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喜欢辛普森一家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热播了20年的长篇动画剧集,在美国电视艾美奖上前后赢得23座奖杯,还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视剧”。2007年,《辛普森一家》首次被搬上银幕,并受到影迷的热烈欢迎。它作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动画系列,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经久不息的追捧呢?也许从这部浓缩的电影版的《辛普森一家》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辛普森家庭”被称为美国的第一家庭,并不是由于剧中人物地位显赫,恰恰是因为它的平凡——它是千千万万个美国家庭的缩影,而这个家庭所经历的一切便是美国社会的缩影。在电影版中,《辛普森一家》的主题是环境和政治,同时也讽刺针砭了许多存在于美国社会甚至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的现象。不仅如此,它还包蕴有更多的有关亲情、爱情、人性甚至是更高层次的思考。可以说,《辛普森一家》决不仅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成人也能从中得到许多富有哲理的启发和思考。
《辛普森一家》塑造了五个经典人物,这虽然得益于长达四五百集的长篇动画剧集,但没有看过《辛普森一家》动画剧的人在看到它的电影版时,仍然会对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印象深刻。电影在很短的篇幅内成功塑造了性格各异决不雷同,同时也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
爸爸荷马•辛普森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男人,也许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口无遮拦,心里想什么便说出来,虽然这些想法往往是大家都有的,譬如为什么要去无聊的教堂等等,但人们往往会掩饰自己。而荷马却将这些单纯的像孩子一般的想法大声说出来,还以为别人不会听到。他对于权威没有敬畏,也缺乏一个父亲或者一个公民所应有的责任感,反而充满了孩子式的恶作剧。他图省事,将马蜂窝放进邮筒,堵排水口的时候竟然随手抓来小女儿塞住洞口,整修屋顶的时候,跟儿子玩冒险游戏,于是演变成了父子俩玩性大发的一场闹剧。他刺激儿子爬上天线,还抱住天线乱摇模拟地震,当巴特滚到屋檐下摇摇欲坠时,他竟然还接着模拟“余震”,这种场景让成人观众心悬一线,却能让孩子们十分兴奋。他打赌说巴特不敢裸体踩着滑板去汉堡店,结果巴特为了显示他的勇敢果然裸体踩着滑板上道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警察抓住巴特,铐在柱子上时,这个一点都不像父亲的家伙居然栽赃到儿子头上,把责任都推掉了...
电影到这里已经把荷马的性格大致展现出来了,他没有责任感、有着长不大的小孩性格、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但是他是那么可爱,就像任何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让观众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深深喜爱。在汉堡店,他看见了一头戴着帽子的猪,因为幻想着跟这头猪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他把这头猪带回了家。但这正是灾难的开始。而荷马身上的缺点也因与猪相关的事件而放大,并影响到了整个春田市的居民。
妈妈马芝•辛普森是一个包容但并不缺乏个性的妻子和母亲。她喜欢把头发染成蓝色,固定成竖立样子,声音很粗,但她从来不缺乏女性的温柔。她包容荷马的幼稚和一切的缺点,也能够同情和原谅周围的人。特别是当荷马闯了大祸,打算举家逃亡的时候,她虽然很忧郁,但还是在关键时刻把手交给荷马,愿意跟他一起踏上去往马达加斯加的冒险之旅。马芝虽然温柔,但也并不缺乏主见,当他们在马达加斯加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之后,她良心上并没有安定。在电视上看到了春田镇居民的现状,她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劝说丈夫回到春田镇,勇敢地承担责任。在荷马拒绝之后,她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带着孩子们提前回到美国。而这一举动最终迫使荷马完成了性格上的成长并做出了英雄般的举动。
儿子巴特是个叛逆的小孩,他经不起爸爸的激将法,敢裸体踩滑板出去,仅仅为了显示他的勇敢。他也擅长揭爸爸的底,将荷马那些自私可笑的想法公之于众。虽然他有一个“同龄”的爸爸,但内心里他很渴望来自于父亲的关爱和肯定。他们的邻居弗兰德恰恰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严谨的基督教徒和道德典范。他给了巴特父亲般的关爱,某种意义上说也弥补了巴特心中的残缺,所以在影片里,巴特曾一度将感情向弗兰德靠拢。
大女儿丽莎是个博学多才且热爱环境的女孩,她有着热情和不屈不挠的干劲,想让人们重视环境的保护并为此奔走呼告。同时她也是个充满着幻想的天真女孩,在遇到爱情的时候有着甜蜜的憧憬,坐在妈妈对面向她描述小伙子的美好。她的性格在电影版中还没有达到电视剧版的那样丰满多样。
