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场景一个人的表演却如此抓人

朱迪·科默太厉害了!太佩服她的专业能力了!这么密集又快速的台词,还要兼顾场景和角色切换,情绪转化还能做到这么流畅自如又细腻,说哭就哭说收就收,让观众的情绪能一直跟着她。
(以下含有部分剧透,没看过影片的请略去)
另外场景设计也非常厉害,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地转场调度,而不让人觉得有停顿。印象深刻的警局里的戏份,女主面对镜头背对着观众,监视器小屏里播放女主的面部表情。在黑暗绝望中,被审讯的感觉让人非常感同身受。在782天的时间计时里,雨在一直下,你能感受到时间在变化,而现实却没有变化。在这些场景里,一场雨一个椅子仿佛也会表演,向观众传达着情绪和感情。还有最后一幕场景渐渐暗下,背景中一个个亮起的卷宗...让人起鸡皮疙瘩。
对于电影的主题,最后女主控诉,为什么法律总是去对准受害者而不是施害者?对于性侵案,我们要求受害者能条理清晰又逻辑严密地讲述自己的受害过程,这样是合理的吗?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想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
还想说的一个很小的点是,女主和母亲的关系,开头对母亲日常的戏谑吐槽,后面又是母亲在一直陪伴她支持她。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是,日常中对母亲多有抱怨,而遇到事情母亲确总是我们最后的依靠。在她受侵犯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回到母亲家,用一条旧毯子把自己裹紧。看到这里时,我不禁泪崩。我设想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也会想去找我的母亲,那个全世界最关心我的人,然而我的母亲这两年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渐渐地在遗忘,我害怕在我人生中遭遇重大挫折想她的时候,她却不记得我了,这是最残酷的事情。
最后,说下稍稍感觉有一点点遗憾的地方。前面铺垫女主工作和家庭的部分,稍有点跑神,没有太进入状态。进入主线故事之后,就非常抓人了。感觉可能铺垫的部分,可能不是那么适合用这种独角戏的形式,尤其是放在开场部分,不能一下子抓住人的注意力,个人感觉这部分可以更精炼一下。另外就是由于非母语自己英文又不太好的的原因,台词比较密集,经常需要一直盯着字幕,造成没法完全聚焦在女主的表演上,有点遗憾。