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是无效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喜欢台湾青春片里面的光,柔和得像傍晚的逆光,连乱乱的头发丝都是温和柔软的。最近看的《听说》,还有很久以前看的《蓝色大门》。一直很喜欢那种时光慢慢流淌的感觉,喜欢那种种淡淡的电影,编织出一种空灵的气质。
这些夏天简直叫人嫉妒。天那么蓝,海那么清,风那么柔,所有的一切那么漂亮美好,符合我们一切的回忆。
《听说》里,天阔去看秧秧做街头艺人。丢下一枚硬币,秧秧就像音乐盒里的小人一样随着手风琴的音乐旋转,翩翩起舞。秧秧凝住之后,天阔开始比手语,你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匆匆走掉了吧?男孩认真地比划,说出心里话,你从来都不会想自己,反而害我常想起你。而全身紫灰的石像女孩,黑色眼珠一动不动。太唯美。
《蓝色大门》里林月珍偷偷搜集的有关张士豪的一切:喝过的矿泉水瓶子,用过的自来水笔,打过的篮球,她一遍又一遍地用张士豪的自来水笔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他的名字,她叫孟克柔戴上自己偷拍张士豪的照片扮演他;去偷看张士豪游泳,叫孟克柔去帮她表白,然后在知道答案之前跑得无影无踪……
张士豪每天都到孟克柔家开的水饺店吃夜宵,吃完总要对着孟克柔的阳台说,我吃饱回家了喔。对着孟克柔倔强远去的背影大声的说,“我叫张士豪,泳队吉他社,我很不错哦……”
那些喜欢,简单淳朴热烈,彷徨执著不温不火小心翼翼……青涩涩的年少,正如当年的我们每一个人。
可能他是你的同桌,总是跟你讲说不完的笑话,不管遇到多不开心的事情,你都会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后来因为总是上课说话,被老师调走,表面上还是嘻嘻哈哈,可晚上还是忍不住躲在被子里难过了好久。
或者他是中学时候那个不爱说话的男生,你看到他就会心跳,你记得你们的每一件事情,记得考试前他对你说的轻轻的一句“加油”,记得摔破了膀子他特意跑下楼帮你买的创可贴,记得他每天几点几分来到教室,记得他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听的歌,你总是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偷偷看他打球,忍不住寻找他的踪迹。
我喜欢《蓝色大门》片尾他们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互相追逐的镜头,肆无忌惮,快乐得像两只飞翔的小鸟。路口的绿灯亮起来,张士豪的自行车轻巧地冲出车流,迎风疾驰,花衬衫猎猎飞舞。就在那时候,水一样的钢琴声淌出来,流动在绿意盈盈的台北夏天,流动在孟克柔关于蓝色大门的旁白里:
“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应该会更帅吧。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自行车,小摩托,穿行在街头巷尾小胡同里。轻快而无拘无束,却满载了我们所有的欢喜忧伤。
是那天吧,和周枫学长他们一起去湖大听讲座,路过一个中学,刚放学的样子,高中的小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骑着自行车大呼小叫,嘻嘻哈哈插科打诨……我拉着思思的胳膊马上开始矫情的展开对那段岁月的回忆。对,就是那种感觉,那时候,和芝麻骑着车穿过一条条白杨树大道,总是故意绕最远的路;或者是和小猪一起,我在前面奋力地蹬着自行车,她在后面帮我撑着伞,风把伞撑得满满的,她还是鼓着腮帮子帮我撑;还有坐在宝驹的车后座上,拉拉他的头发得意洋洋的说:“驾!”……踏板踩啊踩,我们就那么一直一直骑下去,风和日丽也好,倾盆大雨也好,那些脸笑得生疼的日子,好像骑得再远再快也不觉得累。
“我们去吃酸辣粉路边摊呵已经爱了七年的油炸小食,去步行街小河边做人力三轮车荡马路凌晨不回家”
天黑了,路边的街灯是暖暖的黄色的光,空气微凉,偶尔有路人走过。疏朗的树叶,在路面投射下斑驳的影子。
安妮宝贝在《清醒纪》里说:
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我们之所以被电影感伤感慨感动,正是因为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记忆,情绪,共鸣,全是共鸣。那些阳光的颜色,青草的味道,回望时候,却依旧散着和煦的温暖。
落落说,年华是封被退回的无效信。
