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70年代画个漂亮的句号--ep03-04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不是一个爱看纯爱剧的人,因为看纯爱剧总要跟着主角一起虐心,那种滋味非常不好受,所以大多数我还是选择不看,另一层原因就是纯爱大多等于老套,慢节奏,多角恋,转角就是遗憾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再美好的画面也不能吸引我的。我有个同学在我写了上一篇影评后说我越活越年轻了,她们早已经欣赏不了这种类型的剧集了,所以她认识的人当中只有我一人在看这部剧,是啊,如果没有张根硕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会看这部戏,因为韩国最有名的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就在我应该看纯爱剧的年底,我也是只看了一部分就没有继续下去了。但是任何作品只要你深入进去了,就总是会有所触动的:
第一集时最令我心动,张根硕的这个70年代造型未开播时我真的不太喜欢,就像某位网友说的那样,显得没有了脖子。可是在你看到了动态的人鲜活地站在你面前,动作轻柔,语气缓和还处处透着沉稳就怎么也讨厌不起来了。回到正题,70年代,我对70年代是完全不了解的,那是父母的青年时期,衣着打扮也相差无几,我对那时的喇叭裤印象最深,80年代末期的中国大陆还有年轻小阿飞在穿喇叭裤戴墨镜,是非常时兴的打扮。可看剧后才知道原来70年代的韩国也是有管制的,虽然他们打扮时髦文娱活动众多却也是诸多限制,对比那时的中国青年境遇竟也是差不多的。看这部剧的人们最最惊讶的大概就是那种纯纯的感情竟然还能再次撼动你的心,现在的剧集太多的契约恋爱,政策婚姻,还有越来越直接的吻戏同床戏,经过这些的洗礼,一般人大概都自认百毒不侵了。可认真说起来的话,再多的小动作也掩盖不了你那苍白的内心。原来感情不一定需要拥抱和亲吻来表现,只需要一个惶恐的眼神,一颗跳动的心,或者一个急促的喘息,我爱你就展现在观众眼前了。
70年代的人大多含蓄,所以在很多人质问仁河为什么喜欢允熙却总不能坦白的告诉她时,总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里面。可毕竟那是70年代啊,民风保守,感情含蓄不外露是亚洲人一贯的的特点,仁河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在心里爱着但却隐藏自己澎湃的心潮的人,那些似有若无的举动都是按捺不住的爱流。男人真的爱一个人会是怎样的呢?虽然东旭那种热烈主动的表现方式在现如今已经不新鲜了,可是对我而言最能打动人心的倒是仁河这种看似淡然却有点小别扭可是不失真心的感情,或者是因为我在某人身上找到了相似处,才对仁河的种种表现表示很能理解,总不跟你说出心里话,可是却在实际的关心着你,只是男人普遍都少了仁河那份细腻所以显得不足了好多,这也是为什么仁河在他个人的角色中其实是个完美的男人,因为没有了男人的粗犷感所以才更能接近女生的心,这是虽然炙热但却大条的东旭无法比拟的。
在野外唱的那首爱情雨,无疑挑明了仁河的心意,两人之间的隔膜不再存在了,可却还是没有人敢迈出第一步,一个无预兆的参军,反倒成了爱情的催化剂,所以说不要看女生弱小但是其实胆子却比男生大的,至少敢去追求自己的爱情,终于可以一起看love story了,但是我们的仁河却没有把心思放在电影上,想握而又不敢握的手啊,男人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悍,他们反而是有些被动,会患得患失的比女人还厉害,握手这段戏真的很打动我,我发现同导演在这一点上很有共鸣,而且我很明白这才是个开始,只是我没想到这握手从上一代握到了下一代,真的很令人惊喜。有时候一个细节真的是可以记一辈子的。
你们怎么看待和爱人一起去坐火车呢?我小时候的愿望是和爱人一起坐火车旅行然后在火车上吃好多好吃的,让周围的人看着眼羡,单纯而美好。70年代的韩国明显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是却有深夜里轰隆奔驰不停的火车和火车上那暖人心的鸡蛋,有情饮水饱更遑论是可以果腹饱肚的鸡蛋呢,就算是沾了盐那也是挡不住的甜呢,在长满芦苇的海边听海浪声,吻向那个爱的人的脸颊,浪漫只有你知我知,心跳也被掩盖着海浪声下,为了你我抛弃了全世界。韩国的海和我去过的某个海边很像,风大浪大,灰色暗淡却不失柔美,在这里和爱的人一起听海真的会想到天荒地老不离弃,这可惜属于我的这个海滩到了冬天就被海水淹没了,就好像仁河和允熙最后也也没办法厮守一样,自然的不可知与未来一样很是令人唏嘘。
