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我看完了!!

阅前提示:作者口水真的很多……
这是我看完的第二部大河剧,看样子意志力有所提高。看的第一部大河剧是《义经》,泷泽秀明再俊美的脸庞也只让我撑到20多集,真忒么能把人闷疯。而完整看完的第一部剧则是《笃姬》,虽俗烂,但就是能看下去,如此而已。因为这段时间正在看战国史,所以点开了这部资源并不难找的《江》来辅助阅读。
下面来说说看这部剧的具体观感。首先,《江》和《笃姬》的编剧是同一人,所以故事的架构和情感的发展很相似,有一些概念也重复出现了,像“日本第一”,“德川之妻”,虽没考证是否真有这些用语,但总难免让人期待江成长为坚强而有手腕的女性,能在乱世中留下一抹不高调而霸气的光辉。但实际上,个人认为浅井三姐妹中最柔顺的便是江了,被秀吉命令出嫁三次,还要口口声声“不愿成为政治工具”,既然痛恨,为何不有所行动?大不了以死明志嘛,秀吉虽然是个无赖,但刚烈点是能治住他的;既然嫁了,就全心全意辅佐夫家,不用自虐,老把自己夹在丈夫和姐姐之间里外不是人。与秀吉死后,全力守护丰臣家的茶茶,以及为丈夫京极高次事业全力奔走的初相比,江真的太逊色,太暗淡了。
其次,是江与周围男性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舅父织田信长,我总感觉信长对于江不仅仅是父亲,最仰慕的人的角色,信长更是江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侣的类型,信长完成了江的两性启蒙的一部分。所以,在后来,江初嫁给佐治一成时的娇羞,懵懂女儿态,我看了总觉得有些奇怪(你就这么忘了舅父吗?!)。接着,是第二任丈夫丰臣秀胜,按理说,这是很合江心意的夫婿,双方两情相悦,但江的幸福感一直就不明显,而秀胜的付出和爱意总是占了多数,直到他死去,江又开始恨,开始怨了,由此,江还是很爱秀胜的(但你怎么就表现得这么迟钝?!)。然后是第三任丈夫德川秀忠,秀忠待江是很宽容的,而江作为妻子,似乎少了些温柔体贴,最重要的是缺了点互通心意。比方说,最后秀忠要退位时重重处罚了胜姬的夫婿,江愤怒,还是竹千代提醒后江才知秀忠的真正用意。在这里,我不得不怒吼一句:江从头到尾都没有半分政治头脑啊!!生存在战国,又莫名其妙地得以和各位超级大牛逼交谈,还让他们回答自己鲁莽而愚蠢的问题,江你怎么就没变得灵光点?!男人讲话你要偷听,听了又不懂,还老是“啊?”,“什么?”“为嘛?”……当明智光秀叛变时,江高难度地理解了他,那时,我是多么地盼望江能成长为智慧与胸襟相符的女子啊。结果,江却理解不了石田三成,他不过就是愚忠外加喜欢茶茶嘛,说起来,还是很有骑士精神的,况且,真正逼死千利休和秀次的是秀吉……再罗嗦点,和阿福的关系。排开史实不谈,单论本剧。堂堂德川家女主人pia了乳母一巴掌,还忒么立马心虚道歉,说实在的,阿福对竹千代的教育是病态的,这个鬼一样的女人在祸害自己儿子,江还不赶紧护犊子,还在忍个毛啊,再说,家康不是一直没有干预继承人这件事么?,丈夫秀忠对自己有敬爱有加,仗着这些没理由摆不平区区一届乳母的呀!(虽然这和历史截然不同,江和春日局的斗争也没有这么简单,家康也不是真没干预,但我就是看不惯下人骑到主人头上来,才跟着意淫一会儿~)