曾经用铅笔细细记下的,那些曾经年少青涩的爱怜,惨淡,悲喜,栩栩的,温暖的,伸出手去,有如同抚平旧照片卷角的质感。
那就是年华。
那,我们或许曾经在同一个信箱前,丢失过属于自己的那封信。
这些夏天简直叫人嫉妒。天那么蓝,海那么清,风那么柔,所有的一切那么漂亮美好,符合我们一切的回忆。
《听说》里,天阔去看秧秧做街头艺人。丢下一枚硬币,秧秧就像音乐盒里的小人一样随着手风琴的音乐旋转,翩翩起舞。秧秧凝住之后,天阔开始比手语,你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匆匆走掉了吧?男孩认真地比划,说出心里话,你从来都不会想自己,反而害我常想起你。而全身紫灰的石像女孩,黑色眼珠一动不动。太唯美。
《蓝色大门》里林月珍偷偷搜集的有关张士豪的一切:喝过的矿泉水瓶子,用过的自来水笔,打过的篮球,她一遍又一遍地用张士豪的自来水笔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他的名字,她叫孟克柔戴上自己偷拍张士豪的照片扮演他;去偷看张士豪游泳,叫孟克柔去帮她表白,然后在知道答案之前跑得无影无踪……
张士豪每天都到孟克柔家开的水饺店吃夜宵,吃完总要对着孟克柔的阳台说,我吃饱回家了喔。对着孟克柔倔强远去的背影大声的说,“我叫张士豪,泳队吉他社,我很不错哦……”
那些喜欢,简单淳朴热烈,彷徨执著不温不火小心翼翼……青涩涩的年少,正如当年的我们每一个人。
可能他是你的同桌,总是跟你讲说不完的笑话,不管遇到多不开心的事情,你都会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后来因为总是上课说话,被老师调走,表面上还是嘻嘻哈哈,可晚上还是忍不住躲在被子里难过了好久。
或者他是中学时候那个不爱说话的男生,你看到他就会心跳,你记得你们的每一件事情,记得考试前他对你说的轻轻的一句“加油”,记得摔破了膀子他特意跑下楼帮你买的创可贴,记得他每天几点几分来到教室,记得他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听的歌,你总是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偷偷看他打球,忍不住寻找他的踪迹。
我喜欢《蓝色大门》片尾他们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互相追逐的镜头,肆无忌惮,快乐得像两只飞翔的小鸟。路口的绿灯亮起来,张士豪的自行车轻巧地冲出车流,迎风疾驰,花衬衫猎猎飞舞。就在那时候,水一样的钢琴声淌出来,流动在绿意盈盈的台北夏天,流动在孟克柔关于蓝色大门的旁白里:
“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应该会更帅吧。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自行车,小摩托,穿行在街头巷尾小胡同里。轻快而无拘无束,却满载了我们所有的欢喜忧伤。
是那天吧,和周枫学长他们一起去湖大听讲座,路过一个中学,刚放学的样子,高中的小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骑着自行车大呼小叫,嘻嘻哈哈插科打诨……我拉着思思的胳膊马上开始矫情的展开对那段岁月的回忆。对,就是那种感觉,那时候,和芝麻骑着车穿过一条条白杨树大道,总是故意绕最远的路;或者是和小猪一起,我在前面奋力地蹬着自行车,她在后面帮我撑着伞,风把伞撑得满满的,她还是鼓着腮帮子帮我撑;还有坐在宝驹的车后座上,拉拉他的头发得意洋洋的说:“驾!”……踏板踩啊踩,我们就那么一直一直骑下去,风和日丽也好,倾盆大雨也好,那些脸笑得生疼的日子,好像骑得再远再快也不觉得累。
“我们去吃酸辣粉路边摊呵已经爱了七年的油炸小食,去步行街小河边做人力三轮车荡马路凌晨不回家”
天黑了,路边的街灯是暖暖的黄色的光,空气微凉,偶尔有路人走过。疏朗的树叶,在路面投射下斑驳的影子。
安妮宝贝在《清醒纪》里说:
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我们之所以被电影感伤感慨感动,正是因为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记忆,情绪,共鸣,全是共鸣。那些阳光的颜色,青草的味道,回望时候,却依旧散着和煦的温暖。
落落说,年华是封被退回的无效信。
曾经用铅笔细细记下的,那些曾经年少青涩的爱怜,惨淡,悲喜,栩栩的,温暖的,伸出手去,有如同抚平旧照片卷角的质感。
那就是年华。
那,我们或许曾经在同一个信箱前,丢失过属于自己的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