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路演观后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感谢北师大和创作组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路演🥺 总的来说观后感还是很好的,尤其是看完电影之后创作组和观众的互动环节,真的被震惊到。 在看电影包括看完电影之后最感兴趣的其实是青蚵嫂这个角色,我个人认为她是最有反差色彩和人性复杂度的角色,也是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青蚵嫂最后为阿汐道歉的时候穿了那件阿汐给她买的“幼稚”的衣服。我最开始对这一点是感到非常不解的,因为倘若我站在青蚵嫂的角度,在她录制这个视频的时候是怀着对阿汐的忏悔的,曾经阿汐对她的爱在她看起来可能是“偷”来的,所以再穿这件衣服可能会让阿汐更加恨她,也是对阿汐的不尊重。有关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直到阿汐后来自己选择原谅(或许也没有原谅,只是不那么恨她)了青蚵嫂,我才渐渐认为,青蚵嫂最后选择穿这件衣服是为了让阿汐想起对自己的爱,想起自己对阿汐的好,是一种隐晦的对阿汐的恳求和再一次的致歉(这一点在后来的问答环节我一直想要向主办方求证,但苦于没有机会)。 此外,关于塑造青蚵嫂这个角色的原因,我一开始也不太理解,认为把这样一个“施暴者”的角色强行加到一个女性身上是否太过偏颇。但后来另外一个女生的提问也解答了我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李玉导演所说的关于父权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分歧化,让不同的女性角色之间产生了异化,导演想要阐述的就是我们需要警惕这种结构上的异化,让所有女性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联起手来对抗不公、对抗父权,就像最终青蚵嫂与陈女士的“改邪归正”一样。这是我在观影时没有想到,而后来又非常惊喜与认同的一个观点。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总体来说是超出我的预期的,尤其是在主创团队阐述了各种表达要素、以及对所有“我们”的问题的回答之后,这部电影的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重塑与升华。(这里就真的要说我们北师大的女生真的都很有思想和力量,问出了我们很多共同的疑惑🥲)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