第四集算是70年代的尾声,也是最精彩的一集,开头的多组回忆,电影式的的剪辑,其实你回过头去看,把这四集剪辑下真的就可以是部爱情电影,混合着青春,友谊,热情和唯美。虽然是爱情雨,结局的离别把我们带向了不可预知的未来,可是这集中仁河和允熙的爱情却被c’est la vie的友谊抢去了风头,因为两人的心迹明朗也导致了三人组的裂痕,可也正是这分裂也让三人重新审视彼此的友情,热血的青春中最具分量的不是爱情而是友情,爱情转瞬即逝,唯一不变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真正的友谊不会这样轻易散去,昌模一直是三人组中起中间调和的作用的一个人,可也是才华横溢的人,三人的公开演出,最出彩的就是昌模了,此时这个人物才开始了他真正的闪光点,要我说惠贞选择昌模会比选择仁河要幸福的多,不都说选一个爱自己的比自己爱的要好么,可是女人都是任性而不服输的,在这点上我也很欣赏惠贞,她一直是勇敢地。东旭大概在音乐上没有其他两人出色,所以演出时明显感觉到违和感和不投入缺乏自信,我想这是演员自身的问题,就像昌模的积极表现一样,此处导演好像没有协调好尺度。但是这场演出也算是三人的正式和好表现。东旭这个演员换到其他剧集里就是个主角的人物,可惜在这里他遇到的是仁河也是身经百战的张小帅,只能做个陪练的角色,可是最后在火车站追着火车告诉仁河让他一定要等允熙回来的时候,这个人物也突然升华了,不再是那个轻浮毛躁的热血青年,因为这一经历他也成熟起来了,他选择的是祝福彼此相爱的朋友们。
70年代就在载着仁河的火车远去中画上了句号,“我坚信这份爱情没有结束”
1.2.3.............
剧评索引:
三秒后的爱情,总不会那么平坦,却也是注定--ep01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62443/
为70年代画个漂亮的句号--ep03-04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82343/
Un, deux ,trois,淘气恶魔似的爱情,始于暖手那一刻--ep05-06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83909/
暗恋总是无妄的,爱情却是不能努力的-ep07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2224/
第一吻偷偷去回味,第二吻就再不放手--ep09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01777/
十指交扣,命运的平行交错--ep10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03114/
有一种情绪叫做隐忍---ep11-12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10489/
送君一株Anemone,却真的可以将爱情隐藏么?ep----13-14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23171/
怀揣一颗平静的心等结局--ep15-16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29580/
用彼此的方式交换祝福,续写各自的love story-ep17-20 完结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47217/
转载请署名出处,右上角的文字不是摆设,谢谢合作
第一集时最令我心动,张根硕的这个70年代造型未开播时我真的不太喜欢,就像某位网友说的那样,显得没有了脖子。可是在你看到了动态的人鲜活地站在你面前,动作轻柔,语气缓和还处处透着沉稳就怎么也讨厌不起来了。回到正题,70年代,我对70年代是完全不了解的,那是父母的青年时期,衣着打扮也相差无几,我对那时的喇叭裤印象最深,80年代末期的中国大陆还有年轻小阿飞在穿喇叭裤戴墨镜,是非常时兴的打扮。可看剧后才知道原来70年代的韩国也是有管制的,虽然他们打扮时髦文娱活动众多却也是诸多限制,对比那时的中国青年境遇竟也是差不多的。看这部剧的人们最最惊讶的大概就是那种纯纯的感情竟然还能再次撼动你的心,现在的剧集太多的契约恋爱,政策婚姻,还有越来越直接的吻戏同床戏,经过这些的洗礼,一般人大概都自认百毒不侵了。可认真说起来的话,再多的小动作也掩盖不了你那苍白的内心。原来感情不一定需要拥抱和亲吻来表现,只需要一个惶恐的眼神,一颗跳动的心,或者一个急促的喘息,我爱你就展现在观众眼前了。
70年代的人大多含蓄,所以在很多人质问仁河为什么喜欢允熙却总不能坦白的告诉她时,总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里面。可毕竟那是70年代啊,民风保守,感情含蓄不外露是亚洲人一贯的的特点,仁河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在心里爱着但却隐藏自己澎湃的心潮的人,那些似有若无的举动都是按捺不住的爱流。男人真的爱一个人会是怎样的呢?虽然东旭那种热烈主动的表现方式在现如今已经不新鲜了,可是对我而言最能打动人心的倒是仁河这种看似淡然却有点小别扭可是不失真心的感情,或者是因为我在某人身上找到了相似处,才对仁河的种种表现表示很能理解,总不跟你说出心里话,可是却在实际的关心着你,只是男人普遍都少了仁河那份细腻所以显得不足了好多,这也是为什么仁河在他个人的角色中其实是个完美的男人,因为没有了男人的粗犷感所以才更能接近女生的心,这是虽然炙热但却大条的东旭无法比拟的。
