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一部战争小品文

《战马》,今年奥斯卡六项提名,年度最佳影片。
这是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的终结之作,不过你要期望它像《辛德勒名单》那般深刻,像《拯救大兵瑞恩》那般惨烈,只怕要失望了。
《战马》更像一部小品文。
前二十分钟,它很励志,在那片广袤无垠的爱尔兰田园上,我的眼泪伴着艾伯特和乔伊在雨中的开垦哗哗地流。
鹅哥哥时不时还来幽默一记,于是我又哭又笑之余,已经预感到这部片子的基调离《辛德勒》和《瑞恩》甚远。
果然,后面的故事证明,作为一部战争片,《战马》简直温情得一塌糊涂。
如果导演换成迈克尔贝或吴宇森,那场英军偷袭德军的戏码少不了利剑下鲜血飚溅,断肢横飞。
而片中唯一一场英德攻防战,机枪扫射下死人的特写肯定也将成为主要焦点。
但我却惊奇地发现,“鲜血”这东西在这部片子里并不多见。
当镜头从英军伤病员救治站上毫不留恋地一拉而过,你几乎看不到画面上留有我们印象中应有的血腥场面。
那些战争片必备的元素,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似乎已经不想玩了。
那他玩什么呢?
第一个买下乔伊的英国骑兵队长在第一场仗,死了;
两个骑着乔伊逃战的德国下等士兵被抓回,死了;
五大三粗的德军马夫怕马过劳死向上级求情,大黑马还是死了;
乔伊冲上战场绕在铁丝里,一名英军一名德军在战场上握手言和,共同救下乔伊,乔伊活了。(这场戏真乃神来之笔)
就这样,一匹战马在敌对双方手中换来换去,导演却不偏袒,不因德军是挑起战争的祸首而批判,也不因英军是最终的胜者去歌颂。
他很中立,他只说人。
只说两个阵营里的小人物们在面对战争时的犹豫、恐惧和无奈。
只说任何一场战争都无法掩盖的人的仁慈、敦厚和执着。
因为拍得内容很人性,所以拍摄的手法很中规中矩,于是出来的效果质朴地让人颤抖。
这是一部关于马的故事,实质又和马无关。
乔伊成了纳粹集中营里犹太人养的那朵娇艳的小花。
众生相的叙事方法是电影唯一让我诟病的地方,除了艾伯特和乔伊的主线剧情外,其他支线故事讲不深,支撑不起观众的情绪到那个点上。
但无论如何,《战马》的前二十分钟,好歹让我唏嘘了一把。
再想起《金陵十三钗》里人肉盾牌的慢镜头,彩色玻璃的光照,十三钗排成一排走猫步那些,我好想悲愤地大吼一声:老谋子你玩过头了啦!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