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硬伤

杀手这个题材几十年拍下来,把杀人的过程和场面拍得好看并不难,难度就在于新意,可惜这部片子除了把地点搬到曼谷,男主角是好莱坞明星,其它角色都是亚洲人以外,还真没一点新意,看了开头就能想到结尾。没新意也就算了,本就希望不大,还好场面还算好看,剪辑出身的彭氏兄弟果然出手不凡,尤其最后半个多钟头,刺激、犀利,简单直接不拖泥带水,但与此同时,讲故事的硬伤也显而易见。
Joe原本找到Kong就是认为他死有余辜,况且他知道得太多,灭口是自然的,却莫名其妙大发善心,放过他不止还收作徒弟,完全不符合他冷漠果决、独来独往的性格嘛。同样,与聋哑女的爱情也来的莫名其妙,一见钟情发生在Joe身上未免也太快、太纯情、太浪漫了吧。他不会不知道,谈一场毫无杂质的纯爱是极其奢侈和危险的禁区,即使立马退休再谈也不见得能得偿所愿,却完全没有一个职业杀手的姿态和作风,放着未完成的任务不管,竟有闲情逸致风花雪月,从此以后摇摆不定,感情用事,四项原则抛诸脑后,最后还莫名其妙自杀,做作的煽情。
从演员的角度,尼古拉斯·凯奇是动作片巨星没错,毕竟是有些年岁的,至少得在外表上修饰一下显得精干点,不料在此片中却是头发稀拉的邋遢模样,虽说爱情看的不是外表而是内涵,还是很难想象杨采妮饰演的聋哑女怎么会那么容易喜欢上一个年纪大又秃头的外国人,单亲的家庭背景也不禁令人怀疑她有恋父情结。
黑帮老大的思维也颇为奇特。当初雇Joe杀人的也是他,担心他完成不了任务而受到牵连的也是他,这么反复无常、犹豫不决的老大还很少见。就算怀疑Joe的能力,为安全起见,杀Joe灭口吧,好歹也让他执行最后一个任务啊,成功了最好,万一失败了再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就行了,可他竟然傻乎乎得先发制人,一来想杀的政客死不了,还惊动了成批的警察,为今后的暗杀制造难度,二来Joe也没杀成,反倒被他端了窝,还搭上自己一条老命。愚蠢的倚仗自己人多,也不想想自己的人几斤几两重,要是机灵能干的话,自己解决那些敌人就行了,还假手他人干吗,嫌钱多没处花是吧。
Joe原本找到Kong就是认为他死有余辜,况且他知道得太多,灭口是自然的,却莫名其妙大发善心,放过他不止还收作徒弟,完全不符合他冷漠果决、独来独往的性格嘛。同样,与聋哑女的爱情也来的莫名其妙,一见钟情发生在Joe身上未免也太快、太纯情、太浪漫了吧。他不会不知道,谈一场毫无杂质的纯爱是极其奢侈和危险的禁区,即使立马退休再谈也不见得能得偿所愿,却完全没有一个职业杀手的姿态和作风,放着未完成的任务不管,竟有闲情逸致风花雪月,从此以后摇摆不定,感情用事,四项原则抛诸脑后,最后还莫名其妙自杀,做作的煽情。
从演员的角度,尼古拉斯·凯奇是动作片巨星没错,毕竟是有些年岁的,至少得在外表上修饰一下显得精干点,不料在此片中却是头发稀拉的邋遢模样,虽说爱情看的不是外表而是内涵,还是很难想象杨采妮饰演的聋哑女怎么会那么容易喜欢上一个年纪大又秃头的外国人,单亲的家庭背景也不禁令人怀疑她有恋父情结。
黑帮老大的思维也颇为奇特。当初雇Joe杀人的也是他,担心他完成不了任务而受到牵连的也是他,这么反复无常、犹豫不决的老大还很少见。就算怀疑Joe的能力,为安全起见,杀Joe灭口吧,好歹也让他执行最后一个任务啊,成功了最好,万一失败了再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就行了,可他竟然傻乎乎得先发制人,一来想杀的政客死不了,还惊动了成批的警察,为今后的暗杀制造难度,二来Joe也没杀成,反倒被他端了窝,还搭上自己一条老命。愚蠢的倚仗自己人多,也不想想自己的人几斤几两重,要是机灵能干的话,自己解决那些敌人就行了,还假手他人干吗,嫌钱多没处花是吧。
这篇影评有剧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