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止 非常合适
据说,美国政府在做某些决定之前,不仅会找来相应的专家,还会找来好莱坞的电影人,因为专家大概可以说出马的种族以及肉质的百分比,但是电影人却可以画出整匹马。
年初日本的海啸所带来的核灾难阴影到现在仍在影响着人们,而真正来描绘一下世界末日的景象,专家们大概能给出数据,但是只有导演才能给出差不多的画面。事实上也有很多很多的导演在这个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这些影片要么将重心定在地球毁灭的惨状(《2012》),或者是末日的人类相残(《28天》)。此类影片盖因其过于强调,而显得刺激有余,真实欠奉。但是导演索德伯格的这部《传染病》却用纪录片一般绝对中立的视角和口吻,按照顺序描述了一场世纪大瘟疫爆发后的情景。
在这部影片中,你看不到感染者出现过于可怕的发病反应,也看不到隐藏极深的政府阴谋论、没有死而复活的僵尸,没有为救自己亲人连闯八关死在最后一秒的英雄、也没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抢救场面。影片有的是绝对冷静的分析和预测,完全按照逻辑行事的众位主人公,没有偏袒、没有贬低,只是讲述了当一场病毒爆发后,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会迎来怎样的打击。导演如此冷静没有波折的镜头,让观众相信,如果有一天新型病毒爆发,就将是这样一个情景。
说导演保持了中立,并不是说冷眼旁观,而是索德伯格通过让自己镜头中的角色,象一个正常人那样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实,来表现出人性。而正因为片中的角色没有呼天抢地的悲怆,没有上天入地的英雄,才使得其人性显得尤为真实。温丝莱特饰演的科学家最后伸向旁边病人的一只手,裘德·洛角色的虚伪和贪婪、菲什伯恩角色向亲人泄露的秘密,都使得其角色比那些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英雄,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索德伯格的影片向来不缺明星,但是这大概是唯一一部好莱坞影片,成功控制住了所有明星的明星魅力,令其安于百分百的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试图反客为主。奥斯卡影后帕特鲁甘心于在影片前十分钟死去并且死相难看,光凭这点就值得拍拍索德伯格的肩膀。
前一阵有人说,给影迷带来安慰和希望的电影大团圆的结局,不仅是一个手段,同时也代表了创作者本身对于人生以及世界的一种态度。当影片定格在达蒙的角色为自己的女儿办的私人校园舞会的明亮温馨的画面的时候,相信所有影迷都以为索德伯格终于看开了,松了一口气。谁知,接下来病毒的起源第一天的经过,就被导演如戏耍般端了出来,令人觉得,人类的命运,大多数人的命运,可能就是在这戏耍之间而已。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