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一个美国的小文青Gil,跑到了巴黎,还在午夜穿越了一把,当他看到80多年前的文艺青年中年老年们一个个出现在自己眼前时,激动得语无伦次。在现实生活中,Gil对周围的事物始终怀有一种紧张感,无论是对自己的岳父还是那个喜欢掉书袋的Paul,自己写的小说也不愿让他人过目。如同在生活中迷失一样,他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迷失在巴黎的街头,却没想到一辆老爷车把他带到了自己怀想已久的老巴黎。巴黎的1920年代,那是Gil眼中的“黄金年代”,他的小说得到了Stein的赏识,同时还把艺术果儿Adriana迷得神魂颠倒;而在Adriana眼中,1890年代才是巴黎的“黄金年代”;但当他们穿越到19世纪末时,却发现高更正钦羡着文艺复兴的那帮家伙。Gil终于明白每个时代的人都喜欢沉浸在昨日的世界中,这样看来,让人厌恶的Paul说的那些话似乎有点道理:人们怀念过去,认为过去的生活很幸福,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罢了。Gil离开了Adriana,回到了Stein那儿,而在听到海明威的意见之后,他终于在现实世界中反抗了。曾经面对自己喜欢的Adriana而退缩的他,终于放开了自己,不再管未婚妻,义无反顾选择留在巴黎这座梦中之城。影片的结尾,看到Gil和唱片店认识的女孩一起漫步在雨夜的巴黎,我终于明白,Gil和未婚妻终究不是一路人,成天为好莱坞写剧本也不是他的生活,1920年代的巴黎更是个虚幻的盛宴。直面现实,突破自己的生活,这才是Gil最好的选择。
联想到我们周围,很多人也是痛斥着这个时代的冷漠与浮躁,怀念着80年代的文化热,是不是也有这种“昨日世界”情结呢?“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适用于每个时代,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时代变得更好,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昨日的世界中。
联想到我们周围,很多人也是痛斥着这个时代的冷漠与浮躁,怀念着80年代的文化热,是不是也有这种“昨日世界”情结呢?“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适用于每个时代,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时代变得更好,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昨日的世界中。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