小婴儿麦姬,喜欢吸奶嘴,还不怎么会说话。但是很聪明,正是她的发现让全家人脱离了险境。而在遭遇危险的时候,她表现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强悍和勇敢,影片中她面对猴子的威胁,随手砸掉奶瓶摆开架势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都很惊讶。
《辛普森一家》不仅塑造了一家人的经典性格,还在片中让荷马完成了成长。荷马带回来的猪制造了很多猪粪,他把它们装在一个竖井里,开车去处理竖井的路上接到电话说商店在派发面包圈,他来不及多想便将车开到曾经污染严重如今已被保护的春田湖边,想也不想便倾倒了下去。这些猪粪严重污染了湖水并让物种变异,而当事态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浑然不觉。直到昏庸无能的总统指使别有用心的环境保护局官员将整个春田市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罩住,以隔离污染的时候,愤怒的人群找出了始作俑着,并冲进辛普森家要求报仇。这个时候的荷马仍在推卸责任,甚至不肯道歉。他带着全家逃到了马达加斯加,把一切抛在脑后,开始在这个世外桃源开始过他们安宁而不乏浪漫的日子,而不去想其他春田镇的居民怎样在那个大罩子里过着抑郁而混乱的生活。直到马芝决定回到美国,承担起应负的、曾经逃避的责任。
当固执其实是胆小而不敢承担责任的荷马被孤零零抛在马达加斯加的冰天雪地里时,他才感受到了孤独和后悔。他第一次知道他需要别人,需要家庭和人群,他开始考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错了。春天镇的居民们被世界抛弃了,那种感受跟他一样,这个时候的荷马好像懂得了思考别人的感受。他决定去找马芝,重新找回他的家庭,而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回到春田镇,面对他应该面对的责任。荷马的回归之路十分艰辛而漫长,在这条路上,他艰难的成长了,在他最后快要崩溃和放弃的时候,一个巫婆救了他。这是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的巫婆,她协助荷马完成了最后的成长。整个过程是魔幻的,而这个巫婆出现在这里,与其说是现实的力量,不如说是一种理想的化身。那就是顿悟,她身上寄托着作者试图让人们觉醒起来的神奇力量。而这种力量在哪里能找到,作者并没有能回答。
荷马最终回到了春田镇,并费劲波折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救下了春田镇,让小镇再次呼吸和沐浴到新鲜的空气和热烈的阳光。这个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式的结尾,不仅让荷马再次赢得了家庭和儿子巴特的崇拜,同时也让他受到人们的原谅和推崇。他终于懂得了责任,也克服了自身的很多缺点,电影是完满而成功的。
然而存在于影片当中的许多现象仍值得人们思考,比如它所讽刺的官员的昏庸、政治的无能,以及一些价值观念。同时它也隐含了对人类生存的担忧,当某一天我们的地球也将因污染或者人类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的抛弃时,拯救我们的,会是什么?也许答案就在影片里,拯救地球的,只能是破坏者自己。
“辛普森家庭”被称为美国的第一家庭,并不是由于剧中人物地位显赫,恰恰是因为它的平凡——它是千千万万个美国家庭的缩影,而这个家庭所经历的一切便是美国社会的缩影。在电影版中,《辛普森一家》的主题是环境和政治,同时也讽刺针砭了许多存在于美国社会甚至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的现象。不仅如此,它还包蕴有更多的有关亲情、爱情、人性甚至是更高层次的思考。可以说,《辛普森一家》决不仅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成人也能从中得到许多富有哲理的启发和思考。
《辛普森一家》塑造了五个经典人物,这虽然得益于长达四五百集的长篇动画剧集,但没有看过《辛普森一家》动画剧的人在看到它的电影版时,仍然会对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印象深刻。电影在很短的篇幅内成功塑造了性格各异决不雷同,同时也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
爸爸荷马•辛普森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男人,也许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口无遮拦,心里想什么便说出来,虽然这些想法往往是大家都有的,譬如为什么要去无聊的教堂等等,但人们往往会掩饰自己。而荷马却将这些单纯的像孩子一般的想法大声说出来,还以为别人不会听到。他对于权威没有敬畏,也缺乏一个父亲或者一个公民所应有的责任感,反而充满了孩子式的恶作剧。他图省事,将马蜂窝放进邮筒,堵排水口的时候竟然随手抓来小女儿塞住洞口,整修屋顶的时候,跟儿子玩冒险游戏,于是演变成了父子俩玩性大发的一场闹剧。他刺激儿子爬上天线,还抱住天线乱摇模拟地震,当巴特滚到屋檐下摇摇欲坠时,他竟然还接着模拟“余震”,这种场景让成人观众心悬一线,却能让孩子们十分兴奋。他打赌说巴特不敢裸体踩着滑板去汉堡店,结果巴特为了显示他的勇敢果然裸体踩着滑板上道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警察抓住巴特,铐在柱子上时,这个一点都不像父亲的家伙居然栽赃到儿子头上,把责任都推掉了...
