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看福尔摩斯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08/12/2012,做点增补的小说明:
这篇文章是一篇剧评,不是一篇推理小说史的论文。虽然里面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推理小说的观点,但它只是作者推理小说观的一部分,有一些看法因为和Elementary及福尔摩斯没有关系,作者就没有仔细叙述。作者的推理小说观可能有些奇怪,以坂口安吾的观点为基础,在上面又私搭乱建了很多内容,如果真要说的话估计得写个硕士论文,可惜作者读的是语言学而不是文学,嘤嘤嘤。
虽然是个英语推理小说翻译,但作者对欧美系没有对日系那么有爱,奎因和克里斯蒂了解得都很有限,在这点上作者表示深深的忏悔。所以再问作者“能不能多举点欧美的例子”的读者们,你们估计要失望了。
最后,作者是福尔摩斯真心粉,谁黑福尔摩斯跟谁急的那种粉,就算认为福尔摩斯不是完全的“推理小说”,作者也爱它,爱得毫无保留,穷自己三代都继续爱。不过作者从来没有对任何非常规trick[包括但不限于叙述性诡计]抱有任何偏见——对一个读梅菲斯特获奖作品的人说“你对诡计特征有偏见”,你们考虑过梅菲斯特奖的感受吗!
以下文字吐槽有,掉书袋有,优越感有[当然,和BBC没有太大关系],瞎眼慎入。
是谁说这是一场战争?连BBC粉和CBS粉+BBC黑之间的互掐都不算,因为啊,好多人连靶子都不知道树在哪里。
米泽穗信在他的日常推理代表作古典部系列的第二卷《愚者的片尾》里是这么说的——
『斜视着这些东西,伊原显得非常冷淡:
“她打算要从福尔摩斯里学习推理?”
听了这个问题,羽场答道:
“没错,所以才说她是门外汉啊。”』
而这句话,即使是书中作为伪·福尔摩斯迷身份出现的福部里志,似乎也没有加以反驳——或者说是根本没办法反驳。
因为福尔摩斯本身,并不是完全的推理小说。
诚然,歇洛克·福尔摩斯自己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演绎法这个名字流传到现在也不是吃白饭的;但是不得不说,原著福尔摩斯系列里的推理情节,实在是弱气了一点。把福尔摩斯和华生与所谓“日本的福尔摩斯和华生”——也就是御手洗洁和石冈和己相比,后者的推理简直就是天花乱坠,不管是三大经典卷还是后来的神棍新御手洗四卷,每一个长篇都是一个从开头到结尾摆出全部线索以供读者参考的故事,最后有理有据毫无疑问地揭开真相,哪怕有多么坑爹,它也是有着完整回路支撑的故事,宛如一发寄给读者的推理挑战状。
而前者呢?更像是一系列线索跳跃因此人物更显得立体的时代性侦探小说。想想那些经典的细部推理,初见时猜测华生的背景,怀表推理,兄弟二人在第欧根尼俱乐部门口观察路人,《跳舞小人》前关于打台球和投资的对话,每一次的套路反而是先真相后线索。这种倒叙逆推的方式对华生这个记叙角色来说再合适不过,但是对于推理——让读者参与推理而不是读者干看着福尔摩斯一个人推理——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即使是自称受到福尔摩斯影响而写出史迈利三部曲的约翰·勒卡雷,在给注释版福尔摩斯全集作序的时候,也丝毫没有提到“推理”一词。相反,他的重点完全放在了人物的设计和人性的描述上。勒卡雷盛赞柯南道尔对于福尔摩斯小说中的人物安排,把读者放在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智力水平上[注意!勒卡雷自己认为,读者的水平应该是比华生强一点的,所以埋怨华生太呆的人请出门右转去圆场算账],以及对善和恶不加标签的描写。而推理这件事,似乎早就被甩到了九霄云外。
也难怪,适合从福尔摩斯那里学习的,更多是一个智慧人物的塑造方式;而想从他那里学习推理,肯定是要被尖牙利嘴的伊原摩耶花妹子质疑一番的。
所以,每次当有关福尔摩斯的剧作上演的时候,我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推理身上。福尔摩斯本身是个聪明的人,福尔摩斯和华生是一对好搭档,这是我更加关注的问题。搭档,意味着火花,意味着配合。至于推理,更多时候已经退位成烘托人物形象而存在的一些背景因素了。
那么就来说搭档和火花的问题。
