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可以文艺得那么纯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画面的展开是从几幅交错的巴黎街区图景开始的。晴日的巴黎,明媚的金黄色调夹杂些淡淡的忧伤。风雅的音乐响起,关于雨日巴黎浪漫还是糟糕的画外音将镜头拉近,最后聚焦到莫纳湖边一对争吵的男女。这是开始。
画面的结束是在夜晚的塞纳河畔。午夜的巴黎显得分外诱人,灯火摇曳,远处依稀可见高高矗立的埃菲尔铁塔。浮动的清风中,似乎可闻浓浓的湿润,突来的雨淅淅沥沥。风雅的音乐再次响起,关于雨日巴黎美丽动人的谈话将镜头拉远,最后两个身影消失在没有终结的尽头。这是结尾。
男主角始终是同一个人,只是开始和结束时站在他身边的女人变了。
Gill爱Inez吗?我想最初,至少是最初,他是爱她的。不然也不会当着Adriana的面甚至以伤害她为代价,脱口而出对Inez的赞美。可是不建立在共同精神基础上的爱情又能持续多久?分歧从一开始就产生了。一个超现实主义、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对20世纪文化的黄金年代有着常人难以理解迷恋的年轻编剧、作家,和一个典型的美国精英教育下崇尚高端物质生活的中产阶级女孩,他们能有多少物质俗物之外关于精神领域的交集?现实不是童话,那些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鬼语从来不能放在真实的生活里,破裂是迟早要产生的。反过来,Inez爱Gill吗?这个就难说了。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露着对同游者Paul的崇拜和仰慕,她爱他的浪漫,博学,举止得体(事实上Paul只是一个是爱掉书袋以标榜自我的小知识分子)。她之所以自始至终和Gill在一起,我想更多是出于一个待嫁女孩的理性考虑,不需要精神的融洽,只要物质的和谐。
而最后和Gill并肩的那个平凡女孩呢?她只是一家旧音像店的店员,相貌和身份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她喜欢科尔波特的旧唱片,喜欢巴黎飘雨的季节,喜欢这里一切的安详与唯美,一如他。于是,这就是结局,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自然而然。
看来一个人总是要做些选择的,只为自己。追随自己的心比一切有目的有企图的选择都来得简单和从容,同时结局也不见得很坏,但却不是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勇气那么做。去执着于自己想要的比放弃自己已有的要难很多,就好像一场冒险,或是一场豪赌。但我想,如果一个人连选择自己生活的勇气都没有,那他的人生意义在哪里?短短几十年,人生是活给自己的,冷暖自知,并不是华丽的衣服,需要穿给别人看。
这是部文艺得很纯粹的法国电影。色彩纯净饱满,浓烈如油画,色调随着场景的变迁而调整。同时配乐也十分精彩,风雅的音乐随着变幻的剧情时起时落,将巴黎不同场合共存的浓郁艺术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最让人无法抗拒的就是宛若童话的剧情。现代背景下的魔幻片,逻辑通常会显得不严密,但如若打上了法兰西式浪漫主义的标签,一切便是顺理成章。伍迪艾伦善用了这一点,于是那些难以解释的小瑕疵便有了法兰西情调独特和难以理解的解释。在情节上,这更是一部纯文艺的文艺片,欧洲20世纪黄金时代、19世纪美好时代、甚至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剪影都被导演用一根绳串了起来,那些生僻的人名、并不熟悉的作品都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整体把握。没有生搬硬套,也没有刻意为之,一切都被揉在一个魔幻故事的框架下,自然,流畅,合乎情理。
看这部电影,总是容易想起《午夜巴塞罗那》,同样是伍德艾伦的电影,同样的美丽,就连情调与感觉都一脉相承。好的艺术总是能打动的人的,以各种方式。
。
画面的结束是在夜晚的塞纳河畔。午夜的巴黎显得分外诱人,灯火摇曳,远处依稀可见高高矗立的埃菲尔铁塔。浮动的清风中,似乎可闻浓浓的湿润,突来的雨淅淅沥沥。风雅的音乐再次响起,关于雨日巴黎美丽动人的谈话将镜头拉远,最后两个身影消失在没有终结的尽头。这是结尾。
男主角始终是同一个人,只是开始和结束时站在他身边的女人变了。
Gill爱Inez吗?我想最初,至少是最初,他是爱她的。不然也不会当着Adriana的面甚至以伤害她为代价,脱口而出对Inez的赞美。可是不建立在共同精神基础上的爱情又能持续多久?分歧从一开始就产生了。一个超现实主义、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对20世纪文化的黄金年代有着常人难以理解迷恋的年轻编剧、作家,和一个典型的美国精英教育下崇尚高端物质生活的中产阶级女孩,他们能有多少物质俗物之外关于精神领域的交集?现实不是童话,那些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鬼语从来不能放在真实的生活里,破裂是迟早要产生的。反过来,Inez爱Gill吗?这个就难说了。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露着对同游者Paul的崇拜和仰慕,她爱他的浪漫,博学,举止得体(事实上Paul只是一个是爱掉书袋以标榜自我的小知识分子)。她之所以自始至终和Gill在一起,我想更多是出于一个待嫁女孩的理性考虑,不需要精神的融洽,只要物质的和谐。
而最后和Gill并肩的那个平凡女孩呢?她只是一家旧音像店的店员,相貌和身份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她喜欢科尔波特的旧唱片,喜欢巴黎飘雨的季节,喜欢这里一切的安详与唯美,一如他。于是,这就是结局,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自然而然。
看来一个人总是要做些选择的,只为自己。追随自己的心比一切有目的有企图的选择都来得简单和从容,同时结局也不见得很坏,但却不是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勇气那么做。去执着于自己想要的比放弃自己已有的要难很多,就好像一场冒险,或是一场豪赌。但我想,如果一个人连选择自己生活的勇气都没有,那他的人生意义在哪里?短短几十年,人生是活给自己的,冷暖自知,并不是华丽的衣服,需要穿给别人看。
这是部文艺得很纯粹的法国电影。色彩纯净饱满,浓烈如油画,色调随着场景的变迁而调整。同时配乐也十分精彩,风雅的音乐随着变幻的剧情时起时落,将巴黎不同场合共存的浓郁艺术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最让人无法抗拒的就是宛若童话的剧情。现代背景下的魔幻片,逻辑通常会显得不严密,但如若打上了法兰西式浪漫主义的标签,一切便是顺理成章。伍迪艾伦善用了这一点,于是那些难以解释的小瑕疵便有了法兰西情调独特和难以理解的解释。在情节上,这更是一部纯文艺的文艺片,欧洲20世纪黄金时代、19世纪美好时代、甚至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剪影都被导演用一根绳串了起来,那些生僻的人名、并不熟悉的作品都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整体把握。没有生搬硬套,也没有刻意为之,一切都被揉在一个魔幻故事的框架下,自然,流畅,合乎情理。
看这部电影,总是容易想起《午夜巴塞罗那》,同样是伍德艾伦的电影,同样的美丽,就连情调与感觉都一脉相承。好的艺术总是能打动的人的,以各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