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发声练习》:精简版的台八点档恶俗偶像剧

鲜艳的色彩,年轻的活力,是《爱的发声练习》予我之第一印象,亦幻亦真的镜头让这部挂着“爱情”之名的台湾文艺片更增添了几分唯美气质,不过可不要被这么个伪文艺片的绚丽开头给骗了,因为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的观影体验对于一个在《海角七号》后欲对台湾国片产生那么一点小小的期待的我来说打击简直就是毁灭性的。
《海角七号》终于赶在了大陆院线的情人节上映了,口碑依然不错,加之在台湾本土的狂赚5亿多新台币票房,或多或少已经为严重受观众歧视的台湾国片杀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爱的发声练习》就是这样应着《海角》的景,借着一个文艺片的外壳实则演出的一场精简版的台湾八点档恶俗偶像剧。
平心而论,《爱的发声练习》这样一个女人寻爱、寻幸福的故事,由破碎的母女重逢起始,历经情深义重的初恋,再落入网上援交的爱欲不分,主角们的故事反复纠缠,当年心,今日情,恍如隔世之后才猛然发觉原来一梦已十年,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人事和心境的变迁?在看剧情介绍时,我就觉得这样一个充满着噱头的题材一定可以拍得极有内容,甚至感人至深,然而看到的却是一部茫然失焦的伪爱情文艺片。
用音符上的DO RE MI来划分三段爱情、三段结构,其实这样的结构并不算新鲜。女孩小猫遗传到妈妈的美丽,她的爱仿佛也被母亲的坎坷情路所深深影响,注定是不顺利的。从高中、大学到踏入社会,三个截然不同的恋人,让这个女孩对爱情的看法不停地翻转试炼。但我觉得,这是个很“琼瑶”式的故事,女性的爱情之旅,从稚嫩到成熟,从炽烈到冷酷,其实也是个永不过时的题材,但“琼瑶化”本身并没什么不对,错就错在《爱的发声练习》仅仅是把人物放置在了琼瑶爱情故事的格局里,既没有琼瑶电影里那种亲情、爱情两难夹击时痛不欲生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马景涛式的呼天呛地的悲号,我们看到的只是类似现今各大电视台热映的那些恶俗偶像剧的规模,但从一些镜头中又能看出其野心,所以更显落差。
不可否认,影片解构爱情,意在表达都会女子的内心独白,并探讨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与金钱、身体与物欲之间的交战。故事的出发点虽然良善,但影片拍成这样实在很难不让人将它看成是那些收视率不佳的长篇偶像剧的微缩电影版。如果把本片的故事作更精细的铺陈,并将角色刻画得更加内敛饱满,接着发展成一个四十多集的偶像剧,或许会能欺骗一些纯情少男少女的感情,但毕竟电影的篇幅有限,反而让本片的故事进展变得十分迅速,相对演员也就成了导演手中不带生命力的棋子,角色之间的感情让人越看越疏离,加之一些愚蠢的对白,使这样一个本来讲述女人的爱情灾难的故事变成了令人喷饭不止的爆笑剧。
从《诡丝》到《保持通话》,看得出大S的表演很努力,但这种偏向电视剧作风的表演放到电影里,依然让人觉得这是在一部悲剧版的《流星花园》。小猫这个角色从十六七岁演到最后的三十岁,除了发型和服装的变化来提醒观众之外,从片中角色的变化诠释,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这不光光是大S的问题,片中的其他演员也是如此,阿良、阿古、小晴这些人也都是岁月不留痕。尤其大S每个镜头都拍得很美,或者说过度追求美感,这就导致了角色肯定会流于表面,一个个耽溺的特写镜头,执着于她的长发飘逸,后来看完电影出字幕的时候我还认真搜索了一番此片是否有保洁公司赞助,因为全片看起来更像是海飞丝广告的超长加强版。
小猫对于爱情的不信任与反复质疑,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但大S似乎每次只能故作痛苦地频频追问“爱是什么”。三个男生角色,也同样刻板缺乏血肉,阿良的莫名其妙,sunshine硬是从《练习曲》里活生生的走出来,我看不出他和那个骑单车环岛旅行的青年有任何区别,最惨的是张孝全,除了要负责影片大量的展现身材的镜头外,阿古的角色也是个毫无个性的人物,最后还变成了一个在星巴克里在卫生纸上写下风花雪月、泪流满面的文艺腔。
看得出来,导演李鼎试图要拍出一部不同于以往那种哭哭啼啼的爱情之爱情片,但剧本的凌乱失控,角色的性格模糊,似乎让影片更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大S突然犹如幽灵般地往斑马线一趟,第二天早上自言自语说自己还没死的时候,偶买嘎,还有什么比看到这样的场面更灾难的吗?
