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不够好,胜在够特别

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冒犯到其他人,我觉得大风杀给我的感觉就是可惜了。
没得踩的点是反派设计,在华语电影里拍好纯恶人不容易,但土匪群像很好,没得踩的点是反派设计,在华语电影里拍好纯恶人不容易,但土匪群像很好,叛徒、笨贼、财迷、忠犬,各有特点。在赵北山身上可以看到希斯莱杰和汉尼拔的剪影,他们的特点就是认知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聪明又松弛,喜欢像神一样欣赏人类失控、享受凌驾于其他人的快感,他们不图钱,只是想看着世界燃烧。但警察这边的塑造是不足的,这导致这个戏的戏眼基本上全在赵北山身上,辛柏青老师演的完全没得说的,只要他一站出来戏就是他的这个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相反正义的一方的性格塑造很刻板,憨厚、忠诚、墨守成规。既然最终要给他们塑造势均力敌的戏码,那角色必须也要有一样的张力,仅仅设计一两个心理阴影有什么用呢。既然是主角就要有故事线,打个比方就像《我不是药神》里主角从商人到善人的转变。夏然这么复杂的设定,一位有过战场创伤、审讯经验丰富又身手了得的警察,为何在边陲小镇驻守,他好像是善良的,好像是息事宁人的,到了后面好像又有点认死理,但是一直看到最后,其实他的性格底色是模糊的。更不要说其他人。
老兵从悍匪突围是很好的故事,如果这里能有一个从逃避到死磕的过渡,哪怕是从怂炮到英雄这种烂俗设定呢,也不至于最后和赵北山的对抗显得那么弱势,更别提后半段的让反派孤立无援的情节设计,就像是把赵北山端到他面前一样。别的不说了,我就说一句,既然哥们都是图钱来的,这里谁钱最多不明显吗,那听谁的,这难道还需要商量吗。
这个电影我是喜欢的,它的镜头语言和色调很美,导演非常擅长用三两句对手戏勾勒出对味的剧情,比如开头的姐妹、北山的自白,这很棒。我也喜欢它从台词和人物所传递的东西,无论是正是邪,在无法传承的文化面前都是无力的,在“深圳”的意象不断膨胀之后,所有人都面临着一种失路之悲,这也是把一个恶贼和老兵困在一处的真正的“风沙”,但很遗憾的是,这个故事打磨的不够,作为困兽之斗它的设定不够精巧、作为人物传记它不够完整、作为有些文艺色彩的时代剪影,也不够有艺术性,所以它的第三结构,没有办法狠狠的打动人。
它好的一点是风格,我能感觉到导演逆着流也要拍一点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那种觉得一定会有人喜欢的坚定。。。这种“特别”有打动到我,很多台词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只能说,如果想在五一节,甚至是当下的电影院找到一点不一样的体验,大风杀可能是非常少见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