继续说回自称按照福尔摩斯和华生模式创造了史迈利和吉勒姆二位的勒卡雷老爷爷身上。如果说锅匠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一例,那么福尔摩斯激发的搭档配对真的是太多了,“日本版福尔摩斯”的御手洗洁和石冈和己并不用说,摇摆在福尔摩斯和安倍晴明之间的汤川学和草薙俊平也不用说,元小说一派的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和大河原番三也不用说,作家直接借鉴作家的火村英生和有栖川有栖更是明显,甚至之前提到的古典部折木奉太郎和福部里志据说也是按照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模式设计的。至于欧美系,我小说看得不多,但是电视剧多少看一点,豪斯和威尔逊两位大叔难道不是明显地在向福尔摩斯系列致敬吗?男女搭配也不是没有,犀川创平和西之园萌绘多多少少能看出点影子;性别转换也不是没有,虽然《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这个动画实在是太不著名了,但是再怎么不著名,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吧。
都有了这么多衍生版本了,再多改编几个出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我每次数到这里,都会这么想,偷偷地想,光明正大地想。
这么多搭档我还没数全,有男的女的,有老的年轻的,职业性格不一,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如果给这些搭档们找一个共性,其实也很简单:有火花。火花是双人合作推理里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谁愿意跟木头似的搭档打交道。御手洗和石冈都要被女角们认为是基佬了,火村和有栖川基本上就是熟年夫妇模式大开,连房子和小薇在最后一集里都私奔浪迹天涯了,没火花的话,这些情形哪一个会存在?
而原著里的火花,也明显而耀眼。“方便则来,不便亦来”,“你体重增加了七磅半”,“要是没有我自己的包斯威尔,我将不知所措”,“要是你不让我和你一同去冒这个险,我就要到警察局去告发你”,“要是你伤害了华生,你不用打算活着离开这间屋子”……我就凭印象举了几个,当然还有更多的话,不断从印象里翻滚出来。没有火花,我们看福尔摩斯,又是看什么呢?
最后说说改编。
推理小说改编影视动画,我看得不多也不少,分数给得有高也有低。我见过实打实按照原著的改编,比如《冰果》[原案是米泽穗信的古典部系列]和《魍魉之匣》[原案是京极夏彦的同名小说];也见过彻彻底底的粉碎性改编,比如《Un-Go》[原案是坂口安吾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性转什么的不是没有,比如《神探伽利略》[原案是东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增添角色的也不算少见,比如《名侦探的规则》[原案是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但是重点在于,什么是改编,什么是好的改编。
人在国外,手头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只能拿汉典网站凑个数——“改编”的定义,似乎是这个样子:“对原作品进行的重新编写。前后作品的体裁往往不同。”从小说到电影电视剧甚至动画,是绝对的改编,体裁已经变得差不多了。但是题材却不一定变——起码我们多少能看出原著的影子,也就是说,原著的核心还在。
就拿粉碎性改编的《Un-Go》来说吧。时间变化跨度上百年——从明治年代到战后近未来;人物设定全盘扭转——因果从原著里的大叔剧作家到动画里的妖怪少女,虎山泉从原著里的开武道馆的变态到动画里的干练女警察;故事细部全面推翻——原本不存在的佐佐风守改了名字,有了实像,还竟然是人工智能,因果的破案不是推理,而是靠异能获得真相。但是如果把它和《安吾捕物帖》对照,却依然能看出明显的影子:案件的脉络基本遵循原著,虎山、结城和海胜之间的互动完好对应了原著里泉山、结城和胜海的关系,而最根本最为内在的人性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失去过。不管是先看书还是先看动画,都不会有任何不适感。就这样,即使是粉碎性改编,也不是糟糕的改编。