再就是演员了。最中意的是丰臣秀吉。起初觉得秀吉是只丑猴子,对后来,这样的人登顶天下,还娶了茶茶完全不敢想象,但演着演着,觉得这只即无赖自私,又霸道恶俗(当上关白时艳丽的红色,金色衣着)的猴子越来越可爱,这样丰臣秀吉便活了过来,以后看书秀吉就有张脸好对应着了。但稍觉秀吉和茶茶在一起后的对手戏少了点,几乎没什么交集了。再就是老狐狸家康,就爱人畜无害地"哈哈哈”,实则隐忍,觊觎天下,一肚子坏水呀。还有就是头几集出来的信长,明主暴君,迅速把观众带入了安土桃山时代,死后还时不时地跑出来给江一点精神动力,外加帮忙吓秀吉。最后就是秀忠,要是没有那张明朗又腹黑的脸,我早就弃剧了。
上野树里演得卖力,但作为主人公江和整部剧总是出现种种不协调感,角色本身的成长不明显,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缺乏说服力,主打的气质和品格也含混不清,总让人觉得江就是头号大苦逼,连同别人的份儿也一起苦了。由此,我认为问题更多出在编剧本身,浅井三姐妹的时代太过复杂,战国时代的武将无论如何都是主角,是熠熠发光的明星,而选用江这一女性作为突破口来写,要么作为一个旁观者亲述历史,要么就写成晨间剧励志女主角的故事,编剧两者都没选,而是选取了“人之间的牵绊”这一条线,本就不好拿捏,任你如何姐妹情深,总不可能抗拒历史的前进;情太深了,又容易破坏了夫妻之情,这样看,江的为难苦逼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被时代的左右的悲剧性人物,为显示出自身的坚韧而与时代不断抗争,才是江这一角色应有的光辉所在,这不正是大河剧精髓所在么?苦逼可以,但有可能的话,请尽量悲壮,大时代中的人理应具备大器。
服饰,发型那些不知是否符合史实,武家和公家还没分得那么开,所以服饰和发型总觉得很有贵族的味道。配乐也一如既往地好。总之,认真和精致的东西都不讨厌。
以上。神叨叨的写了一堆。喜欢的,不喜欢的,看完的,看不完的……喷吧!
这是我看完的第二部大河剧,看样子意志力有所提高。看的第一部大河剧是《义经》,泷泽秀明再俊美的脸庞也只让我撑到20多集,真忒么能把人闷疯。而完整看完的第一部剧则是《笃姬》,虽俗烂,但就是能看下去,如此而已。因为这段时间正在看战国史,所以点开了这部资源并不难找的《江》来辅助阅读。
下面来说说看这部剧的具体观感。首先,《江》和《笃姬》的编剧是同一人,所以故事的架构和情感的发展很相似,有一些概念也重复出现了,像“日本第一”,“德川之妻”,虽没考证是否真有这些用语,但总难免让人期待江成长为坚强而有手腕的女性,能在乱世中留下一抹不高调而霸气的光辉。但实际上,个人认为浅井三姐妹中最柔顺的便是江了,被秀吉命令出嫁三次,还要口口声声“不愿成为政治工具”,既然痛恨,为何不有所行动?大不了以死明志嘛,秀吉虽然是个无赖,但刚烈点是能治住他的;既然嫁了,就全心全意辅佐夫家,不用自虐,老把自己夹在丈夫和姐姐之间里外不是人。与秀吉死后,全力守护丰臣家的茶茶,以及为丈夫京极高次事业全力奔走的初相比,江真的太逊色,太暗淡了。
其次,是江与周围男性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舅父织田信长,我总感觉信长对于江不仅仅是父亲,最仰慕的人的角色,信长更是江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侣的类型,信长完成了江的两性启蒙的一部分。所以,在后来,江初嫁给佐治一成时的娇羞,懵懂女儿态,我看了总觉得有些奇怪(你就这么忘了舅父吗?!)。接着,是第二任丈夫丰臣秀胜,按理说,这是很合江心意的夫婿,双方两情相悦,但江的幸福感一直就不明显,而秀胜的付出和爱意总是占了多数,直到他死去,江又开始恨,开始怨了,由此,江还是很爱秀胜的(但你怎么就表现得这么迟钝?!)