《海角七号》终于赶在了大陆院线的情人节上映了,口碑依然不错,加之在台湾本土的狂赚5亿多新台币票房,或多或少已经为严重受观众歧视的台湾国片杀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爱的发声练习》就是这样应着《海角》的景,借着一个文艺片的外壳实则演出的一场精简版的台湾八点档恶俗偶像剧。
平心而论,《爱的发声练习》这样一个女人寻爱、寻幸福的故事,由破碎的母女重逢起始,历经情深义重的初恋,再落入网上援交的爱欲不分,主角们的故事反复纠缠,当年心,今日情,恍如隔世之后才猛然发觉原来一梦已十年,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人事和心境的变迁?在看剧情介绍时,我就觉得这样一个充满着噱头的题材一定可以拍得极有内容,甚至感人至深,然而看到的却是一部茫然失焦的伪爱情文艺片。
用音符上的DO RE MI来划分三段爱情、三段结构,其实这样的结构并不算新鲜。女孩小猫遗传到妈妈的美丽,她的爱仿佛也被母亲的坎坷情路所深深影响,注定是不顺利的。从高中、大学到踏入社会,三个截然不同的恋人,让这个女孩对爱情的看法不停地翻转试炼。但我觉得,这是个很“琼瑶”式的故事,女性的爱情之旅,从稚嫩到成熟,从炽烈到冷酷,其实也是个永不过时的题材,但“琼瑶化”本身并没什么不对,错就错在《爱的发声练习》仅仅是把人物放置在了琼瑶爱情故事的格局里,既没有琼瑶电影里那种亲情、爱情两难夹击时痛不欲生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马景涛式的呼天呛地的悲号,我们看到的只是类似现今各大电视台热映的那些恶俗偶像剧的规模,但从一些镜头中又能看出其野心,所以更显落差。
不可否认,影片解构爱情,意在表达都会女子的内心独白,并探讨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与金钱、身体与物欲之间的交战。故事的出发点虽然良善,但影片拍成这样实在很难不让人将它看成是那些收视率不佳的长篇偶像剧的微缩电影版。如果把本片的故事作更精细的铺陈,并将角色刻画得更加内敛饱满,接着发展成一个四十多集的偶像剧,或许会能欺骗一些纯情少男少女的感情,但毕竟电影的篇幅有限,反而让本片的故事进展变得十分迅速,相对演员也就成了导演手中不带生命力的棋子,角色之间的感情让人越看越疏离,加之一些愚蠢的对白,使这样一个本来讲述女人的爱情灾难的故事变成了令人喷饭不止的爆笑剧。
从《诡丝》到《保持通话》,看得出大S的表演很努力,但这种偏向电视剧作风的表演放到电影里,依然让人觉得这是在一部悲剧版的《流星花园》。小猫这个角色从十六七岁演到最后的三十岁,除了发型和服装的变化来提醒观众之外,从片中角色的变化诠释,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这不光光是大S的问题,片中的其他演员也是如此,阿良、阿古、小晴这些人也都是岁月不留痕。尤其大S每个镜头都拍得很美,或者说过度追求美感,这就导致了角色肯定会流于表面,一个个耽溺的特写镜头,执着于她的长发飘逸,后来看完电影出字幕的时候我还认真搜索了一番此片是否有保洁公司赞助,因为全片看起来更像是海飞丝广告的超长加强版。
小猫对于爱情的不信任与反复质疑,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但大S似乎每次只能故作痛苦地频频追问“爱是什么”。三个男生角色,也同样刻板缺乏血肉,阿良的莫名其妙,sunshine硬是从《练习曲》里活生生的走出来,我看不出他和那个骑单车环岛旅行的青年有任何区别,最惨的是张孝全,除了要负责影片大量的展现身材的镜头外,阿古的角色也是个毫无个性的人物,最后还变成了一个在星巴克里在卫生纸上写下风花雪月、泪流满面的文艺腔。
看得出来,导演李鼎试图要拍出一部不同于以往那种哭哭啼啼的爱情之爱情片,但剧本的凌乱失控,角色的性格模糊,似乎让影片更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大S突然犹如幽灵般地往斑马线一趟,第二天早上自言自语说自己还没死的时候,偶买嘎,还有什么比看到这样的场面更灾难的吗?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