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不绝对 绝对不真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此片是宗教题材的外套、俗世故事的内容,讲的还是这个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人世间的那些破事儿。 信仰,其本质也是世俗的;没有脱离世俗的信仰,宗教就更不例外了。
观影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会想象剧中角色换上了西装夹克,而场景则变成白宫、唐宁街10号、克里姆林宫等,毫无违和感,甚至还有些美化的嫌疑。正如剧中台词所言,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教皇也是人,红衣主教也是人,外面广场上的民众也是人,是人就有天赐的七情六欲,就有本能的吃喝拉撒睡,就有与生俱来的无法摒除的欲望,就有后天熏陶的对权力的膜拜、迷恋和追逐。具体到个体之间无非就是轻重不同、深浅有异,君子爱财而认“财”各有其思,取之有道但循“道”千差万别。
大学时老师曾经问过我们一个问题:都说要自由权利,那请问,有没有自由“选择不自由”的权利?
同理,“确定性”确实可能会导向固化甚至僵化,会阻碍事物的演变。但,“反确定性”本身又是不是一种确定性呢?或者说“反确定性”会不会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导向确定性?
我的理解是,无论确定性,还是反确定性,都要有个度、有个范畴上的限制,都不能绝对。基督教倡导的人人平等,其前提是上帝之下的人人平等,这就是那个度那个限制。
撒旦化身蛇诱惑夏娃亚当吃下苹果的招数就是,食下这智慧果,汝等即可拥有上帝之全能,便如上帝一般神通。
人就是人,不是神,也绝对不会变成神。而人却试图拥有神的权力并运用之,这种意识就是人性恶的原形,及“原罪”(这是我个人理解)。夏娃吃苹果,再让亚当吃,其实就是人性恶的萌发和蔓延。不是苹果让他们变了,而是人性里根本的因素就有“恶”,撒旦只是启蒙了人类的“恶”。伊甸园是上帝造的,被逐出后,人便朝思暮想着去建造人间天堂而乐此不疲。
而在东方文化里,君权神授、内圣外王、替天行道,更是直白地表明了人可以成为神、圣人必定是神的野望。
歌德说:“信仰是对见不到的事物的爱,是对似乎不可能存在事物的信赖。”
所以,失去西方“上帝”、东方“老天爷”这个限度,或者说缺失了对于超越人性之“神性”的敬畏,或者说在肆无忌惮、恣意妄为的人性膨胀之下而鼓吹“你可成神”,其后果与无原则地完全信神即迷信是殊途同归的。
片中开会的前一天,一位神职人员跟劳伦斯红衣主教说(会议室)就像地狱般令人煎熬。劳伦斯回应说,这么说是不合适的,因为要等到明天枢机们都来开会了,才是地狱般的煎熬。
为什么?因为,那些枢机们几乎都是怀揣着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狼贪虎视的欲望, 渴骥奔泉而来啊。
最后,分享我非常喜欢的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的一句话:
自由,并不像这个名称本来的含义可能显示的那样,是指摆脱了一切限制,而是指使一切公正的限制最有效地适用于自由社会的全体成员,不管他们是权贵还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