再牵扯出一部小说党和剧党之间有点矛盾的剧来对比一下——《神探伽利略》。最大的变动是把原著里的助手役、汤川的大学好友草薙俊平变为新扎师妹内海薰,并添加了汤川和内海的感情线,除此之外案件基本和原著没有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部的改动比CBS版的福尔摩斯都小了很多,但是这部剧不但引起了一些小说党[包括我]的不适,连原作者东野圭吾在接受改编的时候都显得很勉强。为什么?因为火花被替换了——本来十几年建立在深厚友情之上的天衣无缝的合作及吐槽完全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二妹子的恋爱想法,汤川的内涵也被削弱了很多,变成了耍帅为主相对平面的形象。原本存在于主角二人之间的火花一被抽离,就算是案件基本保持原状,也不能说是出色的改编。当然福山和柴咲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改编的不足那就是后话了。
但是这些改编,起码还基于一点,那就是对原著案件脉络还是有掌握的。如果完全抛开原著的脉络,转而自己编造故事,那么即使应用了人设,也不能说是好的改编——甚至连改编都算不上,只能是AU同人。
我想说的,其实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但是为了防止有人嚷嚷没看懂,我就特地高贵冷艳一把,再把我的吐槽点列出来:
其一,凡是说看福尔摩斯是为了看推理的人,我个人建议最好去找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或者有栖川有栖的《第四十六号密室》换换脑子,或者看看撸撸姐系列也没差。世界观不一样的人,不仅没办法谈恋爱,似乎连一起看剧都要有困难了。说BBC推理情节弱?那是因为原著本身推理情节就不算很强。《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和《恐怖谷》这三卷里每卷都有半本在讲恩怨情仇,搁岛田庄司那里叫灌水,我都替岛田老师觉得冤枉得慌。
其二,我不管BBC和CBS谁家更OOC,我不管福尔摩斯是个高功能反社会,不管华生是个酗酒成性的亚裔软妹,反正这些事情总会有人做,你不做别人就会做。把福尔摩斯的故事移植到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抛开与推理小说的时代紧密性相契合这一点不说,这些本来就是极为强大的创新,我对各位编剧们非常赞赏,不管那人是不是胖莫。但是再怎么动手,拜托把搭档之间必须要有的火花留下,没有火花就永远不是福尔摩斯。这是BBC最大的强项,开场二十分钟就可以敲定两个人一生的合作,却也偏偏是CBS的软肋——都磨叽一集了还不知道Lucy姐是不是还要继续给JLM打工。
其三,说什么AU、性转、时代变化、人设性格变动,其实都是可以忍的,但是凡是在改编情节里不关照原著的改编都是耍!!!流!!!氓!!!CBS你缺乏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火花,这也就算了,如果老老实实走原著路线,说不定还能落个和《神探伽利略》一样起码会有剧党站稳了夸的结局;没想到你们居然是自己搞推理独创,却还要说自己是福尔摩斯的改编,你们真的有意思和节操么?还有那些说什么BBC好的案子都来自原著的人,我都有点想扶额了,要是没有那么多原著戏份,还能配得上“改编”二字么?
反正,每当我抱起床头的花椰菜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个怪异的侦探,那个可怜的医生,此时此刻应该就和我在同一座城市里静静生活吧。就算不能相见,也应该还是在某个角落里,用着同样格林威治的时间,一起呼吸雨蒙蒙的空气吧。
但是如果我真有机会去纽约,见到那个纹身肌肉男,我也许会扭头看他一眼,心想:“你谁啊?”
小蝶
13/10/2012凌晨 于伦敦
p.s.那些说潮爷太呆的人,当年胖莫要是选了Matt Smith[也就是现在的小十一]去演了华生,你们是不是会疯掉呢?
