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喜欢《无忧渡》对于细节的考究了

无忧渡的细节真的经得起推敲,尤其是那些破路的关键,似乎都是平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但是合情合理。剧情的推进也是有缓有急,有些人说一些地方太拖沓,但是感情这种事本就不能推进太快。 人面鸮吟的开始,先给镜头到宣夜吃了很多碗面,印证了后面贪狼能吃,撼山能睡。然后音鳗的出现拉开人面鸮的序幕,同时镜头给到女主,让故事线重合,男女主的时间产生交集。然后面对宣夜的询问和要求,女主先是假意答应,然后出门就喊人。这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虽然在我们的视角有些有趣,但合情合理,很有安全意识。 后来为了让寻找父亲的下落,扔掉了养神香,同时也准备开始面对自己的全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还有九命的一盒银两,恰好印证了宣夜当初在河边救下两个小孩之后管半夏要了一千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九命正好给了五个钱袋,对应每条命二百两。真的很细节。

而且在前几章就有镜头给到宣夜喝浮白饮,眼前出现家人的情形,直到傀儡生心才知道,这酒名叫浮白饮,喝了以后可以见到内心中最想见到的人。而且因为宣夜内心坚定,所以家人是黑白色的,段言秋还对蛮娘抱有幻想,所以蛮娘是彩色的。 在抓音鳗时宣夜和迟雪去过法恩寺,迟雪就说过这个寺院中有蛇,许枝枝又说法恩寺佛祖很灵,供灯三日可以实现愿望,恰恰对应了脱骨双生的赤练在法恩寺替佛祖还愿。 34集是最戳我的一集,尤其是后面归元剑斩出,常乐剑配上《心之渡》。因为宣夜说过,生命非常宝贵,无论发生任何的事情,无论遇到任何的问题,都不应该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一定会用常乐剑换所有人活下去。 最后面半夏听海螺时想起了一切,眼神并非停留在四周,而是抬起了头。我感觉这个地方特别像在找月亮,确定自己不是在画里。不知道这个地方我又没有过度解读,但是真的能感受到半夏哭到窒息的心痛,过去种种都成了一场梦。 无忧渡,破开迷雾,离苦得乐,无忧得渡。 可是他会问半夏“这么多年做何鹊怜开心吗?”可是没有人问他“这么多年做蛮瑛开心吗?” 故事的开头,只有半夏记得他叫蛮瑛。 故事的结尾,只有半夏记得他叫宣夜。 我在这里要为几个配角说句话。他们的人物形象都是生动的,立体的,又优点自然也有缺点。 第一是段言秋,虽然比较死心眼,但是从常人的角度来看,世上本就不应该有妖这种事物的存在,不相信是很正常的。对于他要带半夏回家这段,很符合当代现状,在讲理讲不清的情况下就只能用爱,但是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是有问题的,所以半夏才不会跟他回去。而他后来看到了迟雪,喝了浮白饮,才渐渐淡出无忧渡。 第二是凤天,作为一位父亲,他自然不可能害怕自己的女儿。可是他以人的方式让伍娘活着,却在潜意识里还认为她是一只妖,再加上对女儿恶行的放任,导致“为你好”这个经典家长发言成了对伍娘的束缚。救下九命,造出青山伍娘说明他内心还是个害怕孤单的人。最后让宣夜放过伍娘,或许不是对孩子的溺爱,而是对孤家寡人的惧怕。 第三是半夏她爹,又是一位父亲,缺和前者完全不同。从上帝视角,我们会埋怨这位父亲的“恩人长恩人短,恩人的红线你说斩就斩”。但如果真的是一位父亲,他自然不想自己的女儿冒着送命的风险,捉妖师终究是个不稳定的职业,而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平平安安的,却没有选择半夏可以接受的方式。后来的同意并不是他的妥协,而是一个父亲在考虑到女儿体质同时也想到了女儿的想法才有的改变。 第四是蜃妖,作画广平春日图,抓活人入画。或许是歪理,但也印证了当代人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们可以适时躲进乌托邦中骗一骗自己,给自己一些生活下去的动力,但不可沉迷假象。往事如初,阅历却也归零。可人生不能循环往复,我们每天都在寻找生活中的小小惊喜。 第五是杏仙,有人评价她忘恩负义,重活一世不该救。但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就算本性再好,也架不住被生活折磨,都说受虐者很可能会变成施虐者,或许不是没有动心,而是被生活折磨的只懂得利用。所以重活一世,她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 我这段分析可能会有很多争议,只是想客观地聊聊无忧渡的剧情和人的善恶面。人分善恶,妖亦有好坏,善良如九命,也会帮助死刑犯,邪恶如迟望川,也是有爱的。 而且如果是🥝的,可以打开弹幕,活人感很浓。 俩人在雨天分手,有人发“钓鱼佬伤心了” 画中世界循环,有人发“《无忧渡.开端版》” 本来挺吓人的,高升被挖了眼睛剃了头发,弹幕飘过去一句“懂了,托尼是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