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潘朵拉的魔盒,人类的罪恶。

很久很久没有写过影评了,看得太多太多的片子,或许麻木,炫丽华耀的场面,气势磅礴的音效,是一场饕餮盛宴,却已经很少有片子能引起什么深层次的反思了。打个比喻吧,或许那些电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却难算一部文学作品,因为缺乏思想内含。而这部《阿凡达》起初我还根本不知道,别人说一票难求,我讽道:能比变型金刚难买吗?事实后来证明,能比。于是,查了查资料,觉得有必要去审审此片,带着这么饕餮盛宴的思想去观看了此片。
散场之后,在推嚷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听有人说此片不过一般,听有人效果好,听有人说3D眼睛戴着人痛……
我却呆着。是的,我呆着,自从我看到圣树倒下的那一刻起,我就呆着了。因为坏人是人类是“我”。虽然带着眼镜,我总感觉眼眶很润。并不是詹姆斯·卡梅隆用什么技巧骗取观众的泪水,只是那一刻的反省,自己也曾经有过坚持的信仰,抛弃了便罢了,何以又伤害有高尚信仰的人呢?我倒底在做什么?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此伤害高尚的别人吗?与其说感动,不如说更多的是自省。
詹姆斯·卡梅隆说《阿凡达》会颠覆你所有的观影概念。是的,他做到了,无论是从3D模型方面,宗教哲学方面,文化底蕴方面,高科技技术方面等等都是一个完美的融合,一个高度,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是深刻而有韵味的,只是细细研究,我相信他传达给我的信息,可以撰出一本书来,这是很难得的。我不知道后有没有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的。能有我这样评价的,除了《红楼梦》和《轩辕剑》便只是它了!
《红楼梦》讲了什么?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轩辕剑》讲了什么?一个男人和二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白痴主角误打误撞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是!就像《阿凡达》一样,我没有看到外星人入侵潘朵拉,我看到了西班牙入侵拉丁美洲,毁灭了玛雅人;我看到了东印度公司肮脏的渡轮贩卖非州土著人;我看到了美国西部淘金时期印第安人的弓箭倒在火药的弹药之下;我看到了B52轰炸机为了圣洁的美索布达米雅平原下的石油而投掷燃烧弹,为了利益,太多太多的“圣树”倒下,太多太多的“纳威人”为了自己坚守的信仰而倒下。他们是无助的,没有阿凡达(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湿奴)的救世,也没有弓箭打败战斗机的神话,上帝和阿拉也没有出现,他们倒在了血泊之中,当一幢幢迪拜塔建起,一个个炼油场开始动作,树木一片片的倒下,公司,股东,财富会在这里建立,没有人会记起他们;机械,污染,吵杂掩盖这里,没有人会记起他们。
希腊神话中的潘朵拉是雅典娜等四位神亲手创造的,美丽而妖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就像潘朵拉星球一样,绚丽多彩,幻光幻影,让人神往。可是宙斯却给了他一个魔盒,小小的盒子,里面装着罪恶比地狱还难以想象。本来是魔盒里的贪婪,猜疑,嫉妒毁害了人类,现在人类自身却成了魔盒,来毒害潘朵拉星球。希腊神话里,人类因为贪婪和无知被神消灭了两次,我们第三代人,终究还是躲不过如此肮脏的腐蚀。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性一天一天的恶化,毫无尽头。
善良的纳威人,明知阿凡达是恶魔,却仍愿意以自己的文化去感化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有信仰。是的,对一种信念不顾一切的坚持就是信仰!不管爱娃是什么东西,存不存在,那是一种至高的信仰。相信圣神的感招,家的慨念,群族的生存,精神的支柱!无不是生存的动力,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诚出于本心的精神。而人类呢?什么都不信,一切只为利和财,什么都不是出于本心。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如此快速的发展,意义到底何在?物质真的很充裕,不用劳苦于吃饭这个生物的基本问题了,可是人不是动物,人除了实体,还有精神体。而精神上却一天天的成了空壳,没有信仰不是空壳是什么呢?我们没有什么坚持了,坚持什么?只要以合理的利来交换,任何东西都可以换。是啊。只要你有足够的“咖啡”“牛仔裤”,甚至可以把追求的信仰丢掉。
从来的电影都是外星人如何欺凌人类,我们看了会感到人的无助与渺小。可是欺凌弱小,本来就是人类喜欢做的一件事。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可是强者就是喜欢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弱者,并蔑视弱者的思想,视之为无谓。
西方人就在不断的强扭阿拉伯国家的人的意识(我们已经被扭了,不用扭。),伊斯兰人有信仰,会每年朝拜麦加和麦地那,在伊斯兰徒中,不会有盗窃与欺骗,为何世人眼中的他们如今变得如此暴力!其实他们说是电影中人类所说的“暴民”。暴民真的暴吗?那要看你所站的位置在那,舆论是如何给你的导向,留给大家思考吧。物质或且不谈,想要掠夺我的精神,我会抗争到底,哪怕是弓箭对你的机器!那就是穆斯林,那就是纳威人。
人类,不过和其它生物一样,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生物,普普通通。现在这种生物很奇怪,他感觉自己成了神,为所欲为,无所不能。乐于毁灭一切东西,包括自己。
人类,你在追求什么?财富的荣誉、杀戮的痛快、物质的享受?这真的是作为一个生物本体“人”想要的吗?我们反思一下吧!