p.p.s.我个人建议呢,接受不了BBC改编版的人,最好也不要自称自己对福学有多么了解。如果你们看到有福学家说赫德森太太暗恋福尔摩斯,迈克罗夫特暗中和莫里亚蒂勾搭,我想你们估计是会哭出声的吧。
p.p.p.s.我心中的福尔摩斯真爱粉始终包括几个人:约翰·勒卡雷、大卫·肖、米泽穗信、岛田庄司,还有史蒂文·莫法特。
p.p.p.p.s.牵扯文本一多就容易出误读,这我倒是早就预料到了,毕竟我本身写得也比较别扭,因为担心被别人喷。但居然有人在引用的时候说我对E剧高度赞扬……读者朋友们,你们的眼睛是瞎了吗。
这篇文章是一篇剧评,不是一篇推理小说史的论文。虽然里面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推理小说的观点,但它只是作者推理小说观的一部分,有一些看法因为和Elementary及福尔摩斯没有关系,作者就没有仔细叙述。作者的推理小说观可能有些奇怪,以坂口安吾的观点为基础,在上面又私搭乱建了很多内容,如果真要说的话估计得写个硕士论文,可惜作者读的是语言学而不是文学,嘤嘤嘤。
虽然是个英语推理小说翻译,但作者对欧美系没有对日系那么有爱,奎因和克里斯蒂了解得都很有限,在这点上作者表示深深的忏悔。所以再问作者“能不能多举点欧美的例子”的读者们,你们估计要失望了。
最后,作者是福尔摩斯真心粉,谁黑福尔摩斯跟谁急的那种粉,就算认为福尔摩斯不是完全的“推理小说”,作者也爱它,爱得毫无保留,穷自己三代都继续爱。不过作者从来没有对任何非常规trick[包括但不限于叙述性诡计]抱有任何偏见——对一个读梅菲斯特获奖作品的人说“你对诡计特征有偏见”,你们考虑过梅菲斯特奖的感受吗!
以下文字吐槽有,掉书袋有,优越感有[当然,和BBC没有太大关系],瞎眼慎入。
是谁说这是一场战争?连BBC粉和CBS粉+BBC黑之间的互掐都不算,因为啊,好多人连靶子都不知道树在哪里。
米泽穗信在他的日常推理代表作古典部系列的第二卷《愚者的片尾》里是这么说的——
『斜视着这些东西,伊原显得非常冷淡:
“她打算要从福尔摩斯里学习推理?”
听了这个问题,羽场答道:
“没错,所以才说她是门外汉啊。”』
而这句话,即使是书中作为伪·福尔摩斯迷身份出现的福部里志,似乎也没有加以反驳——或者说是根本没办法反驳。
因为福尔摩斯本身,并不是完全的推理小说。
诚然,歇洛克·福尔摩斯自己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演绎法这个名字流传到现在也不是吃白饭的;但是不得不说,原著福尔摩斯系列里的推理情节,实在是弱气了一点。把福尔摩斯和华生与所谓“日本的福尔摩斯和华生”——也就是御手洗洁和石冈和己相比,后者的推理简直就是天花乱坠,不管是三大经典卷还是后来的神棍新御手洗四卷,每一个长篇都是一个从开头到结尾摆出全部线索以供读者参考的故事,最后有理有据毫无疑问地揭开真相,哪怕有多么坑爹,它也是有着完整回路支撑的故事,宛如一发寄给读者的推理挑战状。
而前者呢?更像是一系列线索跳跃因此人物更显得立体的时代性侦探小说。想想那些经典的细部推理,初见时猜测华生的背景,怀表推理,兄弟二人在第欧根尼俱乐部门口观察路人,《跳舞小人》前关于打台球和投资的对话,每一次的套路反而是先真相后线索。这种倒叙逆推的方式对华生这个记叙角色来说再合适不过,但是对于推理——让读者参与推理而不是读者干看着福尔摩斯一个人推理——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即使是自称受到福尔摩斯影响而写出史迈利三部曲的约翰·勒卡雷,在给注释版福尔摩斯全集作序的时候,也丝毫没有提到“推理”一词。相反,他的重点完全放在了人物的设计和人性的描述上。勒卡雷盛赞柯南道尔对于福尔摩斯小说中的人物安排,把读者放在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智力水平上[注意!勒卡雷自己认为,读者的水平应该是比华生强一点的,所以埋怨华生太呆的人请出门右转去圆场算账],以及对善和恶不加标签的描写。而推理这件事,似乎早就被甩到了九霄云外。
也难怪,适合从福尔摩斯那里学习的,更多是一个智慧人物的塑造方式;而想从他那里学习推理,肯定是要被尖牙利嘴的伊原摩耶花妹子质疑一番的。
所以,每次当有关福尔摩斯的剧作上演的时候,我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推理身上。福尔摩斯本身是个聪明的人,福尔摩斯和华生是一对好搭档,这是我更加关注的问题。搭档,意味着火花,意味着配合。至于推理,更多时候已经退位成烘托人物形象而存在的一些背景因素了。
那么就来说搭档和火花的问题。
