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let me go》对比《挪威的森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never let me go》是一部英国电影,讲的是在一个英国村庄名叫海尔森的器官捐赠者学校里凯西、汤米和露丝三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在看着这部影片没多久,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因为这本小说给我留下的记忆太深了,所以我十分投入的将《never let me go》看至结束。看完后直接去搜索影片的相关资料,果然,影片是改变自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说。
虽然没看过石黑一雄的小说,但我有将这部电影和小说《挪威的森林》进行对比的欲望,一则是因为两者的风格实在太像,我一边看电影一边情不自禁的联想他们之间的种种联系,我愿意将这些比较记录下来,而且相信于我而言是非常有趣的,再则也算是再一次怀念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我始终觉得凯西、汤米和露丝就是《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木月和直子,虽然各自的作者都明确的讲清了故事中恋人和朋友的关系,但要我说这两组人物他们都互相是恋人。比如电影里,作者想告诉的是汤米和凯西才是相爱的人,可是作为电影最终想表述的内容,两人的爱是超脱和无暇的,是真正精神上的相爱,而汤米和露丝更像一对恋人,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起居,因为没有那么深刻和完美,两人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一对普通情侣。而两位女孩露丝和凯西,似乎也完全了解对方心里面的事情,从小就很要好,虽然长大后因为汤米两人都心怀不快,但最终也完全接受了彼此的感情存在,这种豁达就是两部作品里共有的感情关系,我想不妨可以称之为“三个人的恋爱”。就像直子深爱着木月,但和渡边也是想推心置腹的情人,渡边则对木月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我们脑海中的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两位日本作家建立的三人恋爱关系却着实让人升起不同的感动。
要说日本作家对情爱的描述,真的是异于现实却触及深心。电影和小说都在用死亡和性爱讲述一段唯美的爱情。只不过在故事里这些东西的分量稍有不同罢了。都是以性爱引发疑惑,用死亡终结疑惑。
电影里先是露丝去世,汤米和凯西得以有了短暂的两个人的世界。虽然对于露丝再也只字未提,但谁都不可否认他们还是“三个人的恋爱”,露丝的影子始终没有逃脱掉。《挪威的森林》就更不用说了,我甚至相信直子的死去是因为让人明白木月还存在着。《never let me go》用唯美的景象描述了残忍的死亡,特别是露丝,作为器官捐献者,历经三次器官移植,最后在医生从她体内取出血淋淋的肾脏而终止了呼吸。汤米也是在几次器官移除后身体衰竭而死去。所有的画面都很唯美,但是日本作家们却热衷于在这唯美之中展现残忍,尤其是石黑一雄,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为了以后器官移植才活着的,所以在观看者的内心也一直压着沉重的基调,直至影片结束,也没有得到宣泄的出口。村上就对死亡几乎是一笔带过了,先是木月,从警察的口中得知他是在汽车里装了排气管自杀的。而直子的病逝也是由玲子的一封信件交待完的。
但作为疑惑的载体,村上对性爱的描述更多一些。直子和木月从小就好得不得了,可以说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两个人的世界,十五岁时,甚至两人将对方的身体都完全熟悉了。可是在木月死去后,直子在二十岁的生日那天才将自己的第一次给了渡边。我想这就是性爱成为疑惑载体的原因吧:渡边疑惑,木月和直子那么要好,为什么试了好多次都没有进入她的身体,直子疑惑,为什么和渡边就那么自然而然呢,观看者也疑惑,是不是这三个人才是一个爱情的完整体呢。我觉得电影里将这种疑惑转换了,1985年时,汤米和露丝两人情侣间该做的事情都做过了,但十年后当汤米和凯西的爱情完全展露出来时,我们通过背景应该能知道,汤米因为器官移植已经没有了性功能,两人只是在亲吻和拥抱中睡了过去。很明显,作者表达的意图是展现两人纯精神的恋情。