散场之后,在推嚷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听有人说此片不过一般,听有人效果好,听有人说3D眼睛戴着人痛……
我却呆着。是的,我呆着,自从我看到圣树倒下的那一刻起,我就呆着了。因为坏人是人类是“我”。虽然带着眼镜,我总感觉眼眶很润。并不是詹姆斯·卡梅隆用什么技巧骗取观众的泪水,只是那一刻的反省,自己也曾经有过坚持的信仰,抛弃了便罢了,何以又伤害有高尚信仰的人呢?我倒底在做什么?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此伤害高尚的别人吗?与其说感动,不如说更多的是自省。
詹姆斯·卡梅隆说《阿凡达》会颠覆你所有的观影概念。是的,他做到了,无论是从3D模型方面,宗教哲学方面,文化底蕴方面,高科技技术方面等等都是一个完美的融合,一个高度,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是深刻而有韵味的,只是细细研究,我相信他传达给我的信息,可以撰出一本书来,这是很难得的。我不知道后有没有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的。能有我这样评价的,除了《红楼梦》和《轩辕剑》便只是它了!
《红楼梦》讲了什么?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轩辕剑》讲了什么?一个男人和二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白痴主角误打误撞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是!就像《阿凡达》一样,我没有看到外星人入侵潘朵拉,我看到了西班牙入侵拉丁美洲,毁灭了玛雅人;我看到了东印度公司肮脏的渡轮贩卖非州土著人;我看到了美国西部淘金时期印第安人的弓箭倒在火药的弹药之下;我看到了B52轰炸机为了圣洁的美索布达米雅平原下的石油而投掷燃烧弹,为了利益,太多太多的“圣树”倒下,太多太多的“纳威人”为了自己坚守的信仰而倒下。他们是无助的,没有阿凡达(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湿奴)的救世,也没有弓箭打败战斗机的神话,上帝和阿拉也没有出现,他们倒在了血泊之中,当一幢幢迪拜塔建起,一个个炼油场开始动作,树木一片片的倒下,公司,股东,财富会在这里建立,没有人会记起他们;机械,污染,吵杂掩盖这里,没有人会记起他们。
希腊神话中的潘朵拉是雅典娜等四位神亲手创造的,美丽而妖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就像潘朵拉星球一样,绚丽多彩,幻光幻影,让人神往。可是宙斯却给了他一个魔盒,小小的盒子,里面装着罪恶比地狱还难以想象。本来是魔盒里的贪婪,猜疑,嫉妒毁害了人类,现在人类自身却成了魔盒,来毒害潘朵拉星球。希腊神话里,人类因为贪婪和无知被神消灭了两次,我们第三代人,终究还是躲不过如此肮脏的腐蚀。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性一天一天的恶化,毫无尽头。
善良的纳威人,明知阿凡达是恶魔,却仍愿意以自己的文化去感化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有信仰。是的,对一种信念不顾一切的坚持就是信仰!不管爱娃是什么东西,存不存在,那是一种至高的信仰。相信圣神的感招,家的慨念,群族的生存,精神的支柱!无不是生存的动力,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诚出于本心的精神。而人类呢?什么都不信,一切只为利和财,什么都不是出于本心。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如此快速的发展,意义到底何在?物质真的很充裕,不用劳苦于吃饭这个生物的基本问题了,可是人不是动物,人除了实体,还有精神体。而精神上却一天天的成了空壳,没有信仰不是空壳是什么呢?我们没有什么坚持了,坚持什么?只要以合理的利来交换,任何东西都可以换。是啊。只要你有足够的“咖啡”“牛仔裤”,甚至可以把追求的信仰丢掉。
从来的电影都是外星人如何欺凌人类,我们看了会感到人的无助与渺小。可是欺凌弱小,本来就是人类喜欢做的一件事。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可是强者就是喜欢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弱者,并蔑视弱者的思想,视之为无谓。
西方人就在不断的强扭阿拉伯国家的人的意识(我们已经被扭了,不用扭。),伊斯兰人有信仰,会每年朝拜麦加和麦地那,在伊斯兰徒中,不会有盗窃与欺骗,为何世人眼中的他们如今变得如此暴力!其实他们说是电影中人类所说的“暴民”。暴民真的暴吗?那要看你所站的位置在那,舆论是如何给你的导向,留给大家思考吧。物质或且不谈,想要掠夺我的精神,我会抗争到底,哪怕是弓箭对你的机器!那就是穆斯林,那就是纳威人。
人类,不过和其它生物一样,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生物,普普通通。现在这种生物很奇怪,他感觉自己成了神,为所欲为,无所不能。乐于毁灭一切东西,包括自己。
人类,你在追求什么?财富的荣誉、杀戮的痛快、物质的享受?这真的是作为一个生物本体“人”想要的吗?我们反思一下吧!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