继续说回自称按照福尔摩斯和华生模式创造了史迈利和吉勒姆二位的勒卡雷老爷爷身上。如果说锅匠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一例,那么福尔摩斯激发的搭档配对真的是太多了,“日本版福尔摩斯”的御手洗洁和石冈和己并不用说,摇摆在福尔摩斯和安倍晴明之间的汤川学和草薙俊平也不用说,元小说一派的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和大河原番三也不用说,作家直接借鉴作家的火村英生和有栖川有栖更是明显,甚至之前提到的古典部折木奉太郎和福部里志据说也是按照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模式设计的。至于欧美系,我小说看得不多,但是电视剧多少看一点,豪斯和威尔逊两位大叔难道不是明显地在向福尔摩斯系列致敬吗?男女搭配也不是没有,犀川创平和西之园萌绘多多少少能看出点影子;性别转换也不是没有,虽然《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这个动画实在是太不著名了,但是再怎么不著名,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吧。
都有了这么多衍生版本了,再多改编几个出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我每次数到这里,都会这么想,偷偷地想,光明正大地想。
这么多搭档我还没数全,有男的女的,有老的年轻的,职业性格不一,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如果给这些搭档们找一个共性,其实也很简单:有火花。火花是双人合作推理里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谁愿意跟木头似的搭档打交道。御手洗和石冈都要被女角们认为是基佬了,火村和有栖川基本上就是熟年夫妇模式大开,连房子和小薇在最后一集里都私奔浪迹天涯了,没火花的话,这些情形哪一个会存在?
而原著里的火花,也明显而耀眼。“方便则来,不便亦来”,“你体重增加了七磅半”,“要是没有我自己的包斯威尔,我将不知所措”,“要是你不让我和你一同去冒这个险,我就要到警察局去告发你”,“要是你伤害了华生,你不用打算活着离开这间屋子”……我就凭印象举了几个,当然还有更多的话,不断从印象里翻滚出来。没有火花,我们看福尔摩斯,又是看什么呢?
最后说说改编。
推理小说改编影视动画,我看得不多也不少,分数给得有高也有低。我见过实打实按照原著的改编,比如《冰果》[原案是米泽穗信的古典部系列]和《魍魉之匣》[原案是京极夏彦的同名小说];也见过彻彻底底的粉碎性改编,比如《Un-Go》[原案是坂口安吾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性转什么的不是没有,比如《神探伽利略》[原案是东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增添角色的也不算少见,比如《名侦探的规则》[原案是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但是重点在于,什么是改编,什么是好的改编。
人在国外,手头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只能拿汉典网站凑个数——“改编”的定义,似乎是这个样子:“对原作品进行的重新编写。前后作品的体裁往往不同。”从小说到电影电视剧甚至动画,是绝对的改编,体裁已经变得差不多了。但是题材却不一定变——起码我们多少能看出原著的影子,也就是说,原著的核心还在。
就拿粉碎性改编的《Un-Go》来说吧。时间变化跨度上百年——从明治年代到战后近未来;人物设定全盘扭转——因果从原著里的大叔剧作家到动画里的妖怪少女,虎山泉从原著里的开武道馆的变态到动画里的干练女警察;故事细部全面推翻——原本不存在的佐佐风守改了名字,有了实像,还竟然是人工智能,因果的破案不是推理,而是靠异能获得真相。但是如果把它和《安吾捕物帖》对照,却依然能看出明显的影子:案件的脉络基本遵循原著,虎山、结城和海胜之间的互动完好对应了原著里泉山、结城和胜海的关系,而最根本最为内在的人性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失去过。不管是先看书还是先看动画,都不会有任何不适感。就这样,即使是粉碎性改编,也不是糟糕的改编。