。然后是第三任丈夫德川秀忠,秀忠待江是很宽容的,而江作为妻子,似乎少了些温柔体贴,最重要的是缺了点互通心意。比方说,最后秀忠要退位时重重处罚了胜姬的夫婿,江愤怒,还是竹千代提醒后江才知秀忠的真正用意。在这里,我不得不怒吼一句:江从头到尾都没有半分政治头脑啊!!生存在战国,又莫名其妙地得以和各位超级大牛逼交谈,还让他们回答自己鲁莽而愚蠢的问题,江你怎么就没变得灵光点?!男人讲话你要偷听,听了又不懂,还老是“啊?”,“什么?”“为嘛?”……当明智光秀叛变时,江高难度地理解了他,那时,我是多么地盼望江能成长为智慧与胸襟相符的女子啊。结果,江却理解不了石田三成,他不过就是愚忠外加喜欢茶茶嘛,说起来,还是很有骑士精神的,况且,真正逼死千利休和秀次的是秀吉……再罗嗦点,和阿福的关系。排开史实不谈,单论本剧。堂堂德川家女主人pia了乳母一巴掌,还忒么立马心虚道歉,说实在的,阿福对竹千代的教育是病态的,这个鬼一样的女人在祸害自己儿子,江还不赶紧护犊子,还在忍个毛啊,再说,家康不是一直没有干预继承人这件事么?,丈夫秀忠对自己有敬爱有加,仗着这些没理由摆不平区区一届乳母的呀!(虽然这和历史截然不同,江和春日局的斗争也没有这么简单,家康也不是真没干预,但我就是看不惯下人骑到主人头上来,才跟着意淫一会儿~)
再就是演员了。最中意的是丰臣秀吉。起初觉得秀吉是只丑猴子,对后来,这样的人登顶天下,还娶了茶茶完全不敢想象,但演着演着,觉得这只即无赖自私,又霸道恶俗(当上关白时艳丽的红色,金色衣着)的猴子越来越可爱,这样丰臣秀吉便活了过来,以后看书秀吉就有张脸好对应着了。但稍觉秀吉和茶茶在一起后的对手戏少了点,几乎没什么交集了。再就是老狐狸家康,就爱人畜无害地"哈哈哈”,实则隐忍,觊觎天下,一肚子坏水呀。还有就是头几集出来的信长,明主暴君,迅速把观众带入了安土桃山时代,死后还时不时地跑出来给江一点精神动力,外加帮忙吓秀吉。最后就是秀忠,要是没有那张明朗又腹黑的脸,我早就弃剧了。
上野树里演得卖力,但作为主人公江和整部剧总是出现种种不协调感,角色本身的成长不明显,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缺乏说服力,主打的气质和品格也含混不清,总让人觉得江就是头号大苦逼,连同别人的份儿也一起苦了。由此,我认为问题更多出在编剧本身,浅井三姐妹的时代太过复杂,战国时代的武将无论如何都是主角,是熠熠发光的明星,而选用江这一女性作为突破口来写,要么作为一个旁观者亲述历史,要么就写成晨间剧励志女主角的故事,编剧两者都没选,而是选取了“人之间的牵绊”这一条线,本就不好拿捏,任你如何姐妹情深,总不可能抗拒历史的前进;情太深了,又容易破坏了夫妻之情,这样看,江的为难苦逼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被时代的左右的悲剧性人物,为显示出自身的坚韧而与时代不断抗争,才是江这一角色应有的光辉所在,这不正是大河剧精髓所在么?苦逼可以,但有可能的话,请尽量悲壮,大时代中的人理应具备大器。
服饰,发型那些不知是否符合史实,武家和公家还没分得那么开,所以服饰和发型总觉得很有贵族的味道。配乐也一如既往地好。总之,认真和精致的东西都不讨厌。
以上。神叨叨的写了一堆。喜欢的,不喜欢的,看完的,看不完的……喷吧!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