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化碎碎念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这个电影,是大学英语的配音作业
。当时其他人对此都没什么动力,反倒是我特别上心,负责了找片段,台词分配,一个个的催录音,剪辑等等。即便我并不是组长。
也许是因为当时刚上大学,对于未来还有憧憬,对一切都还充满活力;也许是因为英语课是我为数不多能让我充满自信的课;也许是因为温柔知性的英语老师的魅力(bushi)。
总之当时是花费了一定精力去做的作品,而当时好似有无限时间的我,却从来没有一次去好好欣赏过这部电影。
直到7年后的今天,才第一次去看了这部电影。也就是在今天之前,我都不知道德拉库斯是反派,以至于看到的时候感觉有点割裂。但其实并不割裂,只不过是你7年前的印象被打破了而已。
虽然早就听说过那句:“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印象中这说法应该比这部电影还早。而这部电影做的,就是具象化了这一句。
而更打动我的是经过了所有的一切后的:No conditions. 是啊,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尤其是影片的主旨——家人的爱。
而从情节来看,反转其实做了很多铺垫,非常reasonable,但又不会太早参透,感觉处理得还算不错。
比如如果德拉库斯真的是他的G-G-Grandson.那他们家早就发财了,而不会像电影里一样,看起来还是比较贫穷的。
虽然主角问“德拉库斯是你的PAPA?”,但其实MAMA Coco只是一味地指着照片说PAPA,并没有明确回答,但观众会带入,是非常高明地误导。
以及作为观众的我一直悬着的一颗心“万一Coco是要死了,而不是遗忘呢?”,当然其实也确实是,好在主角在此之前还是成功供奉了Hector.(再回头看了一眼,Coco很有可能是下一个亡灵节才刚刚去世的。)
以及这部画风并不算写实派的,但对老人描绘真的是一绝。简直比现实还有张力。
但有一点疑问就是,亡灵的形态是死亡的时候,还是供奉的照片?应该是前者,否则未被供奉者就根本不会存在。那年轻人的比例也有点太过高了吧?
写到这突然想到,既然亡灵是靠别人的回忆存在的。应该是被活着的人记住的样子吧。
当然,作为一部动画片,即便有不合理的地方,也没必要苛责。但很显然作者还是尽力做好,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最后想提一嘴的是,被几个家人记住,还是被所有人记住。影片想表达的价值观应该是前者更为重要,可制作影片的人事实上是选择了后者,他们也会像影片最后的TO THE PEOPLE ACORSS TIME WHO SUPPORTED AND INSPIRED US一样被世人记住。
有点黑色幽默了。当然在这个时代,相信是能两全的。
是会被世人记住的神作,豆瓣No.24. 个人评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