在野外唱的那首爱情雨,无疑挑明了仁河的心意,两人之间的隔膜不再存在了,可却还是没有人敢迈出第一步,一个无预兆的参军,反倒成了爱情的催化剂,所以说不要看女生弱小但是其实胆子却比男生大的,至少敢去追求自己的爱情,终于可以一起看love story了,但是我们的仁河却没有把心思放在电影上,想握而又不敢握的手啊,男人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悍,他们反而是有些被动,会患得患失的比女人还厉害,握手这段戏真的很打动我,我发现同导演在这一点上很有共鸣,而且我很明白这才是个开始,只是我没想到这握手从上一代握到了下一代,真的很令人惊喜。有时候一个细节真的是可以记一辈子的。
你们怎么看待和爱人一起去坐火车呢?我小时候的愿望是和爱人一起坐火车旅行然后在火车上吃好多好吃的,让周围的人看着眼羡,单纯而美好。70年代的韩国明显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是却有深夜里轰隆奔驰不停的火车和火车上那暖人心的鸡蛋,有情饮水饱更遑论是可以果腹饱肚的鸡蛋呢,就算是沾了盐那也是挡不住的甜呢,在长满芦苇的海边听海浪声,吻向那个爱的人的脸颊,浪漫只有你知我知,心跳也被掩盖着海浪声下,为了你我抛弃了全世界。韩国的海和我去过的某个海边很像,风大浪大,灰色暗淡却不失柔美,在这里和爱的人一起听海真的会想到天荒地老不离弃,这可惜属于我的这个海滩到了冬天就被海水淹没了,就好像仁河和允熙最后也也没办法厮守一样,自然的不可知与未来一样很是令人唏嘘。
第四集算是70年代的尾声,也是最精彩的一集,开头的多组回忆,电影式的的剪辑,其实你回过头去看,把这四集剪辑下真的就可以是部爱情电影,混合着青春,友谊,热情和唯美。虽然是爱情雨,结局的离别把我们带向了不可预知的未来,可是这集中仁河和允熙的爱情却被c’est la vie的友谊抢去了风头,因为两人的心迹明朗也导致了三人组的裂痕,可也正是这分裂也让三人重新审视彼此的友情,热血的青春中最具分量的不是爱情而是友情,爱情转瞬即逝,唯一不变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真正的友谊不会这样轻易散去,昌模一直是三人组中起中间调和的作用的一个人,可也是才华横溢的人,三人的公开演出,最出彩的就是昌模了,此时这个人物才开始了他真正的闪光点,要我说惠贞选择昌模会比选择仁河要幸福的多,不都说选一个爱自己的比自己爱的要好么,可是女人都是任性而不服输的,在这点上我也很欣赏惠贞,她一直是勇敢地。东旭大概在音乐上没有其他两人出色,所以演出时明显感觉到违和感和不投入缺乏自信,我想这是演员自身的问题,就像昌模的积极表现一样,此处导演好像没有协调好尺度。但是这场演出也算是三人的正式和好表现。东旭这个演员换到其他剧集里就是个主角的人物,可惜在这里他遇到的是仁河也是身经百战的张小帅,只能做个陪练的角色,可是最后在火车站追着火车告诉仁河让他一定要等允熙回来的时候,这个人物也突然升华了,不再是那个轻浮毛躁的热血青年,因为这一经历他也成熟起来了,他选择的是祝福彼此相爱的朋友们。
70年代就在载着仁河的火车远去中画上了句号,“我坚信这份爱情没有结束”
1.2.3.............
剧评索引:
三秒后的爱情,总不会那么平坦,却也是注定--ep01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62443/
为70年代画个漂亮的句号--ep03-04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82343/
Un, deux ,trois,淘气恶魔似的爱情,始于暖手那一刻--ep05-06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83909/
暗恋总是无妄的,爱情却是不能努力的-ep07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2224/
第一吻偷偷去回味,第二吻就再不放手--ep09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01777/
十指交扣,命运的平行交错--ep10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03114/
有一种情绪叫做隐忍---ep11-12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10489/
送君一株Anemone,却真的可以将爱情隐藏么?ep----13-14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23171/
怀揣一颗平静的心等结局--ep15-16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29580/
用彼此的方式交换祝福,续写各自的love story-ep17-20 完结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47217/
转载请署名出处,右上角的文字不是摆设,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