,慢慢变成一个中年人的时候,她才对父亲有了更温柔的体谅与贴心的理解,理解到了父亲的爱与隐忍,甚至是父亲的无奈与孤独。琴子给洪作拍照那一节也是令我非常有共鸣,非常动人的一节,因为我对自己的父亲,也在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
总归这部电影把人生与内心的丰富和波澜展现的非常出色,细节繁多却令人印象深刻,过一段时日再看一遍,大约还会有更多的感悟。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