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出来的幸福

图书馆是在赖在学校里哪里都不想去的时候,最好的去处。也算是唯一的去处,这样说并不是故意矫情,只是因为我的如诗如画的校园没有提供可以让人与风景同在的座椅,站久了会累,累得什么美丽都迟钝得无法感知。
学校的图书馆很老了,第一次走进去的人会觉得这是天生的lomo风格。在众多的旧书中能找到石黒一雄的《别让我走》也算是奇迹呐,还记得是进门西北面角落里书架的最底层。
在中央大厅昏暗的灯光下,我很艰难地看到了tommy嘶声力竭叫喊的那一章节 ,记得书里似是写到雨夜,雨似乎很大,劈劈拍拍打在车窗上,道路是泥泞的。然后,我就无法继续阅读。我似乎能够想象出那样的画面,无声的,却让人陷在无法拒绝的噪声之中,真的挣脱不出来。
回到宿舍,靠着小台灯的光亮,我继续残忍的阅读。人说,置身事外,旁观者清;可是,读下去,就更迷失,生命,际遇,悲喜,失去,获得……等等的一切,谁能真正明白。
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爸爸妈妈给予我最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在很大的自由的程度上,我能自主地活着。手腕上不会有被追踪的电子仪器,不会时时刻刻被提醒“你们是特殊的”,不会因为一点点皮外伤就仿佛天塌下来一般。
不应该的。没有什么值得庆幸。
我想起小学大概念三年级时候的事情,某天回家的路上,小区里似乎有重新装修的人家,因为很多半新的灯具,小家具什么的物件都被扔在了垃圾回收的小房子里面。
有个小姑娘,长的是什么样子,我不记得了,只是觉得她衣服很脏但是眼神很干净,她似乎已经在小房子边上挑了很久,身边放着一个还是很漂亮的水晶吊灯,还有一些颜色鲜艳的小装饰品。我看着她一件一件拿在手中,因为她还是太小了,我猜只有五六岁,不能拿走她所喜欢的东西。
那时候,我就那么走过去,帮她拎起水晶吊灯,我说我送你回家。那时候,小区还有些散步跳舞的阿姨们,我记得有一个还笑着说,你可以再帮她挑一些漂亮的。她的语气并不和善。
我没有把她送到家。小姑娘费劲儿地拎着吊灯走远的背影我还能记得清晰。
这是我第一次能深刻地感觉差别的时刻。我无法表达心里的疑惑。当时。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我不会去捡吊灯,我不会在值钱的和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不会被别人的言语轻易中伤。
因为我和那个小姑娘不同。哪里不同?我又说不上来。
就像kathy在结尾处说的那样,“我们和受赠者的人生是否截然不同,生命都是会终结的,也许根本没有人真正理解自己的遭遇,或者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足够”。
我不愿意去比较,幸福不应该是比较大小得出的结果,那是冰冷并且令人绝望的。就像手术刀切开了ruth的身体,取出了要捐赠的器官,留下失去了生命的ruth。
前辈给我讲解了凡四训,向善,行善,生活美满。
我一瞬间有些恨佛教里的教义,只是一瞬间。因为自己心中有被放大了的悲观。以及硬是要挣脱悲观的不屈服。可是,来来回回,像是走不出的迷宫。很多的事情,没有公平,没有幸福与悲哀可言。只是发生了。
别让我走,给了我的,是无尽的无言的思考的空间。
学校的图书馆很老了,第一次走进去的人会觉得这是天生的lomo风格。在众多的旧书中能找到石黒一雄的《别让我走》也算是奇迹呐,还记得是进门西北面角落里书架的最底层。
在中央大厅昏暗的灯光下,我很艰难地看到了tommy嘶声力竭叫喊的那一章节 ,记得书里似是写到雨夜,雨似乎很大,劈劈拍拍打在车窗上,道路是泥泞的。然后,我就无法继续阅读。我似乎能够想象出那样的画面,无声的,却让人陷在无法拒绝的噪声之中,真的挣脱不出来。
回到宿舍,靠着小台灯的光亮,我继续残忍的阅读。人说,置身事外,旁观者清;可是,读下去,就更迷失,生命,际遇,悲喜,失去,获得……等等的一切,谁能真正明白。
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爸爸妈妈给予我最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在很大的自由的程度上,我能自主地活着。手腕上不会有被追踪的电子仪器,不会时时刻刻被提醒“你们是特殊的”,不会因为一点点皮外伤就仿佛天塌下来一般。
不应该的。没有什么值得庆幸。
我想起小学大概念三年级时候的事情,某天回家的路上,小区里似乎有重新装修的人家,因为很多半新的灯具,小家具什么的物件都被扔在了垃圾回收的小房子里面。
有个小姑娘,长的是什么样子,我不记得了,只是觉得她衣服很脏但是眼神很干净,她似乎已经在小房子边上挑了很久,身边放着一个还是很漂亮的水晶吊灯,还有一些颜色鲜艳的小装饰品。我看着她一件一件拿在手中,因为她还是太小了,我猜只有五六岁,不能拿走她所喜欢的东西。
那时候,我就那么走过去,帮她拎起水晶吊灯,我说我送你回家。那时候,小区还有些散步跳舞的阿姨们,我记得有一个还笑着说,你可以再帮她挑一些漂亮的。她的语气并不和善。
我没有把她送到家。小姑娘费劲儿地拎着吊灯走远的背影我还能记得清晰。
这是我第一次能深刻地感觉差别的时刻。我无法表达心里的疑惑。当时。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我不会去捡吊灯,我不会在值钱的和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不会被别人的言语轻易中伤。
因为我和那个小姑娘不同。哪里不同?我又说不上来。
就像kathy在结尾处说的那样,“我们和受赠者的人生是否截然不同,生命都是会终结的,也许根本没有人真正理解自己的遭遇,或者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足够”。
我不愿意去比较,幸福不应该是比较大小得出的结果,那是冰冷并且令人绝望的。就像手术刀切开了ruth的身体,取出了要捐赠的器官,留下失去了生命的ruth。
前辈给我讲解了凡四训,向善,行善,生活美满。
我一瞬间有些恨佛教里的教义,只是一瞬间。因为自己心中有被放大了的悲观。以及硬是要挣脱悲观的不屈服。可是,来来回回,像是走不出的迷宫。很多的事情,没有公平,没有幸福与悲哀可言。只是发生了。
别让我走,给了我的,是无尽的无言的思考的空间。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