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一看,想一想。

作为王尔德的粉丝, 这部片子早已关注了很久, 为此还在专门找到了以往根据王尔德原著改编的影片(1976年版, Peter Firth主演, 话说改作的该片也真是不少), 作为比较, 之前断断续续在看英文原著看了10章(正好是50%), 而由于考试, 终究作罢, 但还是把精简版的音频朗读版听了一通(同样是英文), 至于影片, 固然是要读完原著后方可一览, 因此至今未看。
昨日, douban上某网友看了这部新版, 评了2星, 云:“片子烂到不屑评价”, 又云:“烂到我不得不说两句。”我不知道这位是什么意思, 或是其改变主意期间的思想斗争如何, 但怀着起码的对王尔德原著的抱不平心态, 我看完了这部影片。
从影片角度来讲, 该片行进流畅, 画面出色, 服装、化妆和演员的演绎也十分到位, 此外, 影片的音效也很出彩, 我都等不及想要听听它的原声了。(但商业味道确实浓了一点, 如, 最后的好莱坞式大爆炸O__O"…)
从内容来看, 改编了不少, 之后虚构了一大段内容(这部分在我看来是有它的意义的, 后文述), 同时, 也如众多网友所言, 对于原著部分的传达不甚到位, 如, DG与SV之间的感情给予的篇幅太少, 完全忽略了DG是因为看了SV的一场令其“大失所望”的演出后而天真地‘改头换面’了的这一事实, 以至于我以为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会突感莫名, 云“这小女孩的洞察力也太强大了, 这么就看出DG在外面乱搞”或云“这小女孩也太过天真, 如此便了解了自己。”(这两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矛盾的), 又如, 三名男角之间的微妙情感被淡化了, 这些我都同意, 另外, 我认为James这个角色有其微妙的意义, 但片中他的戏份显然太少了。然而, 我们不应该把导演或编剧当作傻子, 他们有用意的, 在我看来, 即予以改编的空间, 如果该片把原著内容原原本本地娓娓道来, 而其后再在一个小小的转折后添加一段新的内容, 想必轻者可谓‘画蛇添足’, 重则就足以说得上是对原著的猥亵了。本片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商业片忌冗长啊)最大限度地展现原著主要内容的同时引进新的内容, 而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You have my whole heart, Emily… my whole heart…"
影片的这一幕启发了我, 此时, Henry奋力拉拽着自己的*孩子*Emily, 迫使其离开Dorian, 而心意已决的Dorian在*铁栏*的那一边说出了这句话(Ben Barnes的演绎着实精彩, 以至于让我捉摸不透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真挚的爱情, 抑或是一句浪子回头式的规劝, 抑或是兼而有之), 再回想起之前, Dorian将其堕落的根源一股脑儿归结于Henry的教唆(这当然不符合原著), 我们不难猜到编剧在此的用意: 此时的Henry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Queensberry侯爵, 而Emily则是王尔德一直深爱着的Bosie么?当年不正是Queensberry侯爵以鸡奸行为的名义(正如剧中的Henry)将王尔德送进铁窗的么?当年Bosie也曾试图探望狱中的王尔德, 但可想而知是谁从中阻挠, 正如Emily的挣扎和Henry劝;当年王尔德蒙受牢狱之灾, 其身心之煎熬, 读过《狱中信》的读者想必都是知道的(虽然我并没有读完), 正如那一幕之后的场景…
我认为, 该片是一部与商业结合的不错的电影, 而一旦以一种紧扣原著或是原作者的角度观摩本片, 做出差评是理所当然的(其中应该不乏王尔德的忠实拥护, 以至于与原著的一点点出入也将嗤之以鼻), 倒不如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一看, 想一想, 也许,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
…
2:21 A
February 3rd, 2010
拿出未读完的原著, 要好好看看了~~~~~~
昨日, douban上某网友看了这部新版, 评了2星, 云:“片子烂到不屑评价”, 又云:“烂到我不得不说两句。”我不知道这位是什么意思, 或是其改变主意期间的思想斗争如何, 但怀着起码的对王尔德原著的抱不平心态, 我看完了这部影片。
从影片角度来讲, 该片行进流畅, 画面出色, 服装、化妆和演员的演绎也十分到位, 此外, 影片的音效也很出彩, 我都等不及想要听听它的原声了。(但商业味道确实浓了一点, 如, 最后的好莱坞式大爆炸O__O"…)
从内容来看, 改编了不少, 之后虚构了一大段内容(这部分在我看来是有它的意义的, 后文述), 同时, 也如众多网友所言, 对于原著部分的传达不甚到位, 如, DG与SV之间的感情给予的篇幅太少, 完全忽略了DG是因为看了SV的一场令其“大失所望”的演出后而天真地‘改头换面’了的这一事实, 以至于我以为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会突感莫名, 云“这小女孩的洞察力也太强大了, 这么就看出DG在外面乱搞”或云“这小女孩也太过天真, 如此便了解了自己。”(这两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矛盾的), 又如, 三名男角之间的微妙情感被淡化了, 这些我都同意, 另外, 我认为James这个角色有其微妙的意义, 但片中他的戏份显然太少了。然而, 我们不应该把导演或编剧当作傻子, 他们有用意的, 在我看来, 即予以改编的空间, 如果该片把原著内容原原本本地娓娓道来, 而其后再在一个小小的转折后添加一段新的内容, 想必轻者可谓‘画蛇添足’, 重则就足以说得上是对原著的猥亵了。本片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商业片忌冗长啊)最大限度地展现原著主要内容的同时引进新的内容, 而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You have my whole heart, Emily… my whole heart…"
影片的这一幕启发了我, 此时, Henry奋力拉拽着自己的*孩子*Emily, 迫使其离开Dorian, 而心意已决的Dorian在*铁栏*的那一边说出了这句话(Ben Barnes的演绎着实精彩, 以至于让我捉摸不透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真挚的爱情, 抑或是一句浪子回头式的规劝, 抑或是兼而有之), 再回想起之前, Dorian将其堕落的根源一股脑儿归结于Henry的教唆(这当然不符合原著), 我们不难猜到编剧在此的用意: 此时的Henry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Queensberry侯爵, 而Emily则是王尔德一直深爱着的Bosie么?当年不正是Queensberry侯爵以鸡奸行为的名义(正如剧中的Henry)将王尔德送进铁窗的么?当年Bosie也曾试图探望狱中的王尔德, 但可想而知是谁从中阻挠, 正如Emily的挣扎和Henry劝;当年王尔德蒙受牢狱之灾, 其身心之煎熬, 读过《狱中信》的读者想必都是知道的(虽然我并没有读完), 正如那一幕之后的场景…
我认为, 该片是一部与商业结合的不错的电影, 而一旦以一种紧扣原著或是原作者的角度观摩本片, 做出差评是理所当然的(其中应该不乏王尔德的忠实拥护, 以至于与原著的一点点出入也将嗤之以鼻), 倒不如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一看, 想一想, 也许,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
…
2:21 A
February 3rd, 2010
拿出未读完的原著, 要好好看看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