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烙印 短命的青春
与《青红》相比,《我11》的基调稍有放松,但即便如此,在文革这样的大背景下,孩子们的青春依然短暂到令人心疼。导演对那个时代的定义正如电影的开头所说的那样:生命的烙印不会因为遐想而发生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它,并且接受它。
很显然,这是一种悲观色彩浓厚的解释。一个人彻底向时代妥协的益处是可以苟且存活,但知识分子需要额外付出精神痛楚的代价,从内心深处来讲,他无法信服这个时代,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他需要赞美这个时代,这种内心分裂的伤口总是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剧烈疼痛。在每一个生活的小细节里,经由成人再将这种感受处覆盖到孩子身上,让天真无邪的孩子过早地承受源自成人世界的痛楚,无论是文革时期还是今天,都是极为残酷的一件事情。
因为领操的关系,王憨需要一件新衬衣,在那个特定的背景里,这是一个不易被满足的奢侈要求,由此王憨展开了与母亲、同学、逃犯的博弈,从衬衣得与失的过程中,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父亲与母亲的教育方式、布票与红烧肉的为难,以及同学们的羡慕嫉妒恨,大人之间欲言又止的谈话,父亲的被打,帮派之间的群殴、革命海报与革命歌曲、严打整风运动、潮湿的街道、朦胧的空气、人们毫无生气的青灰色着装……所有的一切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特征,压抑与残酷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下被充分放大,孩子们的浪漫被挤压得干干净净。有好几处影片出现了一些更具戏剧性的(且有可能更轻松,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可可西里美丽传说》)故事走向,但每每都被这位有过三线工厂支建经历的导演掐断,或许残酷才是导演对那个时代唯一的定义,在王小帅眼里,荷尔蒙的幻想注定只能成为这个定义下的牺牲品,不如尽早阉割掉。
在《青红》中我们已经见证过王小帅的执导风格,通片冷色调,大多数场景选择在阴雨天拍摄,构图封闭压抑,音乐完全不参与到剧情中,但在《我11》中,这种风格稍有调整,因为本片选择的是一个儿童的视角,贯穿在筒子楼与学校之间的是集体洗漱、集体生火做饭、集体做早操、集体游戏等更具有生活气息的情节,因为情绪更为开放,所以影片的带入感做得还算到位,观众可以从一个嘈杂繁琐的当下顺利进入到那个安静简单的记忆里,只是这所谓的“清新”只是一个表面的幌子,而悲剧正是在这种看不出端倪的状态下发芽、缓慢成长,看似简单的生活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政治。11岁,原本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但在影片中,它成为了一个与父辈对接的路口,在影片的最后,王憨独自转身,无需参与一个事件,他已经从内心深处读懂了成人世界的某种规则并认同了父辈缄默背后的痛苦。从此之后,纯真时光正式拉下帷幕,少年老成的孩子身上也会出现父辈特有的沉默。
或许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和我一样会有一种朦胧之感,朦胧一方面来自时代的久远,另一方面来自视角的选择,在孩子眼里,成人事件因为信息不够完整而显得过于碎片化,以至于在观影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听到有观众在讨论“电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不过看到父亲对印象派的解释之后,才搞明白了本片的风格不是追求真实的细节,而是把记忆里的印象呈现出来,就像“寥寥数笔,水波跳动”的那种灵动感。不过本片是否真的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我也无法给出定论。
个人认为,孩子们的表演为本片加分不少,但大人们的表演则中规中矩,制作成本无法吸引到实力派演员,发掘新人又要冒较大风险,小成本片的尴尬一览无余。所以我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因为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而否定一个导演的能力,王小帅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导演,不是因为他拍出了大多数人都喜欢的电影,而是因为他一直都在拍自己的电影,在当今这个注重票房的电影环境下,一直保持方向感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