再牵扯出一部小说党和剧党之间有点矛盾的剧来对比一下——《神探伽利略》。最大的变动是把原著里的助手役、汤川的大学好友草薙俊平变为新扎师妹内海薰,并添加了汤川和内海的感情线,除此之外案件基本和原著没有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部的改动比CBS版的福尔摩斯都小了很多,但是这部剧不但引起了一些小说党[包括我]的不适,连原作者东野圭吾在接受改编的时候都显得很勉强。为什么?因为火花被替换了——本来十几年建立在深厚友情之上的天衣无缝的合作及吐槽完全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二妹子的恋爱想法,汤川的内涵也被削弱了很多,变成了耍帅为主相对平面的形象。原本存在于主角二人之间的火花一被抽离,就算是案件基本保持原状,也不能说是出色的改编。当然福山和柴咲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改编的不足那就是后话了。
但是这些改编,起码还基于一点,那就是对原著案件脉络还是有掌握的。如果完全抛开原著的脉络,转而自己编造故事,那么即使应用了人设,也不能说是好的改编——甚至连改编都算不上,只能是AU同人。
我想说的,其实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但是为了防止有人嚷嚷没看懂,我就特地高贵冷艳一把,再把我的吐槽点列出来:
其一,凡是说看福尔摩斯是为了看推理的人,我个人建议最好去找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或者有栖川有栖的《第四十六号密室》换换脑子,或者看看撸撸姐系列也没差。世界观不一样的人,不仅没办法谈恋爱,似乎连一起看剧都要有困难了。说BBC推理情节弱?那是因为原著本身推理情节就不算很强。《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和《恐怖谷》这三卷里每卷都有半本在讲恩怨情仇,搁岛田庄司那里叫灌水,我都替岛田老师觉得冤枉得慌。
其二,我不管BBC和CBS谁家更OOC,我不管福尔摩斯是个高功能反社会,不管华生是个酗酒成性的亚裔软妹,反正这些事情总会有人做,你不做别人就会做。把福尔摩斯的故事移植到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抛开与推理小说的时代紧密性相契合这一点不说,这些本来就是极为强大的创新,我对各位编剧们非常赞赏,不管那人是不是胖莫。但是再怎么动手,拜托把搭档之间必须要有的火花留下,没有火花就永远不是福尔摩斯。这是BBC最大的强项,开场二十分钟就可以敲定两个人一生的合作,却也偏偏是CBS的软肋——都磨叽一集了还不知道Lucy姐是不是还要继续给JLM打工。
其三,说什么AU、性转、时代变化、人设性格变动,其实都是可以忍的,但是凡是在改编情节里不关照原著的改编都是耍!!!流!!!氓!!!CBS你缺乏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火花,这也就算了,如果老老实实走原著路线,说不定还能落个和《神探伽利略》一样起码会有剧党站稳了夸的结局;没想到你们居然是自己搞推理独创,却还要说自己是福尔摩斯的改编,你们真的有意思和节操么?还有那些说什么BBC好的案子都来自原著的人,我都有点想扶额了,要是没有那么多原著戏份,还能配得上“改编”二字么?
反正,每当我抱起床头的花椰菜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个怪异的侦探,那个可怜的医生,此时此刻应该就和我在同一座城市里静静生活吧。就算不能相见,也应该还是在某个角落里,用着同样格林威治的时间,一起呼吸雨蒙蒙的空气吧。
但是如果我真有机会去纽约,见到那个纹身肌肉男,我也许会扭头看他一眼,心想:“你谁啊?”
小蝶
13/10/2012凌晨 于伦敦
p.s.那些说潮爷太呆的人,当年胖莫要是选了Matt Smith[也就是现在的小十一]去演了华生,你们是不是会疯掉呢?
p.p.s.我个人建议呢,接受不了BBC改编版的人,最好也不要自称自己对福学有多么了解。如果你们看到有福学家说赫德森太太暗恋福尔摩斯,迈克罗夫特暗中和莫里亚蒂勾搭,我想你们估计是会哭出声的吧。
p.p.p.s.我心中的福尔摩斯真爱粉始终包括几个人:约翰·勒卡雷、大卫·肖、米泽穗信、岛田庄司,还有史蒂文·莫法特。
p.p.p.p.s.牵扯文本一多就容易出误读,这我倒是早就预料到了,毕竟我本身写得也比较别扭,因为担心被别人喷。但居然有人在引用的时候说我对E剧高度赞扬……读者朋友们,你们的眼睛是瞎了吗。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