如果说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那么村上是在讲述孤独,石黑是在讲述温情。凯西和汤米很短暂,却多年来心心相印。直子和渡边断断续续了很久吧,却始终进入不了对方内心最深处的那片森林。村上和石黑都是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作家,但他们却都喜欢用日本特有的文艺方式,将死亡和性爱注入情感的主题,石黑以散文式的语言,村上以诗意化的描写,分别为我们展开一幅唯美的,触动人心的生命画卷。
虽然没看过石黑一雄的小说,但我有将这部电影和小说《挪威的森林》进行对比的欲望,一则是因为两者的风格实在太像,我一边看电影一边情不自禁的联想他们之间的种种联系,我愿意将这些比较记录下来,而且相信于我而言是非常有趣的,再则也算是再一次怀念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我始终觉得凯西、汤米和露丝就是《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木月和直子,虽然各自的作者都明确的讲清了故事中恋人和朋友的关系,但要我说这两组人物他们都互相是恋人。比如电影里,作者想告诉的是汤米和凯西才是相爱的人,可是作为电影最终想表述的内容,两人的爱是超脱和无暇的,是真正精神上的相爱,而汤米和露丝更像一对恋人,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起居,因为没有那么深刻和完美,两人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一对普通情侣。而两位女孩露丝和凯西,似乎也完全了解对方心里面的事情,从小就很要好,虽然长大后因为汤米两人都心怀不快,但最终也完全接受了彼此的感情存在,这种豁达就是两部作品里共有的感情关系,我想不妨可以称之为“三个人的恋爱”。就像直子深爱着木月,但和渡边也是想推心置腹的情人,渡边则对木月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我们脑海中的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两位日本作家建立的三人恋爱关系却着实让人升起不同的感动。
要说日本作家对情爱的描述,真的是异于现实却触及深心。电影和小说都在用死亡和性爱讲述一段唯美的爱情。只不过在故事里这些东西的分量稍有不同罢了。都是以性爱引发疑惑,用死亡终结疑惑。
电影里先是露丝去世,汤米和凯西得以有了短暂的两个人的世界。虽然对于露丝再也只字未提,但谁都不可否认他们还是“三个人的恋爱”,露丝的影子始终没有逃脱掉。《挪威的森林》就更不用说了,我甚至相信直子的死去是因为让人明白木月还存在着。《never let me go》用唯美的景象描述了残忍的死亡,特别是露丝,作为器官捐献者,历经三次器官移植,最后在医生从她体内取出血淋淋的肾脏而终止了呼吸。汤米也是在几次器官移除后身体衰竭而死去。所有的画面都很唯美,但是日本作家们却热衷于在这唯美之中展现残忍,尤其是石黑一雄,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为了以后器官移植才活着的,所以在观看者的内心也一直压着沉重的基调,直至影片结束,也没有得到宣泄的出口。村上就对死亡几乎是一笔带过了,先是木月,从警察的口中得知他是在汽车里装了排气管自杀的。而直子的病逝也是由玲子的一封信件交待完的。
但作为疑惑的载体,村上对性爱的描述更多一些。直子和木月从小就好得不得了,可以说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两个人的世界,十五岁时,甚至两人将对方的身体都完全熟悉了。可是在木月死去后,直子在二十岁的生日那天才将自己的第一次给了渡边。我想这就是性爱成为疑惑载体的原因吧:渡边疑惑,木月和直子那么要好,为什么试了好多次都没有进入她的身体,直子疑惑,为什么和渡边就那么自然而然呢,观看者也疑惑,是不是这三个人才是一个爱情的完整体呢。我觉得电影里将这种疑惑转换了,1985年时,汤米和露丝两人情侣间该做的事情都做过了,但十年后当汤米和凯西的爱情完全展露出来时,我们通过背景应该能知道,汤米因为器官移植已经没有了性功能,两人只是在亲吻和拥抱中睡了过去。很明显,作者表达的意图是展现两人纯精神的恋情。
如果说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那么村上是在讲述孤独,石黑是在讲述温情。凯西和汤米很短暂,却多年来心心相印。直子和渡边断断续续了很久吧,却始终进入不了对方内心最深处的那片森林。村上和石黑都是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作家,但他们却都喜欢用日本特有的文艺方式,将死亡和性爱注入情感的主题,石黑以散文式的语言,村上以诗意化的描写,分别为我们展开一幅唯美的,触动人心的生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