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爱情故事 致橡树 仙侠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编剧编地很妙,确定关系以后得细节, 这里的设置非常的成熟。 成年人才能理解,爱情是很重要,但是不是生活的全部,并不是谈了恋爱就生活中24小时黏在一起,而是互相的融入和相守。 这时候的细节刻画就显得非常重要。 编剧编写的爱情是舒婷 致橡树 里面的爱情。 舒婷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两个人确认关系在一起以后,淮竹继续管理神火山庄,她还是很敏锐地发现问题,并查出来金人凤奴役妖族的事情,和父亲一起惩治。甚至展现了绝对的实力,巩固位置(从剧里面看,一气盟信奉的是绝对的力量,鼓励单挑,谁强听谁的,这样的设置跟氏族确立是为普通人提供庇护 降妖除魔 而来的,设置很合理)。 神火山庄的管理制度是 师傅在最上,一般性事物是淮竹和金人凤在打理,金人凤主要做的是降妖除魔任务,淮竹是药材买卖事务。淮竹在20年后副本里面,金人凤开始接手药材买卖事务,并且奴役了妖族,来采药,从管理上控制了整个神火山庄。淮竹回来以后,又对管理权重新洗牌,借助奴役妖族的事情,将管理权收回东方初日的手中,等于实质上挫败一次金人凤篡权计划。 王权红叶的事务主要围绕黑狐开展的,继承他父亲的使命,也是一气盟的核心任务,降妖除魔; 他对内的事务主要是维持一气盟机构运转,安排王权醉的婚事。 两个人都没有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主要工作事项。 金人凤彻底上台和九惑 黑狐形成隐藏的联盟,金人凤趁机拿到了更多的谈判筹码,运作事项。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力量,站在更高的位置上。 虽然王权红叶和淮竹都想要改变命运,但是两个人现在还并没有完全把两条线互相交底,在一起,但是各自处理自己的事务,自己独立面对自己需要面对的复杂情况。 这里的王权弘业人设依然维持不让淮竹知道更多信息的设置,但是淮竹明显有自己的迷题需要解开,她也没有告诉弘业,而是自己面对。现代的爱情要求的是平等和尊重,这里王权红叶的做法本来会是一个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bug,但是编剧安排了淮竹自己也有自己的危机。不只是圆上了原来的bug,还借此把感情写的很实,很成熟,不得不承认这样操作非常巧妙。 从此,淮水竹亭与一般的古装偶像剧形成了巨大价值观上的区别。这不是女强男更强的故事,而是女强 和 男强 相望相守的故事,是两个独立的人的更符合现代价值观的爱情。显得感情 坚定 温暖 成熟 有力量。 这段感情和副本并进,将感情的成长融合进副本是非常考验编剧功力和节奏的,这里做的很好。编剧加鸡腿。 而且,这样的设置不是突兀的。淮竹跟王权弘业谈到母亲的时候,只说了自己对母亲的爱,并没有提到自己现在面临的纠葛,当然她也没有问红叶的任务。这样的感情观我们在她父亲和母亲的相处中初见端倪。 东方初日跟江倦雪的相处中,我们也看到两个人相爱,但是东方初日并没有要求江倦雪完全坦白,而是可以怀有秘密。以往的很多编剧会把这种秘密的保持和被发现作为一个隐藏暴雷的点,作为推进的冲突一部分,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对完全融合的渴望,这确实是谈恋爱的双方非常正常的渴望,所以观众也很容易认同。 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操作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电视剧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很容易被原谅,但是编剧显然没有进行偷懒的操作,处理甚至是趋向于写实的。这里双方依然相爱,互相尊重,也没有要求绝对的坦白,包容并且承认了对方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完全健康的感情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甚至是良好的情感教育电视剧,它给现代人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主题是 谈恋爱确认关系以后,应该如何做。 古装偶像剧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要处理的核心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淮水竹亭的编剧给个一个很好的答案。 另外,我对演员的年龄安排要额外补充,比较成熟的刘诗诗和张云龙,负责成熟的很实的感情线,两个人的年龄和阅历,让我们对他们的表演更加信服,加上之前的囚禁play(我在说什么!!),潜在受众是有阅历的成年人,在这段中,编剧强调的是彼此心灵的接近和相互守望。 而王权醉和杨一叹针对的是更年轻的浪漫爱群体,他们对爱情的浓度有更强烈的期许。爱豆出身的他们粉丝年龄也匹配潜在目标人群。 甚至还有小学鸡打架:东方秦兰和李去浊的感情线推进;以及即将出现的张正那一对,这种同学爱的类型。可以说是照顾到了非常多不同人群的口味,看似俗套,但是细品,各有特点。 单纯的批评配平背后的是人们对于角色主体性的担心,再往后是观众对于自己主体性的隐忧。社会中的人们无法改变社会大背景,他们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电视剧中来,观众不喜欢的是在爱情中没有主体性又一味牺牲的角色,虽然现在下评判还为时过早,但至少是一个新的打破观众认知的尝试: 即使在爱情中,也可以保留了角色绝对的主体性。 不得不说,真是细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