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 ——轮回过后,宿命依旧

12年后再看,心情很复杂。
12年前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看了《花木兰》之后第一反应是震惊:原来传统文化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呈现!随之而来的是不满,对中国动画人乃至文化人的不满:为什么不是由中国人将它改编成功?为什么我们的乐府双璧要靠美国人才能走向世界?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有太多的为什么想质问,却找不到被质问的对象。
12年后我已成为一个专门教高中毕业生的人,从事着和动画电影比较近的工作:在高校从事音乐特别是影视音乐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时再看当年那部毁誉参半的大片,什么男主角形象过于淡薄呆板模式化,什么东方式的爱情不够细腻、转折过于突兀……这些仿佛都变成了鸡蛋里的骨头般毫无意义。
迪斯尼的《花木兰》就该成功。耗时8年,2000多位艺术家和技术专家,组建专业的艺术小组来中国采风……我想起《阿凡达》,同时也想起一切向钱看,想起短平快,想起……
不理解、不认同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普世价值的人如何能做出世界性的作品?过于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人,是不负责任的。这是一种狭隘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是会妨害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和进步的。
虽然才看完最新版的《花木兰》(赵薇主演的),可是还是不禁要问,“花木兰”什么时候才能回国?当放弃了功利主义的时候,当放弃了狭隘主义的时候,当丢弃了过度的嫉妒心理的时候,当没有了过多的政治束缚的时候,当有了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的时候。否则中国文艺只能在虚假繁荣中走向僵化,在点缀太平时步入死亡。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59179934
12年前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看了《花木兰》之后第一反应是震惊:原来传统文化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呈现!随之而来的是不满,对中国动画人乃至文化人的不满:为什么不是由中国人将它改编成功?为什么我们的乐府双璧要靠美国人才能走向世界?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有太多的为什么想质问,却找不到被质问的对象。
12年后我已成为一个专门教高中毕业生的人,从事着和动画电影比较近的工作:在高校从事音乐特别是影视音乐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时再看当年那部毁誉参半的大片,什么男主角形象过于淡薄呆板模式化,什么东方式的爱情不够细腻、转折过于突兀……这些仿佛都变成了鸡蛋里的骨头般毫无意义。
迪斯尼的《花木兰》就该成功。耗时8年,2000多位艺术家和技术专家,组建专业的艺术小组来中国采风……我想起《阿凡达》,同时也想起一切向钱看,想起短平快,想起……
不理解、不认同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普世价值的人如何能做出世界性的作品?过于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人,是不负责任的。这是一种狭隘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是会妨害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和进步的。
虽然才看完最新版的《花木兰》(赵薇主演的),可是还是不禁要问,“花木兰”什么时候才能回国?当放弃了功利主义的时候,当放弃了狭隘主义的时候,当丢弃了过度的嫉妒心理的时候,当没有了过多的政治束缚的时候,当有了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的时候。否则中国文艺只能在虚假繁荣中走向僵化,在点缀太平时步入死亡。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59179934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