电影到这里已经把荷马的性格大致展现出来了,他没有责任感、有着长不大的小孩性格、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但是他是那么可爱,就像任何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让观众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深深喜爱。在汉堡店,他看见了一头戴着帽子的猪,因为幻想着跟这头猪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他把这头猪带回了家。但这正是灾难的开始。而荷马身上的缺点也因与猪相关的事件而放大,并影响到了整个春田市的居民。
妈妈马芝•辛普森是一个包容但并不缺乏个性的妻子和母亲。她喜欢把头发染成蓝色,固定成竖立样子,声音很粗,但她从来不缺乏女性的温柔。她包容荷马的幼稚和一切的缺点,也能够同情和原谅周围的人。特别是当荷马闯了大祸,打算举家逃亡的时候,她虽然很忧郁,但还是在关键时刻把手交给荷马,愿意跟他一起踏上去往马达加斯加的冒险之旅。马芝虽然温柔,但也并不缺乏主见,当他们在马达加斯加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之后,她良心上并没有安定。在电视上看到了春田镇居民的现状,她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劝说丈夫回到春田镇,勇敢地承担责任。在荷马拒绝之后,她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带着孩子们提前回到美国。而这一举动最终迫使荷马完成了性格上的成长并做出了英雄般的举动。
儿子巴特是个叛逆的小孩,他经不起爸爸的激将法,敢裸体踩滑板出去,仅仅为了显示他的勇敢。他也擅长揭爸爸的底,将荷马那些自私可笑的想法公之于众。虽然他有一个“同龄”的爸爸,但内心里他很渴望来自于父亲的关爱和肯定。他们的邻居弗兰德恰恰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严谨的基督教徒和道德典范。他给了巴特父亲般的关爱,某种意义上说也弥补了巴特心中的残缺,所以在影片里,巴特曾一度将感情向弗兰德靠拢。
大女儿丽莎是个博学多才且热爱环境的女孩,她有着热情和不屈不挠的干劲,想让人们重视环境的保护并为此奔走呼告。同时她也是个充满着幻想的天真女孩,在遇到爱情的时候有着甜蜜的憧憬,坐在妈妈对面向她描述小伙子的美好。她的性格在电影版中还没有达到电视剧版的那样丰满多样。
小婴儿麦姬,喜欢吸奶嘴,还不怎么会说话。但是很聪明,正是她的发现让全家人脱离了险境。而在遭遇危险的时候,她表现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强悍和勇敢,影片中她面对猴子的威胁,随手砸掉奶瓶摆开架势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都很惊讶。
《辛普森一家》不仅塑造了一家人的经典性格,还在片中让荷马完成了成长。荷马带回来的猪制造了很多猪粪,他把它们装在一个竖井里,开车去处理竖井的路上接到电话说商店在派发面包圈,他来不及多想便将车开到曾经污染严重如今已被保护的春田湖边,想也不想便倾倒了下去。这些猪粪严重污染了湖水并让物种变异,而当事态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浑然不觉。直到昏庸无能的总统指使别有用心的环境保护局官员将整个春田市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罩住,以隔离污染的时候,愤怒的人群找出了始作俑着,并冲进辛普森家要求报仇。这个时候的荷马仍在推卸责任,甚至不肯道歉。他带着全家逃到了马达加斯加,把一切抛在脑后,开始在这个世外桃源开始过他们安宁而不乏浪漫的日子,而不去想其他春田镇的居民怎样在那个大罩子里过着抑郁而混乱的生活。直到马芝决定回到美国,承担起应负的、曾经逃避的责任。
当固执其实是胆小而不敢承担责任的荷马被孤零零抛在马达加斯加的冰天雪地里时,他才感受到了孤独和后悔。他第一次知道他需要别人,需要家庭和人群,他开始考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错了。春天镇的居民们被世界抛弃了,那种感受跟他一样,这个时候的荷马好像懂得了思考别人的感受。他决定去找马芝,重新找回他的家庭,而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回到春田镇,面对他应该面对的责任。荷马的回归之路十分艰辛而漫长,在这条路上,他艰难的成长了,在他最后快要崩溃和放弃的时候,一个巫婆救了他。这是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的巫婆,她协助荷马完成了最后的成长。整个过程是魔幻的,而这个巫婆出现在这里,与其说是现实的力量,不如说是一种理想的化身。那就是顿悟,她身上寄托着作者试图让人们觉醒起来的神奇力量。而这种力量在哪里能找到,作者并没有能回答。
荷马最终回到了春田镇,并费劲波折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救下了春田镇,让小镇再次呼吸和沐浴到新鲜的空气和热烈的阳光。这个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式的结尾,不仅让荷马再次赢得了家庭和儿子巴特的崇拜,同时也让他受到人们的原谅和推崇。他终于懂得了责任,也克服了自身的很多缺点,电影是完满而成功的。
然而存在于影片当中的许多现象仍值得人们思考,比如它所讽刺的官员的昏庸、政治的无能,以及一些价值观念。同时它也隐含了对人类生存的担忧,当某一天我们的地球也将因污染或者人类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的抛弃时,拯救我们的,会是什么?也许答案就在影片里,拯救地球的,只能是破坏者自己。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